浮力的应用导学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264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浮力的应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的应用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元中学初 三 级部 物理 学科备课专用纸 日期 2014-4-11 备课人 姜炳玉 使用人 总课时排序课题名称 浮力的利用 课型 新授 审查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汽艇的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汽艇的工作原理。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难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用 15 分钟的时间阅

2、读课本 5961 页,自主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2、根据课本知识,完成预习案里的一、二、内容。一、已学知识回顾:1、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2、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教材辅读:1、古代人将木头挖成空心,可以增大木头受到的 力,2、金属块放于水中,将会 。做成空心的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增加了 ,使浮力 ,可以浮在水面上。3、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叫做 4、潜水艇水箱中充满水时,重力 浮力下潜。排出水箱中的水,重力 浮力上浮,潜水艇是靠改编自生的 来实现沉浮的。5、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升降的。三、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3、课内探究案一、课前自习把预习案里的内容讨论改错二、学习新知:(一)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 (课件图片展示)2、提出问题:为什么钢铁做的万吨巨轮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呢?(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 学习课本 59-60 页,解决以下问题演示课本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思考。1、了解人类古代木船的发展过程。2、现代轮船工作的原理是什么?3、 轮船的吨位通常用 来表示,排水量就是 4、交流展示 点拨归纳(1)交流展示 (2)点拨归纳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 60-61 页,解决以下问题1、潜水艇在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一样吗?2、潜水艇是靠什么实现下潜和上浮的?3、气球和飞艇升空

4、的原理是什么?4、如何让升上空中的氢气球和热气球降下来呢?(详细分析气球体积变化的原因)5、交流展示 点拨归纳(1)交流展示(2)点拨归纳::【课堂练习】潜水艇要潜入水下航行时,必须_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必须减小气球的_,从而减小_2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江河,它受到的重力_,它受到的浮力_,它排开水的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某远洋轮自重 2108N,满载时货物重 3.5108N,则该远洋轮的排水量是多少吨?(g=10N/kg)4、把两个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它们的浮力关系是 F 铁 F 木【反思评价】 本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你还有的疑惑是:【检测评价】1要是密度大于

5、水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应把它做成空心的,其目的是为了常见的 、 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潜水艇在水面下 200 米处上浮到 100 米处时,潜水艇所受到压强和浮力( )A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减小,浮力不变C.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压强减小,浮力减小3一艘轮船在码头卸下了 2108N 的货物,问轮船露出水面的体积增加了多少?(水的密度是 1103kg/m3,g 取 10N/kg)【课后作业】伴你学必做:112 选做:13、14【板书设计】【课后延伸】1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是如何利用浮力的原理称出象的重量的?2一艘质量为 2.0106kg 的运输船,在一次海难中沉入海底,打捞船利用超声波测出沉船到海面的距离约 100m;潜水员潜入海底,找到沉船的一个舱盖,面积约 0.5m2,打开它进入船舱,察看情况,以便制定打捞方案,打捞沉船的方案之一是用许多浮力袋绑在船身上,每个浮力袋的体积约 10m3,利用这些浮力袋受到的浮力使船上浮(海水的密度是 1.03103kg/m3)求:(1)海水对舱盖的压强。(2)要把沉船到捞上来至少需要多少个浮力袋?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