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21222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检测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测试时间:15 分钟一、选择题1.(2016 北京中考)下列关于 S+O2 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11答案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11,故 B 错误。2.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CO2 B.Cl2 C.O2D.N2答案A高氯酸铵(NH 4ClO4)中不含碳元素(C),则高氯酸铵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可能生成含碳元素的物质。3

2、.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克) 90 11 5 8反应后质量/(克) 36 m 35 32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m 的值是 15C.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59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90+11+5+8=36+m+35+32,解得 m=11,B 项说法错误。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 A 项说法错误、D 项说法正确。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90-36)g

3、(35-5)g=95,C 项说法错误。本题应选 D。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2(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共有 4 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C图示中共有 4 种不同的分子,说明共有 4 种物质,C 项正确;图示中的反应物分子,一种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一种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说明反应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A 项错误;图示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所以不属于化合反应,B 项错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项错误。本题应

4、选 C。5.木炭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足量空气)加热,下列关于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答案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二、填空题6.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图进行微观描述。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 3答案(1)2H 2+O2 2H2O(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可知,8 个氢分子与 4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5、8 个水分子,所以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848=21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2 2H2O。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相关内容:(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

6、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 (3)实验验证: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胶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称量前需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金属钠受热燃烧,冷却后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将锥形瓶塞拔下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称量时观察到(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 答案(2)反应容器敞口与密闭的差异(3)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天平保持平衡天平指针向左偏转4(5)罗蒙诺索夫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于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进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解析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则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