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施组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066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力式码头施组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重力式码头施组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重力式码头施组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重力式码头施组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重力式码头施组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力式码头施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式码头施组(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 莱州港 32 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水工工程) 编 制 人: 主 管: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工程特点分析 .64.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环境目标 .65 施工方法 .76 施工进度计划 .307 施工总平面布置 .328 现场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329 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3510 保证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4111 冬雨季、夏季施工措施 .4612 防汛、防台、防风 暴潮和安全拖航措施 计划 .4713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计划 .5114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215

2、 降低工程成本措施计划 .5516 工程材料需用计划 .5517 劳动力使用计划 .5518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5619 附图 .571. 编制依据1.1烟台港莱州港区 3*2 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施工图(水工部分);1.2 交通部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1.3 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1.4 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5 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1.6 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1.7 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1.8 交通部港

3、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局部修订(JTJ221-98);1.9 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地处渤海莱州湾的东岸,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工业区。2.2 工程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为一个 3.5 万吨级和一个 5 万吨级散货泊位,包括码头主体长度 554m(其中过渡段 60m、11泊位 220m、12泊位 274m)、护岸 55.31m 和形成陆域面积 123000m2;位于工作船码头西侧,顺岸布置。2.3码头结构11、12泊位码头为沉箱重力式结构,长 494 米,墙体由沉箱及胸墙构成,墙 后设抛石棱体。11泊位码头顶高程+3.9 米,前沿水深

4、-12.5米,12泊位 码头顶高程+3.9 米,前沿水深-14.4 米。与工作船码头过渡段为方块重力式结构,长 60 米,墙体由三层方块、2卸荷板及胸墙构成,墙后设抛石棱体。码头方块底宽 6.3 米,卸荷板悬臂长 2.0 米,块体最大重量 183 吨。顶高程+3.9 米,前沿水深-9.2 米。2.4护岸结构护岸采用斜坡式结构,长 55.31 米。 护岸堤心石采用石渣陆上推进,堤外侧以二片石作倒滤层;以 10100kg 块石为垫层,护面为 300kg 以上块石。2.5 西围堰采用斜坡式结构,长约 490 米。西围堰堤心石采用石渣陆上推进,堤外侧以二片石作倒滤层;以 10100kg 块石为垫层,护

5、面为150kg300kg 块石。2.6码头设备码头前沿设 25t 系船柱 3 个,65t 系船柱 9 个,100t 系船柱 12 个,系船柱中心距码头前沿线 1.0 米,系船柱块体平面尺寸为 3.5 米 x4 米,与胸墙整体浇注;沿码头方向布置圆筒型橡胶护舷(1000*500*1500)3 套,平均间距 12.5 米, 布置鼓型橡胶护舷(RH1000)18 套,平均间距 12 米, 布置鼓型橡胶护舷(RH1150)24 套,平均间距 12 米;护轮坎沿码头前沿布置,并与胸墙构成整体,在系船柱位置以系船柱为中心左、右各断开 2 米,断开处与带缆方向协调,作平顺处理。2.7陆域及路面结构码头后方陆

6、域吹填形成。路面采用砼联锁块(厚 100mm),下铺 50mm厚砂垫层,400m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50mm 厚泥灰结碎石层。2.8 主要工程量(略)2.9 现场自然条件32.9.1 气象条件根据莱州市气象站(位于莱州市东北望海楼村,北纬 3711,东经 11956,海拔高度 54.3m)1959 年 1 月1980 年 12 月实测资料统计(其中风况采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1981 年 6 月1981 年 5 月在本港址的短期观测资料):2.9.2 气温条件年平均气温 12.4历年月平均最高气温 30.3(7 月)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6.5(1 月)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9(1961

7、 年 6 月 12 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7(1970 年 1 月 16 日)2.9.3 降水条件年平均降水量 640.3mm年最大降水量 1204.8mm(1964 年)年最小降水量 313.8mm(1977 年)日最大降水量 125.4mm(1964 年 7 月 5 日)年日降水量25.0mm 降水日数年平均 6.6 天,最多 16 天(1964 年)。2.9.4 风况条件常风向 NNE,次常风向 SSW,频率分别为 13.15%和 11.79%;强风向为 NNE 和 NW 向,最大 风速 23m/s,瞬时最大风速可达 34m/s;次强风向为 SW,最大风速 20 m/s。本地冬季盛行偏

8、北大风、常风向为 NNE,夏季盛行偏南风、常风向为 SSSW。4多年平均,全年8 极大 风日数 20.8 天,最多 为 59 天(1966 年),最少为 6 天(1959 年)。2 万吨级船舶装卸作业允许风力值为6 级, 经统计,莱州市全年 6级风日数 30 天。2.9.5 雾况条件该海区的雾持续时间一般均在 4 小时以下,出现次数很少。年平均雾日数 8.9 天,最多年份 17 天(1976 年),最少年份 3 天(1969 年)。冬、春季节(11 月至次年 4 月)平均每月 0.71.3 天。其余月份0.5 天。 历年月最多雾日数 7 天,发生在 1、2 月份。本区的雾对港口营运影响较轻。2

9、.9.6 水文条件由于三山岛没有验潮站,为取得本工程区的水文资料,建设单位委托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勘察设计开发院于 2004 年 9 月在莱州港渔码头设立验潮站, 对工程区进行了为期 31 天的水文观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资料如下:2.9.6.1 潮汐、水位2.9.6.1.1 基准面及换算关系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在 1956 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 0.94m。2.9.6.1.2 潮型莱州港潮汐形态系数为 0.86,属不规则半日潮。2.9.6.1.3 潮位(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最高高潮位 3.61m 最低低潮位 0.68m平均高潮位 1.58m 平均低潮位 0.29m平均潮差 1.00m 最大潮

10、差 3.27m5平均海面 1.11m2.9.6.1.4 设计水位(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基准面)设计高水位 2.36m 设计低水位 0.16m极端高水位 3.61m 极端低水位 0.76m施工水位 1.11m2.9.6.1.5 风暴潮莱州湾沿岸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据邻近的龙口港19611979 年潮位资料统计,大于 70cm 的增水过程共 156 次,平均每年 8.2 次,大于 70cm 的减水过程共 206 次,平均每年 10.8 次。当地的显著增水主要是受冷空气大风(主导风向 NE)和台风引起。如受 7203 号台风的影响, 龙口港特大高水位达 3.18m。本港 显著减水是在偏西北

11、大风(主导风向 NW)作用下 产生的,如 1969 年 4 月 5 日、1971 年 1 月 5 日、1971 年 4 月 1 日,减水极值都超过 150cm。2.9.6.2 波浪2.9.6.2.1 波况莱州港(三山岛)曾于 1981 年 6 月至 1982 年 5 月进行过短期波浪观测,虽然资料序列较短,但在波浪方向和频率方面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莱州港的强浪向和常波浪向均为 NNE 方向,该方向在观测期间最大波高为 3.9m,频率在 11以上。其次是 N 向和 NW 向,频率在 6之内。在观测 期间其他方向的波浪甚少,特别是偏南方向的波浪,根本没有出现。 这当然与观测地点的地域局限性有很大关

12、系。2.9.6.3 海流2.9.6.3.1 海流类型6该海区的潮流主要是不规则半日潮流区,涨落潮流速不等。2.9.6.3.2 流向该海区的潮流的主流轴是 SW-NE 向,即涨潮时主流向为 SW,落潮时为 NE 向。潮流的旋转方向,除了三山头北 侧-6m 等深线一带按逆时针旋转外,其余均按顺时针旋转。2.9.6.3.3 流速该海区的潮流实测流速一般小于 30cm/s;渔 港东北-6m 等深线一带较大,表层 最大涨潮流速为 62cm/s,最大落潮流速为 75cm/s。涨潮流速小于落潮流速,差值大致在 10 cm/s 左右。最大涨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前 34 小时,最大落潮流速一般发生在高潮后 34 小时。2.9.6.3.4 余流莱州湾的余流分布和潮流分布基本一致,在三山岛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