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1044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4教学设计案例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文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会画力臂;(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3)知道杠杆的分类和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画杠杆的力臂。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对杠杆进行分类。【教学难点】1对力臂的理解,并能在示意图中画出力臂。2探究方法的设计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2、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杠杆、细线、铁架台、钩码。自带生活常见工具,如羊角锤、开瓶器、杆秤、衣服夹、老虎钳、剪刀、核桃夹等。2教师演示器材:小黑板、课件、自制玩具跷跷板。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杠杆助你飞天!创设疑问,是什么东西使他飞天呢?引入课题杠杆 。观察、体验。播放课件中的视频“杠杆助你飞天”。二、认识杠杆(杠杆的定义和五要素)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72 页中杠杆的定义。请学生从课桌上摆放的生活工具中找阅读、理解。动手操作工具,识 学生使用 2 / 4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 教学资源安排出属于杠杆的工具,并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PPT 展示:生活中其他杠杆,如撬棒、跷跷板、钓鱼竿、筷子、托盘天平、杆秤、开瓶器、手推车、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74 页上半部分杠杆的五要素。并在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画出一个杠杆(撬大石块的铁棍)的五个要素,强调力臂的画法。课件显示:铡刀的实物图片(已画好五要素)。出示自制的玩具跷跷板,使此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要求学生画出此杠杆的五要素。别出杠杆,选出发言代表,展示本组属于杠杆的生活工具。观看课件。阅读、理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试着进行作图。观看屏幕,巩固加深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动手画玩具跷跷板的杠杆示

4、意图,并上投影台展示。分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PPT 课件。小黑板。自制玩具跷跷板。实物投影。三、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静止的玩具跷跷板,介绍杠杆的平衡状态。把跷跷板左边的重物上再加挂物件使平衡破坏,提出问题:要让跷跷板恢复平衡该怎么办?由此你猜测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教师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对每一个学生的猜想给予鼓励。3设计实验为了得到确切的结论,不能只凭猜想,还必须通过实验来研究。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前,先考虑一下:为了方便测力臂应让杆在哪个位置平衡?(启发学生思考实验如何操观察、理解。讨论得出:可在右边加挂物体(

5、改变力)、可移动两边物体的位置(改变力臂)。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讨论得出方案: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自制玩具跷跷板 3 / 4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作,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然后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并展示给大家交流)4动手实验教师巡视,为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5分析与论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评价和总结。6评估与交流(1)为什么该探究活动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呢?(2)该实验还有什么注意事项?(3)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侧向上拉还能否使杠杆平衡呢?力,算出大小并记录。另外,可以从杠杆

6、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学生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并讨论完善。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做实验,按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数据。分析数据,概括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思考回答。使用分组器材进行实验。四、杠杆的分类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可将杠杆分为三类: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力臂大小关系 L L L F F1 = F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的大小关系s1 s费距离s1 s省距离 1 = 分析时提出相关问题:省力、费力是谁相对谁而言?省距离、费距离的含义是什么? 举例分析:结合 PPT 分析撬棒撬石头时费距离

7、的含义。跟随教师分析三种类型的杠杆。 思考。观看 PPT 理解省距离、费距离的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4 / 4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要求学生对自带生活工具中的杠杆进行分类。 讨论分析各杠杆属于哪类杠杆五、学以致用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杠杆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科书第 76 的【家庭实验室】的内容并进行讨论与交流,各抒己见。六、课堂总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本节课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3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让学生对自己一节课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实验探究中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设计上主要采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认识

8、杠杆”部分采用接受式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采用发现式探究,本课分别以这两种形式进行了设计,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2让学生自备工具,既把生活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之情,又开拓了教师的眼界(如学生带来的榨蒜泥器就是我未见过的),真可谓“教学相长”!3在“认识杠杆”的教学中,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了学生自学物理的能力。“教”不是教材的“留声机”,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通过先让学生指挥教师画“撬大石块的棍”的五要素,再观看课件中画铡刀的五要素,最后由学生自己画玩具跷跷板的五要素,有效地突破了画力臂这个难点。4本节课的重点放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

9、生体验“从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到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分析现象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更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作为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流程。要多创设一些物理情景,多展示一些问题,多创设几个冲突,引导学生探究、质疑、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既有学生所想又有学生未想到的,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倾听的场所,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