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879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 生 毕 业 作 业 ( 论 文 ) 评 审 表浅述榆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榆林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作为中国 21 实际能源接续基,这里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榆林乃至全国人民的利益。当前陕北能源基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可惜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允分借鉴先进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来建设陕北能源基地,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考验,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

2、展的对策。【关键词】:能源基地 开发利用 发展过程 循环经济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煤矿等资源价值必将逐步攀升。资源型城市多是依靠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而发展起来的,这种“火车驮来的城市”多表现为单一资源、单一产业和单一经济的特征。据统计,我国现有的 426 座矿业城市中,12%因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而你、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喝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 1998 年 7 月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正式成为规划建设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为契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迎来十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十年,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三个转化”

3、和“四个原则” ,以水资源总量、煤资源质量、生态环境容量为主要一句布局基地建设,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引了国内外资本向榆林聚集。特别是2007 年 4 月 20 日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之后,认真贯彻会议提出的“加快、做大、建好”的指导方针,在坚持“三个转化”前提下,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的“三个延伸” 、配套建设的“三个加快” 、体制保障的“三个建立”和发展的“三个协调” ,促进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项目在榆林落地,实现了由农业经济问题向能源经济的转型。但是榆林能源资源开发已经出现了一些症结,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能源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2一、榆林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现状

4、及其面临的问题(一)榆林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现状榆林能源基地是原国家计委于 1998 年批准的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资源储量之大,品质之忧、种类之全、开发条件之好可说是世界少有的。据探测,全市含煤炭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54%,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 2714 亿吨,探储量为 1460 亿吨,同事,榆林市是国家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之一,是中国 21 世纪煤、油、气、盐等能源发展的接续地和国家能源化工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地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加快陕北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3 年, “三个转化” (煤向电的转化,煤

5、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发展战略使能源基地建设领域进一步深化至此,陕北能源基地建设进入全面加快的新阶段。笔者在神木锦界北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调查发现,这里 10 万吨聚氯乙烯生产线是个实际生产能力为 9 万吨,年聚氯乙烯的企业,去年生产聚氯乙烯 8.0325 万吨,上缴税金 3010 万元、利润 3300 万元,工业产值 5.5 亿元。每生产一吨 PVC 消耗电石 1.47吨、原盐 1.55 吨,耗电 3000 度工业产值 6845.4 元。创造的附加值是原煤的近 30 倍。类似于北元化工聚氯乙烯这样的重点项目, “九五”以来榆林共建成 61 个,累计投资达 998

6、亿元,已经撑起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实现了用优势资源换财源的飞跃,一改资源开发初期只靠出售初级能源赚钱、处处受制于人得历史。陕北基地中以来煤炭为主的资源转化重大产业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资源型经济产业初步形成。 “十五”末期,一批煤电一体化项目,如煤制甲醇,甲醇制烯、醋酸、煤制油、煤盐化工对接的聚氯乙烯、氯碱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些重大项目以煤为原料进行再次转化,每一次转化都形成了对资源价值的延伸和升值。同时,一批大型煤转电项目也格外引人瞩目。由神华、鲁能、银河三方面合作建设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是“西电东送”北线首选电源点启动项目,建成后将向华北地区送电。此外,在岩盐、天然气、石油开发方面

7、,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整个基地现已形成 7000 万吨煤、48 亿立方米天然气、1055 万吨原石油的年生产能力,为全国经济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3(二)榆林能源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全市能见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能源资源浪费严重。比如神木、府谷的小煤窑,可开采煤层度 6-7 米,实际只采 2-3 米,回采率不到 10%,加上技术力量薄弱,一旦巷道管理混乱就会造成废井。据统计,多数小煤窑井田面积 1 平方公里左右,占用资源少则六七千万吨,多则2 亿吨,而实际能够采到的煤一般只有二三百万吨,有的只

8、有几十万吨,资源浪费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第二、资源开采的环境负效应突出。在对神木矿区的调研中发现,煤炭开采去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如某大型矿井,开采前有一个观测钻孔,水位标高 1258 米,开采后很快下降了 8 米多,沙层中 y8jing 没有水。由于陕北地区的河流主要靠沙层水补给,大量开发,必然引起河流补给量的减少,造成河流的干枯断流。以上两种问题,严重制约着陕北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能源供应的安全。如何有效地实现能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同时兼顾矿区生态环境的发展,是立足当前,建设陕北能源基地长远的着眼点。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建设身背能源基地,在维持生态平

9、衡中寻求发展,减少资源浪费,注意非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和转化利用,用生态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按照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规范人类的各种活动,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式是我们寻找已久的科学发展模式。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资源问题严峻、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枯竭的不可逆性,以及资源型城市自身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决定了资源性城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问题。并且我国的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逐年降低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落后于消费量的增长,矿产品贸易逆差急剧增加,资源形式十分严峻。在我国 20 实际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

10、矿山中,已有 2/3 进入中衰退期,资源逐渐枯竭,有 12%左右的资源型城市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已经不多,有 400 多座矿山面临闭坑的危险,300 多玩矿工和上千万职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将受到直接影响。4(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主要由高度依赖单一的工矿企业,片面发展资源经济在整个城市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大比例所致。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一只独秀,第三产业规模小,发展滞后,且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在所有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经济成分单一,国有经济站绝对优势。(三)产业关联度低资源型城市各个产业之间由

11、于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而关联度低,相互支持能力极弱。大型企业主要同国家工业体系相联系,而与地方中小企业联系较少甚至无联系,形成了资源开采业和初加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及服务业并存;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规模大的国企与落后的地方小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本身调节的弹性小,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极低。(四)生态环境脆弱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始终困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中发问题。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开发,既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也会破坏一些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五)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加剧由于资源枯竭的不可逆性,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产业开始萎缩,结

12、构性失业不可避免,安置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资源企业效益下降,政府税收会随之减少,财政功能定会受到影响。此外,按照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 “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不会再出现,很多原企业承办的各项社会失业都交给政府,受财政收入制约,教育、卫生等公益失业必然会受到影响。三、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只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的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13、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5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提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后代子孙能够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是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 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已与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理论的形成源于 20 世界 60年代以后人类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耗竭等问题的反思。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经济角度提

14、出“循环经济”一词,既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的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践起步于 20 世界 80 年代。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性的提出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减量化(REDUCE) 、在使用(REUSE) 、在循环(RE-CYLE) 。减量化原则,是指减少生产和消费的两辆,高效利用资源,重点是预防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多次以多种方式使用资源和物品,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废弃物:在循环原则,是指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减少废弃物最终处理量。循环

15、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最大特征是物质与能量的阶梯只用和闭合循环,使得自然资源可以地投入,高利用、低污染。循环经济通过“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来实现“低消耗、地排放、低污染” ,它克服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末端污染治理”的线性流程模式带来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等诸多弊端,从根源上消除了长期依赖一直困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四、资源咸亨城市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一)符合中国国情50 年来,我国的 GDP 增长 10 多倍,而资源消耗增长 40 倍,单位 GDP 的成本、能耗和物耗都远于国际水平。我国万元 GDP 耗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4

16、 倍,是日本的9.7 倍,33 种主要产品单位能耗笔世界平均水平高 46%,并且自加入 WTO 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更为严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6略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一) 促进资源型城市自身及其所属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由于对资源和资源产业的依赖性,资源型城市要想不随资源衰竭而衰落,就必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促进资源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城市由于受资源条件限制,其城市生命周期往往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周期相一致。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维持和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年限,保持资源型城市的长期发展。同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租金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可以形成特色经济区域,发挥资源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其所属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考虑环境的问题可承受能力,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指标,不能再回到过去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