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682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效应概要:水土流失,在国外也称为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以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侵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水土流失对我国和世界上造成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其危害范围相当广泛,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水域,森林等各种生态系统及其生产产业的发展。正文水土流失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环境问题,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水土

2、流失相当严重,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有些地区规模大,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黄土高原历来就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的红壤,东北的黑土流失也较严重。20 实际90 年代初期,除冻融造成的水土流失之外,全国各地各类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 367 万平方千米。就本质而言,水土流失是一种对陆地表面削平的过程,它使土壤,岩石颗粒和一些地表碎小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动,滚动或流失。土壤随着水土流失而去,并且带走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质,留下粗沙,沙砾和石头,改变原有地段土壤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经过水土流失,土壤变得贫瘠,是植物生长困难,导致水土更加易于流失。水土

3、流失包括水的流失和土的流失两方面。以风为营力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土壤的流失,土壤流失后出现土地沙化、盐渍化等生态退化的现象,这类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被破坏的地方。而以水位营力的水土流失一般式水和土一起流失,这类水土流失在雨量充足、植被被破坏的地方较常见。水土流失的分类主要根据侵蚀营力的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等。水蚀是指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导致的侵蚀过程以及一系列土壤侵蚀性是。水蚀不仅涉及在水力作用下坡地表面被刻画成侵蚀形式,而且还涉及在搬运过程中的一些形式如山洪,同时也涉及在搬运终结时的堆积形式如沙坝、石海。这些形式不是独立发生的,而往往相互联系,交错重

4、叠发生。风蚀是指空气受力而冲击地下土粒、沙粒使其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随后土粒或者沙粒被风携带形成风沙流。风蚀经常在广大土地面积上发生,在比较干旱,缺乏地表植被的条件下,风速大于45m/s 时就会发生土壤的风蚀。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重力侵蚀与其他外营力,特别是在水力侵蚀以及下渗水分的共同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导致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自然坡面土体的稳定性,是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植被所决定。冻融侵蚀的主要作用力有冻融剥离作用、寒冻风化、雪蚀等。在我

5、国由于几大高原的存在,尤其是青藏高原,使得我国存在大面积的东融侵蚀存在,我国大约 90的东融侵蚀发生在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人为原因为主,这里主要介绍认为原因。植被破坏。植被对水土流失有积极作用,土壤地表植被的破坏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乱砍滥伐、放火烧山以及过度挖掘等破坏性行为,都能使森林遭到破坏,并且使地表裸露,直接受雨滴的击溅、地面径流的冲刷和锋利的侵蚀、从而失去蓄水保土的作用,最终会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以及耕作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耕地面积少,所以乱开乱垦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又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耕作方式落后,如此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过度

6、放牧目前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急剧缩小。草地退化,很容易受到水和风的侵蚀作用,造成和水土流失和草地的沙漠化。近几年,我国北方两次沙尘暴的发生,都是草原退化的结果,且都放生在半干旱地区。交通建设工程的影响世界上各国都进行工业交通等大项目的建设,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问题,很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如在开采矿山、建厂、修筑道路、伐木过程中对原始土壤的破坏;另一方面,如不妥善处理建筑废材,往往为水土流失提供条件。水土流失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土流失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它不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同时,也破坏土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还影响到农田中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繁殖等。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水体产生污染。经过耕地流失的土壤,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而且携带大量养分、重金属、化肥和农药的泥沙随水土流失进入江河湖库,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物质,减少水体透明度,污染水体。水土流失产生大量的有毒污染物进入水域生态系统时能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水质受到污染后,水中大量生物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死亡,导致生物结构收到破坏。水土流失带走的泥沙、土体等物质流入河流、湖泊中同样能影响水生生物。水土流失与贫穷因果互动,恶性循环。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大都是贫困地区,要致力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将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