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597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层进式(递进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议论文层进式结构一、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图1、并列式:(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2、对照式: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3、层进式(递进式)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一)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 “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 严于解剖自己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

2、下刀。 )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 )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 )(二)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例: 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读弈秋有感读罢孟子弈秋颇有感触。二人学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否则一无所成。迄今为止唯一两

3、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有一次在进行提炼镭元素的研究时,她的同学在她身后垒起十多张椅子她竟毫不觉察。做事到如此专心的地步,令人称叹。可以说,居里夫人的成功也许有许多因素,但专心致志不能不说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写作诗文有许多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成熟的。南宋著名学问家朱熹治学要求自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要求自己“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这里“三上” “三到” “三此主义” ,都有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也就是专心致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没有此种专心致志的品德,能成为大学问家吗?也许我们大家都还记

4、得小时候听过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蟋蟀,一会儿种蝴蝶,最后连一条鱼都有没有钓到。其实,这个故事同孟子弈秋阐明了同样的道理:做事如果不专心致志,将一无所成。那么,怎样才能专心致志呢?我以为,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非此,无动力,更谈不上专心致志。运动员在训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跌打滚爬,几多汗水几多伤。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炽热的爱,是很难一心一意做到底的,更谈不上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其次,还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贝多芬成了音乐家后,失去了听觉,但他却“扼住命运的咽喉” ,锲而不舍,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创作,被誉为一代“乐圣” 。如果没有此种对音乐和旋律的专心致志,也

5、许早已躺在安乐椅上坐享其成了。今天,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五彩斑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诱惑颇多,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热爱这项事业,都有要有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唯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评析:作者用层进式结构形式,先提出“做任何事要专心致志,否则一事无成”这一论点,接着分析“专心致志”的必要性,然后综合起来,给以解决的办法,层次清楚。(三) 、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例 1:给爱一点空间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问她的母亲:“怎样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的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

6、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的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的沙子,许多沙粒从她的指缝间滑落。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的沙粒已所剩无几了。她望着惊讶又疑惑的女儿,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过多的爱和压力会使爱窒息”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千秋。不能否认有些爱的方式只能给你爱的人带来禁锢和伤害。报纸上曾经多次报道过“巨型婴儿”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异常兴奋。对孩子千娇万宠,一直让他睡在摇篮里,不管孩子实际年龄是多少,还把他像婴儿一样呵护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夫妇俩的生命,当警察

7、走进他们的家时,被一个躺在巨型摇篮里的“巨型婴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已是青年的“婴儿” 。他既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为零,不知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夫妇俩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他们如此溺爱他,却毁了他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丁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常开不败,绚丽多姿。那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呵,何不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越风雨,展翅九天?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再铺大量的柔软的干草,以免伤到小鹰。当

8、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是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迫使它们自己飞起来。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我们难道能说鹰妈妈不爱小鹰吗?不!她是爱孩子的。正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展翅九万里,一跃上青天。有人曾说:“自由是爱的空气,禁锢会使爱窒息,赐予是爱的雨水,泛滥会把爱淹没。 ”不要用热烈的心炙烤鲜花,因为这样它会凋谢,不要强加给琴弦一个它不能承受的力道,因为这样它会断掉。给爱一点空间,让你爱的人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评析:本文典型地运用“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逐步深入,从而揭示

9、爱需要空间和自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例 2:09 年江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今年 3 月 15 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 800 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相对于材料限定与文体限定,这道试题最为关键的限

10、定是论题的限定。能否紧紧围绕对蔡铭超使兽首流拍行为的看法来行文,成为这次考场作文成败的一道分水岭。凡是能紧紧围绕对蔡铭超行为的看法作文的,不论怎样立意,只要思路清晰,持论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分数;而如果只把题目中给定的材料当作引子,从中引出“爱国” 、 “诚信” 、 “规则”之类的话题之后,就将对蔡铭超行为的评价抛到一边,只作空泛的抒情、议论,或者另立泛论佳士得的所作所为、文物保护、3国家关系、精神文明等论题,则属不合题意。所以,这次作文既是对考生审题能力的一次挑战,更是对考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说理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的一次检验。范文 1:创新教材 P73(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11、样)范文 2:理性爱国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深受诗书礼仪熏陶的大国。这大国不仅仅是地域广阔的“大” ,更是宽厚大度,海纳百川的“大” 。生为这悠悠古国的一份子,也理应在为人处事方面体现我国人民的大度与理性。而蔡铭超的做法却没有让我们看到理性的光辉。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我国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却拒绝付款,以此捍卫我国的利益。他的行为确实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他浓浓的爱国深情,也甚至有人拍手称好,称其为民族英雄,但我却对他的做法不敢苟同。 首先,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世界对于中国商人的看法,更有损我国的大国形象。众所周知,在商人的世界里,诚信为基础。很久以前,中国商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便是诚信缺失,缺乏对自主知识

12、产权的尊重,爱贪小便宜。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脚步有了改善。而蔡铭超这样的做法无疑又损害了我们尚在努力提升的诚信为商形象。史上,中国追回流失在外的国宝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通过海外华商高价拍下,并无偿献于祖国,有的则是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协商追回。这些追回国宝的方法都让无数中华儿女骄傲自豪。而蔡铭超的做法除了向当年略我国宝的行为表示愤慨与不满,又真切地追回了什么呢? 其二,蔡铭超的行为有违我国传统美德教育。此事自发生后已由简单的事件转变为了一种现象。引发国人讨论是应理性还是应热情爱国。这已经涉及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了。我能清楚地想起那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游行示威的韩国民众中有人毅

13、然断指以示抗议,此举一出,震惊了无数人。我们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大韩民国激进的精神,但却要十分质疑此举是否理性、明智。 我国是至今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尊敬的泱泱大国,身为她的子民,我们是应该满怀热情去爱她,守护她,然而在理性与热情发生矛盾时应如何抉择? 我相信只有理性的爱国方式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蔡铭超的作法让新时代的青年人反思,也许只有怀仁爱国,怀理爱国,我们才有资格称为中华的子民。 理性爱国! 让爱国闪烁理性的光辉! “抄袭”之我见抄袭,自古有之。唐宋兴科举制度之时,舞弊者不尽其数,亦屡禁不止;论当今,舞弊手段更是五花八门,高科技亦助长其嚣张气焰,乃防不胜防。再观国外,以抄袭为耻,以独立为荣,

14、何也?是考生之过,还是制度之过,亦或是人之价值观之过?我以为谁之过不甚重要,但若任其发展,必将贻误国之发展,腐蚀国之栋梁,所以,应究其因,从本质治之,方能斩草除根,收益良好。今之抄袭,乃国民价值取向之过。自科举沿袭至今已有千年,无论为名为利,都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制度深入人心,而人们求功求名之心日益急切,于是便不顾后果,抄袭乃其中之一手段。我以为,应对国民多多进行诚信之教育,诚信乃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应当继承;若不如此,国民价值观严重扭曲,那么无人将有真才实料,会去创新奋斗。博士论文也仅是一张空纸,教育的意义何在?是让少年学有所成,而非“学只有抄” 。所以,改正国民价值取向是重中之重,唯有改正其

15、思想,才能扭转抄袭现象。今之抄袭,亦是制度之过。无论是高考,公务员考试或者是研究生考试,更多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抄袭,却让真正的才子名落孙山,让庸才脱颖而出,这却是完全不符合考试之目的。因此,我以为要消灭抄袭现象,应当适当改正制度。考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非学习是为了考试,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反抄袭”与“反反抄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若将笔试改为更多的面试,考生又从何处抄起?所以,4制度的建立亦承担一部分责任。今之抄袭,乃是人之过,家长之过,法律之过也。若法律对抄袭者严惩不贷,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前仆后继;家长若不重视考试结果,重视诚信教育,考生的抄袭也会减少许多;人心若能有所满足,不过分追求名利, “姚抄抄”和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现象亦不会发生。所以今之抄袭,给国人思考许多,我们应当明白,杜绝抄袭,应从自己的观念开始。今之抄袭,谁之过,我们不能枉下定论,但若能仔细反省,国人应当学会诚信二字。 “诚信”二家吃透, “抄袭”现象消失也便马到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