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578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家岭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实施方案一、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内容及测定方案1.测试目的(1)测定王家岭煤矿的风阻,阻力等相关参数;(2)通过测定通风阻力的测定,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分析提供参考资料。2.测试方法根据现有技术条件,采用气压计逐点测量法。为提高测量准确性,全矿井所定全部测点标高由地测部门提供准确数据,同时为了消除地面气压波动,井下风门关闭和机车行驶等原因对各测压点通风压力的影响,在井下设立了基点气压观测站,用基点观测到的气压波动值校正各测点由上述因素引起的气压变化值。测量中,为避免仪器不可预料的故障误差,测压组使用双台仪器同时读数,且每台仪器的读数值取 2 个,每个读数的间隔时间不少于 30s

2、,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点气压值。主扇静压用同一台仪器进行测量,以消除不同类仪器之间和风机房测压仪安装不正确等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测量之前对各仪器进行了互相校正,以消除各仪器之间的仪器误差。3.测试路线3.1 测定路线的确定选择测定路线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测定的具体目的要求,结合矿井的生产布局和通风系统现状,选择二条(或几条)风流路线长、风量大,且包含采区或工作面,能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特征的路线做为主要测定路线,其他做为辅助测定路线。选取一下测定路线:第一条:碟子沟进风斜井变电所井底车场2 号煤中央辅助运输大巷20104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20104 工作面20104 工作面回风巷2 号煤中央回风大

3、巷碟子沟回风斜井;第二条:副平硐回风绕道南侧回风绕道检修硐室2 号煤中央带式输送机大巷20105 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巷20105 工作面20105 工作面回风巷2 号煤中央回风大巷碟子沟回风斜井;第三条:副平硐主副检修巷中央水仓主副平硐回风斜巷 2 号煤中央回风大巷碟子沟回风斜井;3.2 测点布置测定路线选定之后,即可按照通风阻力测定的要求,结合本矿巷道布置的具体条件,在通风系统图上初步确定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并沿测定路线将测点依次编号。在确定测点布置位置时一般考虑下述原则:每条测定路线的测定布置位置应能控制主要井巷和工作面的阻力分布情况。一般在风流分、汇点之前和局部阻力大的地点前后以及在需要控制

4、的典型巷道的首末均应设置测点。在井下实测过程中,可根据井巷的具体条件,将测点尽量地布置在巷道平直,支护良好、断面规则、前后无杂物、风流稳定、且易于确定标高的地点,实际测定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测点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减少数的测点。3.3 人员组织与分工为使测定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测前对参与测定的人员进行了认真的组织与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统一指挥。人员组织如下:(1)地面气压计计数 1 人,每隔 5 分钟记录基点气压值。(2)井下测压 1 人,负责测定各测点风流的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3)井下测风 1 人,负责测定各测点的风速,以及测量各测点巷道的断面尺寸。(4)井下测干、湿温

5、度 1 人。(5)记录 1 人,负责记录各测点的全面测定数据。负责记录的人员除按时记录各测点参数外,还应注意合理的确定气压计的放置位置及测点个数的增减,使仪器尽可能接近标高点处。同时还应在通风系统示意图上或记录表的测点位置栏中记清测点的详细位置。测定前准备好测定路线示意图和记录表格。3.4 测定使用的仪器表 1-1 测试仪器仪表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家仪表或用具名称 型 号 数 量 生 产 厂 家 备 注数字气压计 JFY-1 2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 司高、中、微速风表 DFA- 3鞍山光学仪表有限公司机械通风干湿表 DHM2 1 天津气象仪表厂10m 皮尺 2秒 表 1长杆 2 根,1.8-2.

6、0m 长;自由夹与记录笔 2 套;油漆与毛笔等零星用品;二、矿井通风阻力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1. 井下大气物理参数用通风湿度计测量各测点空气的干、湿温度,用气压计测量各测点静压,计算空气相对湿度和密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1 空气相对湿度的计算(1) 干、湿球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蒸汽压为: kPatdEXPPsat )3.271(609.(1)w1(2)式中 Psat在温度 td 下空气的饱和蒸汽压,kPa;Psat1在温度 tw 下空气的饱和蒸汽压,kPa;td干球温度 , ;tw湿球温度 , 。(2) 矿井空气的实际水蒸汽压为:)(24.0)6.24.0371( twdPttdPsatF (

7、3)式中 F1 干球温度下水蒸汽饱和蒸汽压;P大气压力, kPa; ttd4.0.43712(4)式中 F2湿球温度下水蒸汽饱和蒸汽压。(3)空气相对湿度为: PsatF210(5)1.2 空气密度的计算 3)1/379.(15.27348mkgsttd(6)式中 P大气压力, kPa;空气相对湿度,% ;Psat在温度 td 下空气的饱和蒸汽压,kPa ;td干球温度 , ;tw湿球温度 , 。2.巷道断面参数与风量2.1 巷道断面积(1) 面积计算公式:半圆拱形状: 2)108.(maHS (7)式中 S巷道断面面积,m 2;H巷道全高,m;a巷道宽,m。三心拱形状: 2)073.(maH

8、S (8)梯形形状: 2b (9)式中 S巷道断面面积,m 2;a巷道宽,m;b为巷道顶宽,m。(2) 周长计算公式:半圆拱形状: maHU6.12 (10)或者: S843 (11)三心拱形状: 5. (12)或者: mU1 (13)梯形形状: abHba22)( (14)或者: S6.4 (15)式中 U巷道周长,m;其余符号意义同上。2.2 风量采用线路法用风表测量风速,计算通过井巷的风量:v 以及测点巷道的断面面积S 算出: smSvQ3(16)式中 Q巷道风量,m 3/S ; S巷道断面面积,m 2;v测点实际平均风速,m/S。3. 通风阻力及自然风压3.1 通风阻力计算(1) 各测

9、段巷道通风阻力计算公式为: )(2/)()( 11121211 iiiiiiiiii ZgvPKPh (17)式中 ii,i+1 测段通风阻力,Pa;Pi Pi+1测点空气绝对静压,Pa;Pi Pi+1分别为读取 Pi 和 Pi+1 压力值时,基点校正气压计的相应测值,Pa;K1 K2分别为井下测量用气压计与基点校正气压计的校正系数;其余符号意义同前。(2) 总阻力计算通风系统总阻力为测定路线各测段通风阻力的累加。3.2 自然风压测算某煤矿地处山区,进、回风井井口不在同一个水平,进、回风流有温差,应考虑矿井自然风压的影响。自然风压是在井下最低标高的巷道以上,进风与回风两列垂直空气柱的重力压强之

10、差,用公式表示为: .)(.)( 1561653221 gZggZhN (18)式中 Z第 i 与 i+1 个测点的高差,m;第 i 与 i+1 个测点的平均空气密度, 3/mk。某煤矿通风阻力测量路线上的主(副)平峒峒口标高为+937.5m,回风井出口标高为+1095.0m ,井下最低点在三盘区 1#回风巷(46 #测点) ,标高+882.0m 。进风侧高程分为 55.5m,回风侧高程也为 213.0m。结合测定数据表(表 15)的有关大气条件参数数据,由公式(18)计算得到的矿井自然风压为 96.2Pa,计算结果表明,目前矿井自然风压会对于通风阻力产生一定影响。这是因为进风井口在山沟、回风

11、井口在山上,气候条件变化作用的结果。此外,由于该矿井的煤层埋深比较浅,巷道风流温度还是会受到地面气象条件的影响,所以,在气候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如冬季) ,自然风压对于矿井通风阻力的影响还会增大。4. 风阻及摩擦阻力系数4.1 风阻的计算巷道风阻计算公式为:(19)式中 Rii+1巷道两测点之间风阻,Ns 2/m8;hii+1测定得到的巷道通风阻力,Pa;风量由下式计算: smsvQii /2/)(31(20)式中 vi,vi+1巷道两测点位置风速值,m/s;si,si+1巷道两测点位置断面积, m2。巷道的标准风阻: 82101 /sNRiiis (21)式中 0为井下空气标准状态的密度,

12、30/.kg;1i为实测巷道的平均密度, 3/m。巷道的百米风阻计算式为: 82110 /sNLRiss (22)式中 L测段巷道的长度, m;Rsii+1巷道的标准风阻, Ns2/m8。4.2 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计算公式为: 4231/msNLUSi(23)式中 Rii+1巷道风阻,Ns 2/m8;其余符号意义同前。标准巷道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4210/msNis(24)式中 s巷道标准摩擦阻力系数,Ns 2/m4;其余符号意义同前。8221/msNQhii 三、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附表表 3-1 井 巷 规 格 参 数 记 录 表测点 序号巷道名称 测点位置断面形状支护方式底 宽( m)

13、全 高 (m) 周 长(m)面 积(m 2)测点间距(m)附注12345678910111213表 3-2 基 点 气 压 计 测 压 记 录 表时间(hh:mm)绝对压力Pa相对压力(mmH2O)时间(hh:mm)绝对压力Pa相对压力(mmH2O)时间(hh:mm)绝对压力Pa相对压力(mmH2O)时间(hh:mm)绝对压力Pa相对压力(mmH2O)表 3-3 测 点 绝 对 静 压 及 测 点 标 高 表相对差压(mmH 2O)测点序号 巷道名称 测点位置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基点读数(mmH2O)校正后读数(mmH2O)大气压力(Pa)测点标高(m)123456789101

14、1121314151617181920表 3-4 测 点 风 速、湿 度、密 度 记 录 表测定风速(格/分) 干、湿温度()测点序号巷道名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实际风速(m/s) 干球 湿球相对湿度(%)密度(kg/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 3-5 井 巷 通 风 阻 力 计 算 汇 总 表绝对压力 空气密度 巷道断面 平均风速 巷道标高 静压差 速压差 位压差 阻 力 测段距离测点序号(Pa) (kg/m 3) (m 2) (m/s) (m) (Pa) (Pa) (Pa) (Pa) (m)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