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20564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4.蒲公英的梦(二)教案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蒲公英的梦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准生字,积累词汇。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迫不及待、酸雨、呼啸、改善、污染等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蒲公英图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酸雨、污染等资料和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认识生字,朗读课

2、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学习“梦”: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2学习“梦”:如何记忆?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不是“p”。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激发情趣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课前以梦为题谈话,容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便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蒲公英的感受。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主识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略)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两人互相检查

3、。- 2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检查识字掌握情况。(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巩固识字。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布置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教学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4、课文主要写的是蒲公英在城市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中的困扰和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因此,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课文。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指名读课文:哪部分写的是蒲公英的梦?把课文中相关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采取变序方式引导学生首先从梦入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学生此时最感兴趣的是蒲公英到底做了什么梦?形象感知梦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环境中的困扰。2.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根据学生体会板书:梦时间:第二天夜里梦境:草原美、太阳笑、微风吹、蝴蝶蜜蜂飞。- 3 -感受:快乐笑(1)指名读。(

5、2)自由选读自己认为梦中最美的情景。(3)引导思考: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3.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1)默读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画出来。(2)蒲公英为什么不快乐?根据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们交流。(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A.根据学生谈感受归纳板书:开花前:时间:深夜,遭遇:汽车叫喊废气酸雨感受:叹息,愁眉苦脸、难受、担心、一直想。B.总结,过度: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儿迫

6、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C.小组讨论:交流开花后的遭遇和感受,归纳板书:开花后:第二天一早黑烟呛、汽车叫、罐子砸。咳嗽弄脏差点震落花瓣痛昏、哭根据板书归纳: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这课书采取的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写作的。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归纳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产生的不同感受,有利于使学生感受这一写作方法。读后总结,水到渠成。另外,教学中安排学生归纳板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合作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真正看作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时间与空间,进行语言实践。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

7、法?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评议读书的情感表达。尊重学生个体感受和需求,自由选择朗读。学生朗读过程中抓住词句引导学- 4 -生继续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惯,恰当进行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 3 课时教学内容:指导写字、语言训练、拓展学习。教学步骤:一、复习生字。(区分“脑、恼”、“废、费”。)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懒、遭)三、积累字词、造句。(课后第三题)四、实践活动。(课后星号题)参考资料:词语:恬静:安静;宁静;环境优雅。废气:工业生产或动力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对本生产过程没有用的气体。酸雨:指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的自然降水(雨雪雹雾)能腐蚀建筑物,损害植物,污染水源。迫不及待:急切地不能等待。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