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530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淅川段2标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水北调中线淅川段工程施工 2 标控制点复测技术设计书一、测量说明1、工程项目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工程淅川段(以下简称“淅川段” )是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的一个设计单元,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邓州市境内,起点在淅川县陶岔渠首,终点在邓州市朱岗村北、邓州市与镇平县交界处。淅川-2 标段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渠段起点桩号 8+400,终点桩号14+000,总长 5.6km 即 淅川 2 标段。本标段主要包括明渠长 5.60km 和建筑物7 座。主要复测内容包括平面控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接收 4 个(BPH1、DHE1、 DHE2、ML766)C 级控制点作为已知数据,计算另外

2、28 点 D 级控制点(jc940jc966、jc968)为加密控制点,共计 32 个控制桩。平面系统:挂靠于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带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12,边长高程投影面为 140m。高程系统:1985 国家高程基准,系三等直接水准成果。2.实施时间、主要人员21 复测时间从 2011 年 3 月 5 日开始 2011 年 3 月 7 日结束。2.2 作业人员姓名 职务 备注 唐毅 高级工程师高伟 高级测量工程师 金恒安 高级工程师王志军 工程测量工李济龙 工程测量工谷建伟 工程测量工李明志 工程测量工苏宝祥 工程测量员雷俊华 测量员二、GPS 控制网复测方案21 仪器设备主

3、网控制加密点采用设备为 Leica GPS GX1230 双频接收机 8 台,静态观测标称精度为 3+0.5ppm/km,均检定合格22 作业技术依据1、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DL/T 5173-200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3 技术要求与布网原则实际布网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 3 个(不足

4、时应联测) ,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 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为了便于 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2.4 GPS 网型设计方案GPS 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三角锁连接、导线网连接、星形连接等几种基本方式。本次主要采用边连接式,每次用八台接收机,组成 GPS 网,能保证网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指标。2.5 作业原则与要求GPS 外业工作一方

5、面,要有较多的多余观测,以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各待测点的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和各观测时段的独立性。因此,GPS 外业工作的原则是: GPS 网中各待测点的设站次数应相同; 优先测量点间距离较近的点,同时沿最短距离欠站; 应该联测相距较远的高等级已知点; GPS 网中各待测点每次重复设站都使用不同的接收机。 。各级 GPS 外业测量均有技术要求,本次控制测量采用 D 级 GPS 网,按照规程规范,其基本技术要求按下表中相应规定执行:级 别项 目D 级卫星高度角() 15有效卫星总数(个) 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20时段长度(min) 45观测时段数 12数

6、据采样间隔(s) 1030PDOP 或 GDOP 102.6GPS 观测及数据记录天线安置完成后,在离开天线适当位置的地面上安放 GPS 接收机,接通接收机与电源、天线、控制器的连接电缆,即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接收机锁定卫星并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按照仪器随机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输入和查询操作。通常来说,在外业观测工作中,仪器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当确认外接电源电缆及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 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方能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接收机在开始记录数据后,应注意查看有关观测卫星数量、卫星号、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

7、、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 ;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天线位置;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元素一般应在始、中、末各观测记录一次,当时段较长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在观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电情况,除在出测前认真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外,作业中观测人员不要远离接收机,听到仪器的低电压报警要及时予以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仪器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对观测时段较长的观测工作,建议尽量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汽车电瓶进行供电。 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末各量测一次,并及时输入仪器及记入测量手簿之中

8、。 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要靠近接收机使用对讲机;雷雨季节架设天线要防止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 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目,经检查均已按规定完成,且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 观测过程中要随时查看仪器内存或硬盘容量,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三、高程控制网的复测高程控制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采用 1 台 Leica DNA03 电子水准仪进行附合测设,测设路线按设计院交接桩号顺序测量。 ( 一 ) 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1. 精度按国家三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见下表规定。 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mm ) 限 差 附合

9、路线闭合差 水准测量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往返测不符值 平原 山区 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三等 3.0 20 R 12 R 12 L 15 L 8 R 注:表中 R 为测段长度, L 为附合路线长度,均以千米计。 2. 1 台 Leica DNA03 电子水准仪按附合线路进行,水准标尺与仪器配套。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均进行检校,并符合下列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竖直面上的夹角( i 角)不超过 20 ”;当水准标尺位于垂直位置时水准标尺的圆水准器气居中。 3. 观测当天及时进行附合高差不符值检验,当高差不符值检验在限差 12 R 以内时采用高差平均值进行

10、平差。 4. 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观测时标尺成像清晰稳定;观测时测站视线长度、视线高度须按下表执行: 水准测量视线长度、高度( m )视线长度 等级 仪器类型 视距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三等 电子水准仪 100 2.0 5.0 3.0 (二)水准网数据处理 三等水准网的数据平差均采用台 Leica Geo Office 5.0 导线测量平差软件按严密平差方法进行水准网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成果须符合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并与设计院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三等水准成果表中高程值进行分析比较,直至符合要求。 四、 本标段复测方案 平面复测方案: 干线平面复测控制网采用 D

11、 级 GPS 布局,每隔 5001000 米布设一对点,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其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不大于1/40000.D 级 GPS 网的技术设计,观测,外业数据质量检核数据处理,点位精度等应符合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在本标段共复测 GPS 平面控制点 32 个,其中 4 个(BPH1、DHE1、 DHE2、ML766)C 级控制点作为已知数据,计算另外 28 点(jc940jc966、jc968)为加密控制点, 本次主要采用边连接式,每次用八台接收机,组成 GPS 网,能保证网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指标。首先将八台接收机

12、分别架设在BPH1、JC968、JC966、JC965、JC964、JC962、JC960、JC963 上,观测一个时段,然后保持 JC960、JC963 点上接收机不动将其他六台接收机分别架设在JC961、JC959、JC957、JC956、JC958、ML766 控制点上观测一个时段,然后保持 JC957、JC956 点上接收机不动将其他六台接受机分别架设在JC955、JC953、JC954、JC951、JC952、JC950 控制点上观测一个时段,由此循环最后分别把八台接收机架设在JC945、JC944、JC942、JC941、JC943、JC940、DHE1、DHE2 上观测一个时段。每时段共计一个小时,观测结束进行内业处理数据,整网平差。每台接收机在控制点上观测时的仪器高、开关机时间、仪器编号、天气情况、操作人员等信息随机记录。天线量高:测前、测后各进行一次量高,每次量高读数三次,读数精确至 1mm,互差不大于 3mm。高程复测方案高程复测采用 DHE1 作为已知点,经JC941、JC943、JC944、JC946、JC948、JC949、JC951、JC953、JC956、JC958、JC960、JC962、JC964、JC966 闭合在 ML766 号点上。前后视视线长度小于 75m,前后视距差小于 2m,每站的前后视距积累差小于5m,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