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418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力学复习题2011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动力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 C ))(BAvA. B. )(Av )()(ABAvvC. D. 2. 下列不是恒等式的为( C ) 。A. B. C. D. 00fr023. 设 为源点到场点的距离, 的方向规定为从源222)()()(zyxr r点指向场点,则( B ) 。A. B. C. D. 0r0rr4. 若 为常矢量,矢量 标量 ,则除 R=0 点外, 与 应满足关mv3mRAv3vAv系( B )A. = B. = C. = D. 以上都不对AA5. 位移电流是 (D )A 是真实电流,按传导电流的规律激发磁场B 与传导电流一样,激发磁场和放出焦耳热C 与传导电流一起构成闭

2、合环量,其散度恒不为零D 实质是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率 ( D )6.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知变化磁场是 ( D )A 有源无旋场 B 有源有旋场C 无源无旋场 D 无源有旋场7. 磁化电流体密度等于(A )A B MrrC D t21()n8. 电场强度在介质分界面上(D )A 法线方向连续,切线方向不连续 B 法线方向不连续,切线方向不连续C 法战方向连续,切线方间连续 D 法线方向不连续切线方向连续9. 在稳恒电流或低频交变电流情况下,电磁能是(B )A 通过导体中电子的走向移动向负载传递的B 通过电磁场向负载传递的C 在导线中传播D 现在理论还不能确定10. 边界上的电势为零,区域内无电荷分

3、布则该区域内的电势为(B )A 零 B 任一常数2C 不能确定 D 4QR11. 正方形四个项角上各放一个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则正方形中心处 (D )A 电势为零,电场为零 B 电势为零电场不为零C 电势不为零,电场不为零 D 电势不为零,电场为零12. 设区域 内给定自由电荷分布 ,S 为 V 的边界,欲使 的电场唯一确定,则需V)(x要给定( A ) 。A. 或 B. C. 的切向分量 D. 以上都不对SSnSQEr13. 设区域 V 内给定自由电荷分布 ,在 V 的边界 S 上给定电势 或电势的法向导数()xs,则 V 内的电场( A )snA 唯一确定 B. 可以确定但不唯一 C.

4、不能确定 D. 以上都不对14.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归结为以下几条,其中错误的是( C )A. 导体内部不带电,电荷只能分布于导体表面 B. 导体内部电场为零C. 导体表面电场线沿切线方向 D. 整个导体的电势相等15. 电象法的理论依据为 (C )A 电荷守恒 B 库仑定律C 唯一性定理 D 高斯定理16. 带电系统的电荷分布 (x)给定,并且电荷分布区域的线度远远小于原点到场点的距离r, 下面那种方法比较合适? ( D )A. 分离变量法 B. 镜像法C. 格林函数法 D. 电多极矩法17. 一个处于 点上的单位点电荷所激发的电势 满足方程( C )xv)(xvA. B. 2()020()

5、1/C. D. 01()xv0()xv18. 对于均匀带电的球体,有( C ) 。A.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也不为零 B.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不为零C.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也为零 D.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为零19. 对于均匀带电的长形旋转椭球体,有( B )A.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也不为零 B.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不为零C.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也为零 D.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为零320. 对于均匀带电的立方体,则( C )A.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为零 B.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不为零C.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也为零 D.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

6、也不为零21. 电四极矩有几个独立分量?( C )A. 9 个 B. 6 个 C. 5 个 D. 4 个22. 矢势 A 的旋度为 (C )A 任一常矢量 B 有源场C 无源场 D 无旋场23. 引入的磁标势的梯度等于 (A )A BHrC D r24. 平面电磁波的特性描述如下: 电磁波为横波, 和 都与传播方向垂直E 和 互相垂直, 沿波矢 方向rBBrkr 和 同相,振幅比为 v以上 3 条描述正确的个数为( D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25. 关于全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折射波的平均能流密度为零 B. 折射波的瞬时能流密度为零C. 反射

7、波与入射波的瞬时能流密度相等 D.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相等26. 平面电磁波相速度的大小A 在任何介质中都相同 B 与平面波的频率无关 (D)C 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D 述说法均不对27. 对于变化电磁场能够引人标量势函数的依据是(B)A B0Er ()0AEtrC D28. 有关复电容率的表达式为( A ) 。A. B. i iC. D. 29. 有关复电容率 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iA. 代表位移电流的贡献,它能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B. 代表传导电流的贡献,它能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4C. 代表位移电流的贡献,它能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D. 代表传导电流的贡献,它能引起电磁波功率

8、的耗散30. 有关复电容率 的描述正确的是( A )iA. 实数部分代表位移电流的贡献,它不能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虚数部分是传导电流的贡献,它引起能量耗散B. 实数部分代表传导电流的贡献,它不能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虚数部分是位移电流的贡献,它引起能量耗散C. 实数部分代表位移电流的贡献,它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虚数部分是传导电流的贡献,它不能引起能量耗散D. 实数部分代表传导电流的贡献,它引起电磁波功率的耗散;虚数部分是位移电流的贡献,它不能引起能量耗散31. 波矢量 ,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B )vik 矢量 和 的方向不常一致 为相位常数, 为衰减常数 只有实部 才有实际意义A. 0

9、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32. 导体中波矢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 kirA. 为传播因子 B. 为传播因子 C. 为传播因子 D. 为衰减rrr因子33. 良导体条件为( C )A. 1 B. 1 D. 134. 金属内电磁波的能量主要是( B )A. 电场能量 B. 磁场能量C. 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各一半D. 一周期内是电场能量,下一周期内则是磁场能量,如此循环35. 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过程中,引起电磁波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D )A. 变化的电荷分布 B. 变化的电流分布C. 电荷和电磁场间的相互作用 D. 空间中变动着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和转化36

10、. 在研究电磁波的传播时,主要研究的是定态波(又称时谐波) ,定态波是描述 一定的电磁波。 (A )37. A. 频率 B. 速度 C. 方向 D. 相位38. 在某区域内能够引入磁标势的条件是( D ) A. 磁场具有有旋性 B. 有电流穿过该区域5C. 该区域内没有自由电流 D. 该区域是没有自由电流分布的单连通区域39. 关于矢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与 对应于同一个电磁场 B. 是不可观测量,没有对应的Arr Ar物理效应C. 由磁场 并不能唯一地确定矢势 D. 只有 的环量才有物理意义Br40. 已知矢势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vA. 与 对应于同一个磁场 Bv

11、B. 和 是不可观测量,没有对应的物理效应AC. 只有 的环量才有物理意义,而每点上的 值没有直接物理意义AvD. 由磁场 能唯一地确定矢势Bv41. 电磁场的规范变换为( A ) 。A. B. Atrr, trr,C. D. , A,42. 在_规范下,根据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关于矢势和标势的波动方程称为_. (B )A. 库仑 亥姆霍兹方程 B. 洛仑兹 达朗伯方程C. 库仑 达朗伯方程 D. 洛仑兹 亥姆霍兹方程43.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相对论结论的是( C ) 。A. 同时性的相对性 B.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C. 因果律的相对性 D. 空间距离的相对性44. 相对论有着广泛的实验基础,

12、下列实验中不能验证相对论的是( ) A碳素分析法测定地质年代 B. 横向多普勒效应实验C. 高速运动粒子寿命的测定 D. 携带原子钟的环球飞行试验45. 根据相对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C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 离开物质及其运动,就没有绝对的时空概念 时间不可逆地均匀流逝,与空间无关 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任何惯性系都是同时的 两事件的间隔不因参考系的变换而改变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46. 现有两个坐标系 S 和 S,S系和 S 系的相应坐标轴平行,并且 S系以 v 速度沿 y 轴正方向运动,那么下面选项中描述从 S系到 S 系的洛仑兹变换有 (A )A. B. 21cvtx 21cvty6C. D. 21cvtx 21cvty47. 从狭义相对论理论可知在不同参考系观测两个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