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19310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第一章:科学入门1小宇和小丽周末到崂山的“九水十八潭”游玩。该吃午饭了,他俩从背包中取出事先购置的各种小包装食品,准备饱餐一顿。小宇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牛肉干,小丽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薯片。21*cnjy*com小丽正吃得津津有味,可小宇还在费劲地撕着包装袋呢!小宇不解地说:“你的力气比我还大?这么容易就将包装袋撕开了?”小丽也奇怪地看了看这包牛肉干,明白了。她对小宇说:“你看,我这包薯片的包装袋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缺口,你的没有。”他俩又检查了其他小食品的包装袋,发现有的是半圆形的缺口,有的是直线形(裂缝形)的缺口科学课堂中培养的探究意识,促使他俩针对

2、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探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俩设计相关探究过程,并完成如下的探究报告:(1)你的探究课题是_ 。(2)你的猜想是_。如果猜想正确,那么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2小敏想探究小球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将两个斜面 AO与 OB 对接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让质量为 5 克的小球,在斜面 A0 上高 H 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 O 点滚上斜面 OB,测量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h,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 OB 的倾角 ,重复实验;用质量为 7 克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小球质量/ 克小球在斜面 AO 上释放高度 H/厘米 斜面 OB 的倾角 小球

3、在斜面 OB 上的最大高度/厘米1 40 9.02 30 8.635 1020 8.04 40 9.05 30 8.667 1020 8.0(1)比较实验 1、2、3(或 4、5 、6),说明小球在斜面 OB 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_有关。(2)比较实验_( 选择序号 ),说明小球在斜面 OB 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3)分析表格可知,小球在斜面 OB 能达到的量大高度还与_有关。3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 1 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

4、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 ?4小强在上体育课时发现:比他个小且力气没有他大的小军投铅球比他还远,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投铅球还有诀窍吗?于是他去请教了科学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根据他的猜想,他找来了一个玩具弹簧手枪,利用质量大小不同的塑料子弹模拟铅球做探究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获得一些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 子弹质量(g) 子弹的速度(m/s ) 射出的角度( ) 射出的距离(m)1 3 6 30 72 3 6 45

5、103 3 6 60 84 3 5 45 85 3 4 45 66 4 6 45 97 5 6 45 7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由 1、2、3 三组数据可知:铅球投掷的距离可能与铅球的 有关。(2)由 (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可知:铅球投掷的距离还可能与 有关。(3)通过分析小强终于搞清楚了原因所在。然而小辉却认为还有其他的可能性,请结合小明的研究过程就“影响铅球投掷距离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合理的假设: 。5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 L 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 L1C用铜

6、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 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 nF(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 ,还缺少的步骤 F 是_。www.21-cn-(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21世纪*教育网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

7、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小塑料瓶,B 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 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www-2-1-cnjy-com测量次序 1 2 3 4 5 6温度 t/ 17 19 21 23 25 27水柱高度 h

8、/cm 30.2 25.0 19.8 14.6 9.4 4.2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2)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 h 将_( 选填“ 变大”“变小”或“ 不变”)。(3)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_(选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或“无法确定”) 。【来源:21cnj*y.co*m】7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下表中所列的 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 ,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A 铜 10 0.5B 铜 1

9、0 1C 铜 10 1.5D 铜 20 0.5E 铜 20 1.5F 铜 30 0.5G 铁 30 0.5H 铝 30 0.5(1)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3)猜想三: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的序号为 。8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段劈开的竹筒(长 15 厘米) 、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

10、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本实验的假设是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为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小雨认为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没有设置重复实验,你认为小雨的说法正确吗? 。第二章:观察生物9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

11、答:(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_(选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 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倍。(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_。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 选填“右上”或“左下”)方移动。(4)当显微镜的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 (要求写出两种方法)_。(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10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

12、、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4实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实验: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_(选填“减弱”或“ 增强 ”);实验: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_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实验:细胞结构中的_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11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

13、2.5m,背呈浅蓝色,身体上有鳍,上下颌有牙齿 30 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通过解剖,发现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 的类别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_?(2)建立假设: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村民乙认为此“动物” 是哺乳类。(3)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_;_。村民乙的证据_;_。(4)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12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欢什么食物?于是他找来蟑螂可能喜欢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图所示,然后观察对比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透明实验装置的好处是_。(2)四组实验中用的蟑螂有何要求_。(3)实验中应观察什么量_。(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13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 500m 的平原到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高度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海拔 500m a 组海拔 500m第一组海拔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