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9290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总结:基础部分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相对稀缺性/稀缺的绝对性/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与支付能力的稀缺性。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是什么,特点:认识客观事实,研究自身规律与内在逻辑) ;规范研究法(特点: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研究客观事实)二节: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客体(

2、劳动力)均衡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法(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法(瓦尔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工资(同质同酬)3 充分就业三节:功能性收分配:按要素分配社会总产品,总收入。工资形式:基本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福利四节就业: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和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三层含义:1 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2 所参加的劳动为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3 劳动为有酬劳动。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失业类型:

3、磨擦性失业(正常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总需求不足):增长差距性失业 / 周期性失业。失业的影响:1 家庭生活困难;2 劳动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 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度。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求:1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 最低社会保障 3 工会。 注意:以上三种都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受法律的保护。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转移支付、提高税率)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

4、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收入政策:狭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增长,达到宏观的稳定)广义:不仅包括宏观经济调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的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在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即社会收入分配政策。收入政策的作用:1 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2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 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有其危害。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意大利科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基尼系数0.2 收入差距小 基尼系数0.4 收入差距大 通常在

5、0.2-0.4 之间.收入政策措施: 1 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作为企业增长工资的参照标准;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冻洁. ;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2 收入平等化措施.(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 ,并采取累进税率制; 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解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补贴,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与个人的救济;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发展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扩大社会平等;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住房或住房补贴)第二章

6、劳动法狭义: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广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引起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劳动法特点:1 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定,不是具体的规定。内容的明确性程度上低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覆盖的事实状态 具体规定2 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特定。3 高度的稳定性。 4 权威性劳动法作用:1 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废止;2 指导劳动法实施;3 对劳动法的理解、解释。劳动法的内容:1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核心:平等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权受到保障,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 2 -/优先保护) 2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

7、则; 3 物质帮助权(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劳动法体系: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义务;3 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权

8、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权利和义务的目的、结果)劳动法律事实:1 劳动法律行为(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一般要件)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终 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思、意思表示必 须完整地,合于规范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终止的必须内容;行为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达于外部,可以由他们客观加以识别。劳动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一、企业战略管理1、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

9、策略。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2、企 业战 略具有全局性、系 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外部环境的调研(获得口头信息;获取书面信息;专题性调研),外部环境预测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顾客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分析(稀缺性, 难以被模仿被替代,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 术资源,管理资源,无形资产环境。 )企业利用其资 源的能力分析(方法

10、:纵向分析、横向分析、 财务分析。评价的标准:效率分析,效果分析)竞争优势分析:明确企 业的战略目标(内部外部综合分析 SWOT:S 企业内部优势、W 企业内部劣势、 O 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 外部环境的威胁)企业的战略选择:总体战略:1 进入(购并战略、内部创业、合 资战略)发展(单一产品或服 务的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多 样化战略)稳定;撤退(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 层与杠杆收购、资产互 换与战略贸易)一般竞争战略包括:低成本战略(原则:领先原则、全过程低成本、 总 成本最低的原则、持久原则)、差异化战略(原则:效益原则、适当原则、有效)和重点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11、新兴行业(特点:技术不确定原则/风险大/成本高,但下降快)成熟行业(特点:销售增长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成本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内容。战略制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工艺创新/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扩大用户的产品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选择/参与国际竞争)衰退行业(战略制定:领导地位策略/合适定位战略/收获战略/迅速退出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调动群体的积极性, 实现战略计划;建立行政支持系统, 实现有效的 战略控制。企业战略控制系统是开放系统,企业经营战略控制基本要素:战略评价标准、 实际成效、绩效评价战略

12、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效标准、废弃标准) 、战略规划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性。企业经营战略控制方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类。二、企业计划与决策1、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方法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 统、系 统的决策 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了科学化确定决策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也叫盈 亏平衡法) 、线性规划法、微分法风险型决策的方法: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分析等方法不确定决策方法,包括:悲观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同等概率标准2、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经营计划的职能和特点:使决策目标具体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控制提供标准制定

13、企业计划的原则: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制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PDCA 循环法(计划、执行、 检查和处理) 、综合平衡法三、市场营销1、消费者市场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参与购买的角色、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购买决策过程等)2、市场营销的管理过程:分析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 ;选择目标市场,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设计市场营销组合,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执行和制定市场营销计划- 3 -3、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包括产 品组合策略

14、(扩大 产品组合/缩减产品组合/产品线延伸)、品牌与商 标策略(品牌化策略/品牌使用者策略/品牌统分策略)、包装策略 (相似包装策略 /差别包装策略/组合包装策略/复用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投入期营销策略:快速掠夺策略/缓慢掠夺策略/快速渗透策略/缓慢渗透策略;成长期营销策略:改进和完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增强销售渠道功效/适时降价;成熟期营销策略:市场改良/产品改良/市场营销组合改良;衰退期营销策略:维持策略/集中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服务策略: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固定服务/流动服务。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目标收益定

15、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逆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随行就市 场定价法/密封投票定价法;新产品定价策略:撇油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折扣折让定价策略:数量折扣/功能折扣/现金折扣/季节折扣/推广折让和补贴;心理定价策略:整数定价/尾数定价/声望定价/招徕定价/分级定价)分销策略(考虑产品因素/市场因素/企业因素;分销渠道:是否使用中间商/确定中间商数目:独家分销、广泛分销、 选择性分销/中间商选择)促销策略。 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一、个体心里与行为分析1、个体差异员工的能力与人格。能力差异、人

16、格差异、大五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员工态度:态度分析、工作满意度(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人特征与工俄匹配) 、组织承诺:(贝克尔最早提出) (阿伦和梅耶:感情承诺/ 继续承诺/ 规范承诺)员工的知觉和归因2、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人的多重需要与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期望理论与绩效薪资二、工作团队的心里与行为1、工作团队的动力工作团队有效理论团队的动力因素: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气氛2、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1 选择或定向阶段 2 试验和探索阶段 3 加强阶段 4 融合阶段 5 盟约阶段沟通的风格模式: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三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袖关键特征:自信/远见/ 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 对目标的坚定信念/ 行为不循规蹈矩/ 是变革的代言人/ 对环境敏感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1、心理测量的原理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按内容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