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8047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总结新的一个学年又要结束了,为了全面地了解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学校有关部门增加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了解,做好新的一学年的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校团委调研室对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进行专题调查。一、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涉及当前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总体情况、课余生活的具体内容、课余生活的交往圈、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认识和范围以及学生的社团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300 份,网上问卷 50 份,回收问卷 300份,其中有效问卷 300 份。本次调查的被调查者全部是在校本科生,其中理科学生 14.7

2、%,工科 70.8%,文科 14.5%。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 32.5%,大二学生占 29.8%,大三学生占 23.2%大四学生占 14.5%。调查过程中,我们未对调查者进行倾向性引导和心理暗示,因而调查资料显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学生们基本上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填写,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认为这次调查数据科学有效,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分析性。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总体情况题目 选项 百分比(%)非常充足 16.77%很充足 33.55%一般 33.55%课余时间是否充足很少 14.84%没课的时间 43.03%双休日、节假日 17.

3、58%在您心目中的课余时间指的是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剩下的时间38.79%有 9.58%经常有 16.77%偶尔有 35.33%您的课余生活是否制定了计划没有 32.93%满意 9.52%一般 41.80%不满意,想改变 28.04%您如何评价您的课余生活不满意,也不想改变 10.58%大学生已经是成人,我们完全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课余生活,无须学校老师过多的过问50.56%您对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态度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只要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融人到这个集体,就不存在课余生活问题,一切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无须杞人忧天,作茧自缚49.44%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总体情况是:超过

4、 8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充足,并且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同学会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定计划。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 50%的同学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满意,有一半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完全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课余生活,无须学校老师过多的过问,另外一半则认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只要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融人到这个集体,就不存在课余生活问题,一切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无须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的课外时间很充足,但真正对课余时间利用能做到周密安排的还是少数,从对课外生活的满意程度来看,只有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比较满意,我校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我们有必要重视起

5、来,并且有责任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将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加以利用,让同学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展。(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具体内容题目 选项 百分比(%)上自习 40.00%参加社团活动 17.50%运动锻炼 30.63%进行社会实践 10.00%上网娱乐 1.12%课余时间您主要是从事于其他 1.87%学习(包括读课外书) 35.76%参加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 19.94%健身、运动 18.04%睡懒觉 15.00%和同学闲聊沟通联络感情 0.12%打扑克、棋牌等 5.23%上网 3.62%其中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您都做些什么( ) (可多选)4其他 72.29%促进学习 18.89%增强实践能力

6、11.67%发展个人兴趣 28.33%您安排课余时间主要是从什么角度出发( )10开心随意 35.56%课余时间里,您使用电脑的主要目的是( )上网查资料 35.95%游戏 37.04%聊天 17.46%收发邮件 7.41%5应用软件学习 2.41%受学校活动或课程安排的影响 33.52%自己决定 43.96%听从朋友的意见 10.44%您一般会怎样安排您的课余生活( )11其他 6.04%每天课余 31.49%双休日 9.94%考试前 44.20%您上自习的时间安排最多在什么时候( )14假期、节假日 6.63%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为:上自习的人(40%) ,参加体育锻炼的有(3

7、0.63%) ,参加社团活动的有(17.50%) ,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睡觉的占(15%) ;从安排课余时间的角度来看,为了发展个人兴趣的占(28.33%) ,只是开心随意的占(35.56%) ,为了促进学习的不到五分之一;在使用电脑方面,上网查资料的和玩游戏的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以上数据显示: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在课余时间学习;同时同学们也很会调节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因为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会进行体育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高效率工作学习的前提保障;电脑的使用利弊共存,有 45.71%的同学用电脑来查资料或者学习应用软件,另外有 54.29%的同学用来玩游戏或者

8、聊天,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可以开展一些常用软件的学习活动,当然,适当地玩点游戏调节紧张的学习也是必要的。(三)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交往圈和范围题目 选项 百分比(%)教学区 34.92%生活区 37.04%运动区 17.46%您的课余生活在何场所度过校外及其他场所 7.41%好朋友 37.85%独自与异性相处 7.91%参加集体活动 19.21%您的课余生活一般与谁一起分享独自生活 30.51%上网(包括查资料、游戏、看视频等)48.00%学习 15.43%交异性朋友 8.00%娱乐运动 21.71%面对空虚,您一般会如何排解其他 6.86%适应社会的基本社交能力 44.59%更好的学习

9、能力 20.78%基本的研究技能 12.55%您希望通过课余时间形成表达能力 14.72%调查表明:课余时间选择在教学区的占(34.92%) ,在生活区的占(37.04%) ,在运动区的占(17.46%)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面,与好朋友一起度过的占(37.85%) ,独自生活的占(30.51%)参加集体生活的只占(19.21) ;在没事做无聊的时候,会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上网,选择学习的仍有(15.43%)以上数据显示:课余时间的活动地点与上一份表格几乎是相互对应的,这也说明本次调查结果准确度及可信度较高。从课余生活的交往范围及交往对象来看,交往范围主要集中在学校生活区,交往对象也仅限于本班

10、和学校的学生,交往面不够宽泛。交往的形式也以个人方式为主,集体的方式少于个人的行为方式。大学生还是应多与有理想、有学识、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交往。交往的方式也应该不局限于个人的方式,适当地扩充自己的交往范围,积极地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友氛围,让同学们从网络世界里走出来,多多的接触社会。(四)大学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的认识题目 选项 百分比(%)学习主导型 31.52%运动主导型 15.76%娱乐主导型 39.39%您认为您的课余生活是以下哪种类型主导的交友主导型 9.09%对下列说法您如何评价 13非常同

11、意 12.54%有点同意 26.32%不太同意 30.59%在课余时间里就应该尽情的娱乐交友 一点也不同意 3055%非常同意 37.32%有点同意 30.02%不太同意 20.56%在课余时间里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一点也不同意 10.10%非常同意 50.36%有点同意 30.21%不太同意 10.59%在课余时间里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适当的放松一点也不同意 8.84%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16.73%增进了和同学之间的情谊 32.36%做兼职增加了社会经验 20.36%经常无所事事 24.73%经常上网,花费金钱和时间 3.21%您认为课余生活对您有何影响( ) (可多选)其他 2.61%学习知

12、识 29.96%娱乐运动 21.10%您认为课余时间应该干什么聊天交友 16.88%学习社会经验和技能 24.47%参加社团活动 7.59%调查表明:认为课余时间里既要努力学习,又要适当放松的同学占(80.57%) ,其中认为应该抓紧时间学习的占(67.34%) ,认为应该尽情娱乐交友的只占(12.54%)有超过(50%)的同学想通过课余时间积累社会经验,增加专业知识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对待课余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很理性地看待课余生活,这说明我校大学生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价值判断标准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化、实用化,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趋势发展。正是这样的变化

13、,使得我校大学生更多的看重个性的发展,实用主义思想较为普遍。根据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通过社团活动等形式为我校学生提供锻炼发展的平台,让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掌握更多实践技巧。三 、对策与建议学习固然是人生的重要一部分,但人不可能一直扑在学习工作上,生活也同样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学习工作的目的也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而,绝不可忽视业余生活,学校应把丰富校园的业余生活,促使师生生活健康、有趣、愉快、充实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而直接的目标之一。因此,我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学校所执行的显形课程不可

14、能涉及学校所有的人、事、物,也不可能完全涉及学校的精神世界。所以,不但要关注显形课程要素,还要关注那些隐含在学校生活、学习内容中的“潜在信息” ,这些“潜在信息”从课程论的视角看就是潜在课程。刘佛年先生曾说过:“隐性课程(潜在课程)就是校园文化”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潜在课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正确的课程观要求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显形课程,还要更多的关注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潜在课程,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5、努力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2采取辨证而合理的观念应对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冲击我们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承认网络时代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快捷、高效。网络的大容量以及超文本的方式都给我们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引发了许多大学生行为的问题。因此,对网络文化在校园的兴起我们必须要有理性的思考,既要看到它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看到它虽然进入校园,但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替代主流文化的事实,只能作为一个非主流文化存在,在校园中它只能属于从属地位。所以,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利用网络这样的工具为我们教育教学服务,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合理而理性地运用网络,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16、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给人才规格的定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已经成为事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单一的人才转化为复合型人才也成为定论。只满足简单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已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应该鼓励大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努力多学一点其他非专业的知识,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时代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最基本的问题起码有两点,一是如何对待个人与群体(包括集体、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当然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第一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极易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状况。随着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过去那种由直接强化或外来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人身观的情况愈来愈少,而主要依赖于青年学生的同一化过程。同一化过程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