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检修规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917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压器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变压器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变压器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变压器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变压器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器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检修规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变压器检修规程4. 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4.1 大修周期4.1.1 一般在运行后的 5 年内和以后每隔 10 年大修一次,工期控制在 30-40 天。4.1.2 箱沿焊接的全密封变压器或制造厂另有规定者,若经过试验与检查并结合运行情况,判定有内部故障或本体严重渗漏油时,才进行大修。4.1.3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主变压器当承受出口短路后,经综合诊断分析,可考虑提前大修。4.1.4 运行中的变压器,当发现异常状况或经试验判明有内部故障时,应提前进行大修;运行正常的变压器经综合诊断分析良好,总工程师批准,可适当延长周期。4.2 小修周期一般每年一次,工期控制在 4-7 天。4.3 附属装置的

2、检修周期4.3.1 保护装置和测温装置的校验,应根据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4.3.2 净油器中吸附剂的更换,应根据油质化验结果而定;吸湿器中的吸附剂视失效程度随时更换。4.3.3 自动装置及控制回路的检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4.3.4 套管的检修随本体进行,套管的更换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4.4 巡视检查周期4.4.1 每周一次。5.维护检修内容5.1 大修项目5.1.1 吊开钟罩检修器身,或吊出器身检修;5.1.2 绕组、引线及磁(电)屏蔽装置的检修;5.1.3 铁芯、铁芯紧固件(穿心螺杆、夹件、拉带、绑带等)、压钉、压板及接地片的检修;5.1.4 油箱及附件的检修,包括套管、吸湿器等;5.1.

3、5 冷却器、油泵、水泵、风扇、阀门及管道等附属设备的检修;5.1.6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修;5.1.7 油保护装置的检修;5.1.8 测温装置的检修;5.1.9 智能型变压器早期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检查与调试;5.1.10 操作控制箱的检修和试验;5.1.11 无励磁分接开关和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5.1.12 全部密封胶垫的更换和组件试漏;5.1.13 必要时对器身绝缘进行干燥处理;5.1.14 变压器油的处理或换油;5.1.15 清扫油箱并进行喷涂油漆;5.1.16 检修后的各项试验和试运行。5.2 小修项目5.2.1 处理已发现的缺陷;5.2.2 放出储油柜积污器中的污油;5.2.3 检修油位计

4、,调整油位;5.2.4 检修冷却装置:包括油泵、风扇、油流继电器等,必要时吹扫冷却器管束;- 2 -5.2.5 检修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储油柜、压力释放器、气体继电器等;5.2.6 检修油保护装置;5.2.7 检修测温装置:包括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绕组温度计)、棒形温度计等;5.2.8 检修调压装置、测量装置及控制箱,并进行调试;5.2.9 检查接地系统;5.2.10 检修全部阀门和塞子,检查全部密封状态,处理渗漏油;5.2.11 清扫油箱和附件,必要时进行补漆;5.2.12 清扫外绝缘和检查导电接头(包括将军帽);5.2.13 按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测

5、量和试验。5.3 巡视检查项目5.3.1 油温检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上层油温,在周温环境温度为 40时,规定不得超过 95。5.3.2 油位检查;根据测温表、温度曲线、指针温度计判断油位是否正常;5.3.3 检查响声;根据响声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有故障,必要时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检测内部故障;5.3.4 检查变压器外壳及中性点接地情况,变压器四周有无危及安全的杂物;5.3.5 检查套管及引线有无明显过热、裂纹、放电痕迹。5.3.6 渗漏油检查;变压器外壳、散热器有无油污,各管道、阀门、焊接处有无渗油;5.3.7 吸湿器检查;吸湿器有无堵塞,玻璃筒是否完好,吸湿器内干燥剂是否变色;5.3.8 检查各

6、阀门是否在正常工作位置,压力释放阀有无异常;6.修前准备6.1 检修项目工艺流程;修前准备办理工作票,拆除引线电气、油务试验、绝缘判断部分排油,拆卸附件并检修排尽油并处理,拆除分接开关连接件吊钟罩进行器身检查,检修并测试绝缘受潮则干燥处理整体组装按规定注油方式注油安装套管、冷却器等附件密封试验油位调整电气、油务试验结束6.2 修前准备查阅档案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事故)情况,出口短路的次数和情况;负载、温度和附属装置的运行情况;查阅上次大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查阅试验记录(包括油的化验和色谱分析),了解绝缘状况;检查渗漏油部位并作出标记;进行大修前的试验,确定附加检修项

7、目。编制大修工程技术、组织措施计划(1) 人员组织及分工;(2) 施工项目及进度表;(3) 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案;(4) 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现场防火措施;(5) 主要施工工具、设备明细表,主要材料明细表;(6) 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 -施工场地要求施工现场需作好防雨、防潮、防尘和消防措施;a) 施工现场准备充足的施工电源及照明;b) 施工现场安排好储油容器、拆卸附件的放置地点和消防器材的合理布置等。7. 变压器的解体检修7.1 解体检修7.1.1 办理工作票、停电,拆除变压器的外部电气连接引线和二次接线,进行检修前的检查和试验。7.1.2 部分排油后拆卸套管、升高座、储油柜、冷却

8、器、气体继电器、净油器、压力释放阀(或安全气道) 、联管、温度计等附属装置,并分别进行校验和检修,在储油柜放油时应检查油位计指示是否正确。7.1.3 排出全部油并进行处理。7.1.4 拆除无励磁分接开关操作杆;各类有载分接开关的拆卸方法参见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拆卸中腰法兰或大盖连接螺栓后吊钟罩(或器身)。7.1.5 检查器身状况,进行各部件的紧固并测试绝缘。7.1.6 更换密封胶垫、检修全部阀门,清洗、检修铁芯、绕组及油箱。8.变压器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8.1 绕组检修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1、检查相间隔板和围屏(宜解开一相)有无破损、变色、放电痕迹,如发现异常应打开其它两相围屏进行检查。(

9、1) 围屏清洁无破损,绑扎紧固完整,分接引线出口处封闭良好,围屏无变形、发热和树枝状放电痕迹;(2) 围屏的起头应放在绕组的垫块上,接头处一定要错开搭接,并防止油道堵塞;(3) 检查支撑围屏的长垫块应无爬电痕迹,若长垫块在中部高场强区时,应尽可能割短相间距离最小处的辐向垫块 2-4 个(4) 相间隔板完整并固定牢固。2、查绕组表面是否清洁,匝绝缘有无破损。(1)绕组应清洁,表面无油垢,无变形;(2)整个绕组无倾斜、位移,导线辐向无明显弹出现象。3、查绕组各部垫块有无位移和松动情况。(1)块应排列整齐,辐向间距相等,轴向成一垂直线,支撑牢固有适当压紧力,垫块外露出绕组的长度至少应超过绕组导线的厚

10、度。4、检查绕组绝缘有无破损、油道有无被绝缘、油垢或杂物(如硅胶粉末)堵塞现象,必要时可用软毛刷(或用绸布、泡沫塑料)轻轻擦拭,绕组线匝表面如有破损裸露导线,应进行包扎处理。(1) 油道保持畅通,无油垢及其它杂物积存;(2) 外观整齐清洁,绝缘及导线无破损;(3) 特别注意导线的统包绝缘,不可将油道堵塞,以防局部发热、老化。- 4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5、手指按压绕组表面检查其绝缘状态。绝 绝缘状态可分为:一级绝缘:绝缘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后无残留变形,属良好状态。二级绝缘:绝缘仍有弹性,用手指按压时无裂纹、脆化,属合格状态。三级绝缘:绝缘脆化,呈深褐色,用手指按压时有少量裂纹和变形,属勉强可用

11、状态。四级绝缘:绝缘已严重脆化,呈黑褐色,用手指按压时即酥脆、变形、脱落,甚至可见裸露导线,属不合格状态。8.2 引线及绝缘支架检修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1、检查引线及引线锥的绝缘包扎有无变形、变脆、破损,引线有无断股,引线与引线接头处焊接情况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1)引线绝缘包扎应完好,无变形、变脆、破损,引线有无断股卡伤情况;(2)对穿缆引线,为防止引线与套管的导管接触处产生分流烧伤,应将引线用白布带半包绕一层。220KV 引线接头焊接去毛刷,表面光洁,包金属屏蔽后再加包绝缘;(3)早期采用锡焊的引线接头应尽可能改为磷铜或银焊接;(4)接头表面应平整、清洁、光滑无毛刺,并不得有其它杂质;(

12、5)引线长短适宜,不应有扭曲现象;(6)引线绝缘的厚度,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2、检查绕组至分接开关的引线,其长度、绝缘包扎的厚度、引线接头的焊接(或连接) 、引线对各部位的绝缘距离、引线的固定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质量标准同:分接引线对各部绝缘距离应满足附录 B 要求(1)绝缘支架应无破损、裂纹、弯曲变形及烧伤现象;(2)绝缘支架与铁夹件的固定可用钢螺栓,绝缘件与绝缘支架的固定应用绝缘螺栓;两种固定螺栓均需有防松措施(220kV 级变压器不得应用环氧螺栓) ;(3)绝缘夹件固定引线处应垫以附加绝缘,以防卡伤引线绝缘;(4)引线固定用绝缘夹件的间距,应考虑在电动力的作用下,不致发生引线短路。3、

13、3、检查绝缘支架有无松动和损坏、位移,检查引线在绝缘支架内固定情况。引线与各部位之间的绝缘距离,根据引线包扎绝缘的厚度不同而异,但应不小于附录 B 的规定。4、检查引线与各部位之间的绝缘距离。对大电流引线(铜排或铝排)与箱壁间距,一般应大于100mm,以防漏磁发热,铜(铝)排表面应包扎一层绝缘,以防异物开成短路或接地。8.3 铁芯检修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5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1检查铁芯外表是否平整,有无片间短路或变色、放电烧伤痕迹,绝缘漆膜有无脱落,上铁轭的顶部和下铁轭的底部是否有油垢杂物,可用洁净的白布或泡沫塑料擦拭,若叠片有翘起或不规整之处,可用木棰或铜锤敲打平整1铁芯应平整,绝缘漆膜

14、无脱落,叠片紧密,边侧的硅钢片不应翘起或成波浪状,铁芯各部表面应无油垢和杂质,片间应无短路、搭接现象,接缝间隙符合要求2检查铁芯上下夹件、方铁、绕组压板的紧固程度和绝缘状况,绝缘压板有无爬电烧伤和放电痕迹为便于监测运行中铁芯的绝缘状况,可在大修时在变压器箱盖上加装一小套管,将铁芯接地线(片)引出接地2(1) 铁芯与上下夹件、方铁、压板、底脚板间均应保持良好绝缘(2) 钢压板与铁芯间要有明显的均匀间隙;绝缘压板应保持完整、无破损和裂纹,并有适当紧固度(3) 钢压板不得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应有一点接地(4) 打开上夹件与铁芯间的连接片和钢压板与上夹件的连接片后,测量铁芯与上下夹件间和钢压板与铁芯间的

15、绝缘电阻,与历次试验相比较应无明显变化3检查压钉、绝缘垫圈的接触情况,用专用扳手逐个紧固上下夹件、方铁、压钉等各部位紧固螺栓3螺栓紧固,夹件上的正、反压钉和锁紧螺帽无松动,与绝缘垫圈接触良好,无放电烧伤痕迹,反压钉与上夹件有足够距离4用专用扳手紧固上下铁芯的穿心螺栓,检查与测量绝缘情况4穿心螺栓紧固,其绝缘电阻与历次试验比较无明显变化5检查铁芯间和铁芯与夹件间的油路5油路应通畅,油道垫块无脱落和堵塞,且应排列整齐6检查铁芯接地片的连接及绝缘状况6铁芯只允许一点接地,接地片用厚度0.5mm,宽度不小于 30mm 的紫铜片,插入34 级铁芯间,对大型变压器插入深度不小于80mm,其外露部分应包扎绝

16、缘,防止短路铁芯7检查无孔结构铁芯的拉板和钢带7应紧固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良好不构成环路,不与铁芯相接触8检查铁芯电场屏蔽绝缘及接地情况8绝缘良好,接地可靠8.4 油箱检修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6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1对油箱上焊点、焊缝中存在的砂眼等渗漏点进行补焊2清扫油箱内部,清除积存箱底的油污杂质3清扫强油循环管路,检查固定于下夹件上的导向绝缘管,连接是否牢固,表面有无放电痕迹4检查钟罩(或油箱)法兰结合面是否平整,发现沟痕,应补焊磨平5检查器身定位钉6检查磁(电)屏蔽装置,有无松动放电现象,固定是否牢固7检查钟罩(或油箱)的密封胶垫,接头是否良好,接头处是否放在油箱法兰的直线部位8检查内部油漆情况,对局部脱漆和锈蚀部位应处理,重新补漆1消除渗漏点2油箱内部洁净,无锈蚀,漆膜完整3强油循环管路内部清洁,导向管连接牢固,绝缘管表面光滑,漆膜完整、无破损、无放电痕迹4法兰结合面清洁平整5防止定位钉造成铁芯多点接地;定位钉无影响可不退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