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885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卫生学期末重点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论:1. 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标。2.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还包括这个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环境通常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卫将生学长期以研究自然环境为主,并人为其划分为生活环境和(空气、水、食物及地质与土壤)和职业环境。自然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前者指大气及室内空气、水体、土壤(岩石

2、) 、食物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后者指介质中的被转运物或者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成分。环境因素附载在不同介质中,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因素可以互相转化或互相迁移。3. 根据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及采取的相应预防或干预措施,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称为三级预防,又称三水平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以人群为对象的预防措施包括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坚持平衡膳食,加强体力活动,计划免疫及优生优育等。以环境为对象的有创造和维护有益生活和职业环境,消除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危害。二级预防:又称临床

3、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 ,指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对传染病的二级预防除了“三早”外,还应早隔离、早报告,以便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流行蔓延。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4.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环境与健康:5.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大气圈、岩石圈、

4、水圈、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 12 公里到海平面以上约 10 公里高度。6. 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定义 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对健康的有益影响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气候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衡,使其优于原生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某些地区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环境污染7. 一次污染物:亦称原生污染物,指污染源直接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性质未发生改变,如 CO,SO 2 等。二次污

5、染物:亦称次生污染物,指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与毒性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8.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微生物、动物、植物以及人类)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阳光、土壤、无机盐类)所形成的系统。9. 生态平衡: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输出、输入,生物学群种和数量,以及各群种数量之间的比例保持平衡。10. 食物链:指一种生物被另一种吞食,后者被第三种吞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以人类为终点的食物链为人类食物链。11. 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

6、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催化分解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12.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升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13.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严重环境污染称为公害。14. 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空气中扩散和对流;水中扩散、弥散和水流迁移;土壤靠水通过土壤颗粒间空隙的运动实现;生物间食物链和食物网;非生物环境

7、稀释、扩散、溶解、沉降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水解、中和等化学变化,生物转化、生物蓄积、生物分解、生物放大作用。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降、挥发逸散、凝聚和混合等;化学净化氧化、还原、水解及酸碱中和、光化学作用等;生物净化生物氧化、生物拮抗、生物降解、生物的吸收、光合作用等。15. 环境污染物的吸收:指环境污染物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呼吸道: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进入人体;受固体颗粒大小,气体微粒在吸气中的分压,污染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与肺泡空气中浓度之

8、比(血/气分配系数)等影响,脂溶性气体或能与血液成分结合的气体,不经过肝的转化,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消化道:存在于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受污染物的酸碱度,肠道内的多种酶和菌丛,胃肠内容物多少、排空时间和蠕动状况等因素影响。皮肤:需通过三层屏障表皮角质层(主要) ,连接角质层(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物质) ,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受污染物脂溶性、水溶性、PH、浓度、接触时间和面积、环境湿度、皮肤完整性等因素影响。一般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污染物易经皮肤吸收。16. 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环境污染物吸收进入体内后,随血液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贮存:污染物贮存的部位就是

9、毒物直接作用的部位,该部位称为靶部位,有的组织器官中的化学物含量高,但未显示明显的毒作用,称为贮存库。生物转化:进入机体内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此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环境中的生物转化一般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反应或降解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第二阶段(相反应)以结合为主。17. 污染物的排泄:经肾脏随尿液排出;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唾液、月经及毛发指甲排出;气态、气溶胶、蒸汽、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18. 毒性:是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是化学物质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固有特性。

10、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较少剂量进入机体后就能引起机体病理性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环境污染物的常用毒性参数:致死剂量: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或浓度) ,包括绝对致死剂量 LD100,最小致死剂量 LD01(个别成员死亡的剂量) ,最大耐受剂量 MTD 或 LD0(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时所需剂量,又称致死中量,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最重要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毒物的急性毒性与 LD50呈反比,即急性毒性越大,值越小);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LOAEL):指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察到

11、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量(NOAEL):未观察到最高剂量。阈值:指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产生某种效应的最低剂量或暴露浓度,即低于该剂量或暴露浓度就观察不到货预计不会发生某种效应;安全限值:对存在有害效应阈值的化学物,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及各种环境介质中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闲置量。19.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形式:急性危害、

12、慢性危害、致癌作用、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食源性疾病。20. 历史上重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 1930 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 60 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 1943 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 200 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 1948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

13、大气严重污染,使 5900 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 17 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 1952 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 4000 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 8000 多人死亡。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 1961 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 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 8%,死亡 10 多人。水俣病事件:发生于 19531956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

14、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 38%,汞中毒者达 283 人,其中 60 多人死亡。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于 19551972 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 年患病者达 258 人,死亡 128 人。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 1968 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 10000 人,16 人死亡。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 1984 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

15、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 2500 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 1986 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 31 人,13 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21.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剂量或强度;暴露时间;环境因素: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个体易感性。22.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UVA(320400nm)色素沉着作用;UVB(290320nm)抗佝偻病、红斑作用;UVC(200290nm)杀菌、诱变、致癌、加强免疫、促进生物氧化

16、,加速创伤愈合作用。23. 红外线:波长在 760nm1mm,生物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故又称热射线,引起皮肤温度的升高,加速组织内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过量可引起皮肤烧伤,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热射病日射病,引起眼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24.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可造成急性中毒。主要由烟雾事件和生产事故引起。2)慢性炎症;3)变态反应:如铬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日本四日市哮喘就是一起大气污染引起的哮喘病。4)致癌作用;5)机体免疫力下降。间接危害:1)温室效应: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 CO2并排入大气,又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 CO2,使大气中 CO2含量上升,CO 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气候变暖与以下疾病有关:心血管疾病;介水传染病和食源性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