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84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电偶及其补偿电路的设计引言温度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物理量, 产品的产量、质量、能耗等都直接与温度有关, 因此, 准确地测量温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测温的方法很多, 例如, 利用水银温度计、有机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液体压力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光学高温计、红外温度计、辐射温度计、比色温度计等等都可实现对温度的测量1 。其中 , 热电偶温度计具有结构简单、测温范围广(低至负 180 , 高至 1800 ) 、耐高温、准确度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适于远距离测量与自动控制等优点。因而, 它在高温测量方面得到较广泛的应用。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温度计是由热电偶

2、、补偿导线及测量仪表构成的。其中热电偶是敏感元件, 它由两种不同的导体 A 和 B 连接在一起, 构成一个闭合回路, 当两个连接点 1 与 2 的温度不同时, 由于热电效应,回路中就会产生零点几到几十毫伏的热电动势, 记为 EAB 。接点 1 在测量时被置于测场所, 故称为测量端或工作端。接点 2 则要求恒定在某一温度下,称为参考端或自由端, 如图 1 所示。实验证明, 当电极材料选定后,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仅与两个接点的温度有关, 即d EAB ( t1 , t2 ) = SAb d t ,比例系数 SAB 称为热电动势率, 它是热电偶最重要的特征量。当两接点的温度分别为 t1 , t2 时,

3、 回路总的热电动势为式中 eAB ( t1 ) 、eAB ( t2 ) 分别为接点的分热电动势。对于已选定材料的热电偶, 当其自由端温度恒定时, eAB ( t2 ) 为常数, 这样回路总的热电动势仅为工作温度 t1 的单值函数。所以, 通过测量热电动势的方法就可以测量工作点的实际温度。2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使用方法图 1 中我们把自由端 2 画成虚线, 是想说明热电偶在使用时 2 点实际上不是直接相接的。由热电偶的中间金属定律: “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 串接第三种导体, 只要其两端温度相同, 则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与串接的中间金属无关”, 那么, 我们把较短的测量导线和仪表串接在 2 点并视

4、其为第三种金属, 就可认为它们不影响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即工作温度的测量。实际使用时, 测量场所与测量仪表往往相距很远, 又因为组成热电偶的材料比较贵重, 所以常加导线来连接。这里有两种使用方法: 第一种, 两根连接导线具有相同的热电性质, 如在一根导线(如常用的紫铜线) 上取下的两段线, 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就很相近, 这时, 可根据中间金属定律判断出电偶的热电动势只取决于电偶两端温度 t1 ,t2 , 其它环境温度的影响就可忽略。第二, 热电偶的两电极分别采用和自己热电性质相近的补偿导线延长至 3 点, 这样热电动势只取决于 t1 和 t3 , 而与 t2 无关。上述使用情况中, 温

5、度点 t2 和 t3 往往采用冰水混合物(0 ) 来恒定温度。这时 , 总的热电动势就变成工作温度 t1 的单值函数, 可记为 E - t1 。为了使用方便, 对于不同的热电偶规定了不同的分度号, 根据不同的分度号, 我们又可查找其对应的分度表, 从而得到标准热电偶 E - t1 关系的具体对应值(相关温度点一般规定为 0 ) 。下面给出一例2 , 见表 1。热电偶测温时, 除工作端外的各个部分要求有良好的绝缘, 否则会引入误差, 甚至无法测量。另外, 为了支撑和固定热电极, 延长其寿命, 还应选择合适的保护套管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 热电偶要和标准偶进行校正。3 补偿电路的设计现在的温度采集

6、、控制系统可以将采集到的电偶电压经过放大、滤波、A D 变换成数字信号,并用下位单片机把它经过串行通信总线 RS485、电平转换芯片 MAX232、RS232 串行总线送给上位计算机, 从而实现测量、控制作用。也可使用智能控制仪表(含 IC 微处理器) 来实现显示和控制, 具体的流程如图 2 所示。 为了方便, 我们可不使用冰水混合物来恒定温度, 而是采用补偿电路的方法。具体办法是采用计算修正法。由补偿电路测得温度 t2 (或 t3 ) 的电压并送给仪表或计算机, 由计算机换算出温度t2(或 t3 ) , 再由软件查表法, 根据数据库中存放的热电偶分度表查出对应的电偶的 EAB ( t2 ,0

7、 ) 值, 然后, 根据电偶电路直接测得的 EAB ( t1 , t2 ) 值, 并按下式:EAB ( t1 ,0 ) = EAB ( t1 , t2 ) + EAB ( t2 ,0 ) 3,计算 EAB ( t1 ,0 ) , 最后还由计算机软件查表法,根据分度表反过来查出对应的工作温度值, 从而实现显示、控制。该温度值即为被测的工作点真实温度值, 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修正, 结果很精确。这里的电路设计难点是温度点 t2 (或 t3 ) 补偿测量电路的设计,下面给出了电路图如图 3 所示。 图 3 是一个温度 2 电压转换电路。电路中 A1(电压跟随器) 经过14k 和 10k 电阻分压提供了

8、5V 的参考电压( ER ) , 并作为后级放大电路的桥路端电压。它的第二级 A2 组成差动放大运算电路。其输入端为带有温度敏感元件的桥式电路4 。UP 和 UQ 分别为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电压,其中 UP = RX ER / ( RC + Rx ) , UQ = RB ER( RA + RB ) ,RF = 1M , RI = 36K。当 RI 远大于桥路的四个臂电阻 RA , RB , RC 和 RX 时, 输出电压可以简化成:Uo = ( UQ - UP ) RF/ RI ,在桥路中, Rx 的两端接热敏电阻。温度敏感元件采用 PB241 型热敏电阻。它在 050 的范围内被认为是线性的

9、。这样, 我们就得到了电偶温度点 t2 (或 t3 ) 与 Uo 的关系。电位器 Rw1 (1k) 可以校正输出电压在桥路平衡时为零, Rw2 (1k) 可以校正输出电压值。两电阻的综合作用是使放大器在温度 050 的范围内, 输出电压满足 0 至 5V 的要求。 当然, 我们也可采用其它方法构成的测温补偿电路。例如, 利用线性放大器组成的恒流源和温敏 PN 结(在其流过的电流恒定时, 其两端电压与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温度基本成线性关系) 就可以得到温度 2 电压关系。再如, 利用恒流源和铂热电阻(它被公认为是温度敏感元件中准确度和重复性的标准。) 可得到温度 2 电阻关系, 并可以把温度引起的阻值变化量经过电阻串连转变为电压变化输出, 并经过调理电路把电压信号调理为 0 至 5V 输出, 经 A/ D 变换后可用单片机或微机实现对温度的实时采集。4 结论热电偶原理易被掌握, 在高温测量、控制方面应用广泛。如采用合理的补偿电路(即输入端带有桥式电路的差动运放电路) 后, 更能准确测量工作点的实际温度值, 从而实现对温度或其它过程量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