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464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自编习题集参考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一、填空题1、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和地下)点位的科学。2、测定;测设。 (答案无序)3、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包围地球而形成的封闭曲面。4、平均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包围地球而形成的封闭曲面。5、72.260 米;1956 年我国黄海高程系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72.289 米。6、大地水准面;铅垂线。7、参考椭球面;法线。8、大地水准面。9、测距离;测角度;测高差。 (答案无序)10、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制图学。 (答案无序)11、测定;测设。 (答案无序)12、-74240 米。13、2;东。14、21;42。15、东经 120。16

2、、东经 141 。17、0;6;西;东。18、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19、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两个地面点的高程差(相对高程之差或绝对高程之差) 。20、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细部;步步检核。三、选择题1、C;2、C ;3、D;4、B 。四、问答题1、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2、高差是两个地面点的高程差(相对高程之差或绝对高程之差) 。3、水准面是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包围地球而形成的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是平均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包围地球而形成的封闭曲面。4、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地理坐标和直角坐

3、标表示,常用的坐标系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x 轴为纵轴表示北方向,y 轴为横轴表示东方向,角度是以顺时针旋转为正,其象限也按照顺时针分布,但三角函数关系仍沿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第二章 水准测量一、填空题1、变动仪器高法;双面尺法。 (答案无序)2、3mm;10m。3、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答案无序)4、视准轴 CC;纵轴或竖轴 VV;水准管轴 LL;圆水准管轴 LL。 (答案无序)5、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答案无序)6、LLCC;LLVV;横丝水平、竖丝铅垂。7、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差、i 角误差。三、选择题1、A;2、C;3、

4、D;4、D。四、计算题1、水准测量 h=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连续水准测量,则 hAB=h=h A1h 12h 2B=a b=-0.386m hAB=HBH A HB=HAh AB=9.624m2、点号 测站数 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A 65.3768 +1.575 -0.011 +1.5641 66.94012 +2.036 -0.016 +2.0202 68.96014 -1.742 -0.019 -1.7613 67.199B 16 +1.446 -0.022 +1.424 68.623 50 +3.315 -0.068 +3.247辅助计算fh=h 测 h 理

5、 =+68mmfh 容 =12n=85mm3、点号 测站数 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BMA 57.6801 +1.467 +0.002 +1.4691 59.1492 +1.783 +0.004 +1.7872 60.9363 -2.526 +0.006 -2.5203 58.416BMA 4 -0.744 +0.008 -0.736 57.680 10 -0.020 +0.020 0辅助计算fh=h 测 h 理 =-0.020mfh 容 =12n=38mm4、点号 测站数 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BMA 71.6201 +1.168

6、 +0.002 +1.1701 72.7902 -2.073 +0.004 -2.0692 70.7213 -1.587 +0.006 -1.581BMB 69.140 6 -2.492 +0.012 -2.480 -2.480辅助计算fh=h 测 h 理 =-0.012mfh 容 =12n=29mm五、问答题2、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5、在水准测量中,高差 h=后视读数 a前视读数 b。若 ab,则 h0 高差为正,说明上坡前视点比后视点高;若 ab,则 h0 高差为负,说明下坡后视点比前视点高。第三章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线一、填空题1、200.00m;1/10000

7、。2、真北;磁北;坐标北。(答案无序 )3、北 50西。4、400。5、钢尺量距;视距法。(答案无序 )6、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答案无序)三、选择题1、D;2、A;3、D;4、A;7、B;8、C ;9、B。四、计算题1、根据图解可得公式:D=100bcos 2hAB=Dtan+i-v其中:D水平距离;b 尺间隔;垂直角;h ABA 到 B 的高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或目标高。2、AB:平均值 126.7575m;相对误差 K1=|126.780-126.735|/126.7575=1/2816=1/2800CD:平均值 357.2125m;相对误差 K2=|357.235-357

8、.190|/357.2125=1/7938=1/7900CD 段测量更精确,AB 的测量结果 126.7575m,CD 的测量结果 357.2125m。5、x AB=XBX A=-35.00m;y AB=YBY A=+60.00m; AB=tan-1y AB/x AB=1201523 BC= AB180+=313659x BC=Dcos BC=68.13m; yBC=Dsin BC=41.94mX C=XB+x BC=183.13m;Y C=YB+y BC=201.94m; CB=21136596、坐标正算指由极坐标转换成直角坐标;坐标反算指由直角坐标转化成极坐标。 A1= AB+ 1=653

9、123; 12= A1180+ 2=885859; 23= 12180+ 3=3513713; 3C= 23180 4=1084921; CD= 3C180+ 5=433746 DC= CD180=22337 46第四章 角度测量一、填空题1、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2、对中;整平。(答案无序)3、90。4、测回法;方向观测法。(答案无序 )5、1253000。6、基座;照准部;度盘。(答案无序 )7、纵轴;水平度盘水准管轴;横轴;视准轴。(答案无序)8、盘左;盘右。(答案无序)三、选择题1、B;2、AD;3、B;4、B;5、B ;6、D ;7、A;8、A;9、C;10、C 。四、完成表格1、竖直

10、角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半测回 一测回竖盘指标差左 86 47 48 +3 12 12P A右 273 11 54 +3 11 54+3 12 03 -9竖盘为天顶式顺时针注记垂直角计算公式: 左 =90L; 右 =R270;x=( L+R360)/22、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较差 C 324 00 54B 盘左 123 43 12 159 42 18C 144 01 06AB 盘右 303 43 00 159 41 54159 42 06 24第六章 控制测量一、填空题1、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答案无序)2、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

11、(答案无序)3、测定控制点的高程;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后两个答案无序)4、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答案无序)三、选择题1、C;2、D。四、计算题1、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点位坐标值点号观测角度 右角改正数v 改正后角度 坐标方位角边长D(m)x(m)y(m)x (m)y (m)X(m)Y(m)1 550.000 600.000342 45 00 103.850 +0.01599.179 +0.004-30.796 99.194 -30.7922 139 06 00 -18 139 05 42 649.194 569.20823 39 18 114.570 +0.018104.9

12、44 +0.004+45.969 104.962 45.9733 94 15 54 -18 94 15 36 754.156 615.181109 23 42 162.460 +0.025-53.950 +0.006153.241 -53.925 153.2474 88 36 36 -18 88 36 18 700.231 768.428200 47 24 133.540 +0.021-124.845 +0.005-47.399 -124.824 -47.3945 122 39 30 -18 122 39 12 575.407 721.034258 08 12 123.680 +0.019-2

13、5.426 +0.004-121.038 -25.407 -121.0341 95 23 30 -18 95 23 12 550.000 600.000342 45 002 540 01 30 -90 540 00 00638.100 -0.098 -0.023 0 0辅助计算f 测 理 =90f 允 60 =134nfx-0.098mfy-0.023mfs =0.101m2yxfKf sD1/6317K 容 12000第七章 视距与三角高程测量一、填空题1、间接。2、微波测距仪;红外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答案无序)3、短程;中程;远程。(答案无序 )4、加常数;乘常数;两差改正。(答案无序)

14、5、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高原。6、测距;两差。三、选择题1、D;2、C。四、完成表格2、测站:B 测站高程:20.36m 仪器高:1.42m上丝读数 a下丝读数 b照准点号视距间隔 n中丝读数l竖盘读数L垂直角水平距离S高差h高程H1.7660.90210.8641.36 84 32 -528 85.62 -8.13 12.232.1650.55521.6101.36 87 25 -235 160.67 -7.19 13.172.1650.55531.6102.00 93 45 345 160.31 9.93 30.292.1650.55541.6102.00 86 13 -347 160.30

15、 -11.18 9.182.1650.55551.6101.50 90 28 028 160.99 1.23 21.59备注 垂直角 L90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一、填空题1、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答案无序)2、地物;地貌。(答案无序)3、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答案无序)4、陡;缓。5、0.1。6、1:5000。7、高;低。8、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答案无序)9、山脊线;山谷线;鞍部或悬崖、峭壁。(答案无序)10、比例尺;地形状况;测图要求。(答案无序)11、比例尺;测图要求;地物的重要性。(答案无序)12、测定碎部点;勾绘地物地貌。三、选择题1、ABC;2、BD;3、C;4、B;5、ABC;6、C ;7、C ;8、C;9、BC;10、ACD;11、D;12、B;13、B;14、 A。五、问答题1、等高线具有以下特点: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