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11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仙庄乡群众工作总结康仙庄乡位于霸州市东部,辖 40 个行政村,4.7 万人。面积广,人口多,是多种矛盾纠纷的多发地段,因此群众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其重要。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自启动群众工作新体制以来,我们康仙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廊坊市、霸州市安排部署,结合康仙庄实际,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开创了群众工作新局面。本季度共接待处理群众信访案件 14 起,其中信件 3 起。人访 11 起 20

2、人次。群众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一、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网络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网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气有地方出,事有地方办,问题有地方解决,我们坚持“积极探索、两级联动、稳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乡建立起了以群众中工作站为龙头,以群众工作服务室为基础的群众工作网络。一是加强乡群众工作站建设。我们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两排 1 间房子作为办公室,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牌子、有电话、有微机、有台帐、有干群联系卡 、有工作制度”八有标准,建立了高标准化群众服务中心。整合镇纪委、信访、综治、司法等 10 余个单位,抽调 14 名骨干人员联合办

3、公,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强群众服务站室建设。在8 个管区和 10 个镇直机关成立群众服务站,111 个村成立 111 个服务室;服务站、室由镇统一制作了制度和门牌,配置了相关办公用品,保证了群众服务站、室的正常运转。同时,111 个村庄共推选出 846 名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民意代表,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全镇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三是加强群众服务队伍建设。群众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干群关系的好坏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成败。我们组织召开了全镇群众工作动员大会,对群众服务中心、站、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安排了工作,部署了任务;举办两期群众工作培训班,聘请市群众工作部盛春海部长、司法局

4、的部分领导同志对各站、室负责人、民意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群众服务队伍的政治敏锐性、政策理论水平、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大为提高。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我们坚持把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陈伟为组长、镇长张卓远及分管领导郑伟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服务中心、站、室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重大问题 10 余个。各管区村庄也都结合各自实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镇、管区、村庄三级联动的领导组织体系。严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管区、村庄签订了群

5、众工作责任书,明确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群众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具体抓,靠上抓;其它领导成员实行“一岗双责” ,落实分工责任。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全面负责辖区内的群众工作。各级各部门树立了群众工作“一盘棋”思想,信息相互通报,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们坚持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实行月通报、年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当作各级各单位和个人年终评模选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的总结表彰大

6、会上大张旗鼓的予以表彰;对成绩较差、群众满意度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三、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健全完善民主决策管理监督、民情恳谈、干部包保帮扶、群众诉求反映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研究实施“七诊” 工作法,开创了群众工作新局面。一是“预诊” 排隐患。健全完善民情恳谈、信息汇集分析、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对群众工作潜在的矛盾隐患、矛盾苗头提前预防诊断,从源头上发现化解各类矛盾,把工作重点由事后解决转到事前排查化解上。充分发挥各村庄民意代表、包村干部的作用,每周对各自所联系、包保村庄

7、的群众工作开展一次自查,每月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各民意代表全面、及时、准确的向群众工作服务站、室反映报送苗头隐患,不断增强群众工作地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及早解决。二是“门诊” 解民忧。严格落实值班接访制度。镇服务中心由镇级领导轮流接访,各服务站、室由管区、村领导成员轮流值班,认真接待上访群众,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行“五个一” (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声道别)工作法,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真正让来访群众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同时每件事情都有详细记录,把发生的原因、处理情况,做好整理归档。逢城前大集来咨询、处理问题的群众较多,有时服务中心一天

8、接待几十人次,大多都能当场解决,不能立即处理的说清理由和原因,重大问题由领导包案限时解决。三是 “出诊” 明是非。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当面不能解决的,都要走村入户,深入相关部门,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来龙去脉,掌握真实情况,为公正的协调处理问题提供详尽、真实的依据。四是“急诊” 化矛盾。我们对群众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度重视,为妥善应对、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成立了镇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实行特事特办。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立即行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确保问题的快速、圆满解决。五是“会诊” 解难题。对于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由镇群众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

9、门成立联合小组,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方法,共同协商调处,妥善解决问题。六是“转诊” 换思路。对一些刑事、经济纠纷案件和行政部门难以协调解决的事件,引导当事人双方走司法程序,通过法律途径最终解决问题。七是“复诊” 查落实。为真正了解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对问题处理后的看法、意见,提高群众满意度,我们坚持对所有协调处理过的问题进行追踪督查,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四、加强排查,扩大宣传。以往群众有事信访都直接找书记、镇长,不知道找群众服务中心,这主要是群众没有群众服务中心这一概念,这跟信访工作常年不宣传有很大关系,为扩大群众服务中心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10、,今年我们特别注重宣传工作,一方面在各村广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力争家喻户晓,不留死角。另一方面通过下村排查以及解决上访问题,扩大群众服务中心知名度,使群众服务中心深入民心。五、各部门协同作战,提高群众案件办结率。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面广量大,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与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关系异常密切,单靠信访部门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强化综治意识,形成了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成效,提高了信访案件办结率。今年几起重大疑难信访案件,都是靠各部门协力解决的,其中一起非法采沙案件,就是在群众服务中心联合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

11、、派出所等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得到很好解决。另有一起疑难信访案件,更是在市国土资源局的协调下,得到办结。六、落实“四制”方针。 “群众利益无小事” ,对群众反映的各类热难点问题,我们一直高度重视,采取“四制”方针,落实责任,使各种问题及时得以解决。一是包保制。对重大事件实行领导包保制,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年共有 24 件群众案件实行了领导包保,均已成功调处。在全镇 111 个行政村,每村由一名包村干部牵头,组织村干部,实行辖区热难点问题解决包保制。二是限期制。针对反映上来的问题,对合法合理的,限期解决。三是追究制。对能办理而未办理的,对因个人失职造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要追究带队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四是回访制。对信访人上访案件,已解决好的,间隔一段时间也要到户回访,询问满意度,征求新建议;对因超越职能范围或其他原因无法一时解决的,要定期回访,做好解释和思想稳定工作,谨防越级访、重复访的出现。 总之,2007 年,我镇群众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距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牢记宗旨,求真务实、正视不足、迎难而上,坚决做好我镇的群众工作,为维护我镇的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