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648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闽南地域交往空间的现代适应性调整 薛佳薇 苏宋颖 夏文渊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阿尔法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文章通过对计划性社交和随机性社交两种交往模式的调研, 分析厦港片区和塔下村传统社区中的交往空间特点, 认为兼容、动态的适应性调整策略是闽南传统交往空间融入现代生活的法宝, 是提升社区活力和人群满意度的良方。关键词: 地域; 传统社区; 交往空间; 兼容; 适应性; 收稿日期:2017-09-04Discussion on the Modern Adaptation Adjustment of the Comm

2、unication Space in Southern Fujian RegionXue Jiawei Su Songying Xia Wenyuan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of Southern Fujian has distinc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wo communication modes, namely planned communication and random com

3、muni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space in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of Xiagang and Taxia Village distric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mpatible and dynamic adaptation adjustment strategy is the key to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space of Southern Fuj

4、ian into modern life; it is also a good solution to enhance community vitality and population satisfaction.Keyword: regional; traditional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space; compatibility; adaptability; Received: 2017-09-04交往空间是讨论已久的话题。行走在传统与现代拼贴的城乡环境中, 能清晰感受到传统交往空间的优势。现代建筑环境中, 除了尺度过大、交通主导等问题外, 很明显地, 还有

5、对地域性与人性化的忽视。于是重拾话题, 方法是向现实中的传统寻求答案。按马斯洛“人的五种需求”理论, 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也就是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 人的情感需求就凸显出来。社交就是情感需求的一种表现, 由此形成交往空间。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乐于追求富有生气的交往空间, 除了悦目或特色的环境, 人气是形成空间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 设计的关键, 就是提升交往空间的吸引力。闽南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其交往空间作为建筑或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是明确地体现这一属性。本文将聚焦闽南地域交往空间, 吸收其中的宝贵经验。1 闽南传统社区交往空间的特点1.1 闽南传统社区的交往场所我国

6、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剧集中关乎人们交往的场景, 常发生在茶馆、酒肆、澡堂等处, 如老舍的茶馆、鲁迅的孔乙己, 而闽南却鲜有相应的交往空间 (澡堂除外) 。针对“计划性社交”和“随机性社交”的两种交往状态, 笔者在厦门和泉州两地进行了 43 份问卷调研 (年龄 5080 岁, 男女比例1.531) , 闽南老一辈 (传统社区) 交往发生的场所, 迥异于其他地区的经验, 茶馆成为冷门 (表 1) 。在计划性社交中, 家中串门和宗祠 (庙宇) 的比例占绝对优势, 成为居民有计划进行社交的主要场所;在随机性社交中, 街头巷尾是主要的发生场所。1.2 闽南传统社区交往空间的特点(1) 闽南交往场所具有不同

7、的空间特征。计划性社交场所常以室内空间为主, 延续至室外;随机性社交则经常发生在户外空间, 尤其是街道, 也包括灰空间层面。户外空间范围紧凑, 且多功能混合使用1。(2) 交往空间在闽南城乡有别。例如, 计划性社交场所中, 小卖店茶聊的交往方式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 常常隔不远就有一家小卖店, 店门常开, 简单的小茶几及茶具, 却有着极高的人气, 村里村外的各种消息在此交流融汇;又如随机性社交场所中, 井台水边及田间地头的闲聊基本发生在农村, 而城市则更多地发生在街巷或菜市场。(3) 交往空间的场所男女有别。大排档、茶馆基本是男性空间, 而菜市场、井台边则是女性空间。1.3 形成闽南传统交往空间

8、的社会背景表 1 中的宗祠、家、街巷是主要的社交场所, 反映出闽南传统的交往空间并不独立设置, 紧密结合日常的生活空间, 多功能兼容。一方面, 确实因为闽南民宅与街巷具有很紧密的、有机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 还沉淀着背后的社会原因, 归纳调研访谈的结果, 主要可概括为 2 点: (1) 闽南家庭观念重, 各类事物紧密围绕家庭的生活及发展进行, 于是社交行为也大都与家庭的、宗族的关系靠拢; (2) 闽南因为地理条件不算理想, 山多、海多、地少, 生存压力较大, 所以在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上面所消耗的时间及体力都多, 专门划拨的计划性社交时间就较少, 通过进行必要性活动2 (往返、务工、务农) ,

9、在街巷里、井台等处顺带、随机发生的交往来沟通感情和讯息。2 闽南传统交往空间的现状分析2.1 现状针对传统空间现状使用的调查, 笔者继续在厦门和泉州分发 56 份问卷, 从2080 岁分布各个年龄段, 男女比例 1.61。从表中场所活动现状 (壮大、减少或者维持) , 可以看出闽南传统交往空间的“变”与“不变”。2.2 变化之处表 2 的现状归纳可以看出, 闽南传统交往空间呈现以下几个变化。(1) 公共化:串门聊天的比例大幅下降, 公共空间如餐厅、茶馆 (饮品) 、公园广场等比例显著上升。究其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中家庭小型化, 且因工作或合作形成的交往取代原来街坊亲友的熟人社会交往, 家庭隐私

10、要求增加;二是年轻人喜欢家以外的公共场所, 交往更加自由, 不受家庭约束。表 1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场所 下载原表 表 2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场所现状 下载原表 (2) 城市化:在沿海开放地区, 房地产开发带来大幅度拆迁, 乡村被安置房取代, 村民有工作机会而务农者减少, 曾经伴随村民的交往空间不复存在, 只剩下孤零零的宗祠存留于新安置区中。山区的交往空间相对保存较好, 但中青年普遍进城务工, 出现物是人非的萧条现象。(3) 户外比例升高:调研对象中, 喜好户外活动的人占全体的 76.8%, 现代人工作节奏加快, 健康与休闲意识随之提升, 公园、广场及其他闽南城乡为数不多的户外公共空间中,

11、 集结承担了居民多种的需求, 如体育锻炼、广场舞 (少量街舞) 、会友聊天、散步、棋牌、幼儿嬉戏、恋人约会、轮滑、遛狗等, 上述活动对空间的围蔽程度要求不一。2.3 不变之处正是有所不变, 闽南传统交往空间至今依旧散发着浓浓人情味。首先, 在紧凑有限的范围内, 以兼容的方式多功能的使用着, 骑楼既是通道又是茶摊会客, 更可以摆设炉灶作为室内的延伸;宗祠的广场祭祀、打篮球、唱戏, 八面玲珑。其次, 虽然公园、广场等现代交往空间在人们使用比例中有所增加, 但街道仍然是闽南人民不可或缺的交往空间, 线性空间被高效使用、收纳着各种活动, 如散步、儿童嬉戏、聊天会友等。2.4 闽南传统交往空间的现代意义

12、闽南传统交往空间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 当下片面追求物质环境, 历史记忆被发展掩盖, 人情疏离, 交往空间成了改善人际沟通的媒介, 加之传统交往空间联系的大都是社会中低收入人群, 因此, 优化其交往空间更能体现出人性化关怀;另一方面, 信息时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虚拟世界的交往越繁荣, 现实世界的交往空间就越具有意义, 可以增进人与人在物理空间里“面对面”交往的几率, 促进情感交流而更显人性化。因此, 吸收其经验策略, 将对相关设计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3 闽南城乡交往空间适应性调整范例分析3.1 厦港片区位于厦门岛西南角的厦港片区是城市文明的摇篮, 发祥于明代, 历史上几度在渔港、军港

13、、商贸港之间切换, 积攒了几百年辉煌的峥嵘岁月与历史财富。清嘉庆年间, 漳州阮、张、欧姓渔民迁居于此, 之后陆续有大批渔民、造船业等手工业者聚居, 在山海夹峙的有限地块内见缝插针建设, 逐步形成高密度、形态复杂的厦港片区的前身。五方杂居的人群背景带来文化和需求的多样性, 加上高密度形成的压迫感, 很多空间都呈现小而精的复合紧凑状态, 交往空间亦然。2008 年, 厦港片区开始进行文化转型, 内省加外援, 形成现有以庙宇、商业街、文创改造区为主, 居民、游客、学生、艺术家、设计人员等共存, 厦港动态调整的交往空间状态。3.1.1 庙宇遍布、生活化满地丛祠、兼容并蓄, 是厦港片区的特色。渔民来自漳

14、州九龙江、晋江甚至广东, 船业手工者来自惠安, 不同职业和乡土背景带来了多样的信仰, 最多时, 曾经多达 40 余座庙宇3。留存至今, 还剩大小 9 座庙宇, 分别是华严寺、龙王宫、龙珠殿、安武庙、田头妈宫、会福宫、邱王宫、集福祠、妈仔宫 (图 1) , 逢年过节人聚情融, 许多已外迁的信众返回厦港, 与老街坊、亲友共同祭拜, 沟通感情。除了数量多, 厦港庙宇还有另一个特别之处, 就是多数不专门开辟地块, 没有广场, 规模很小, 神圣空间生活化, 紧密结合民居, 低调融入社区。与庙宇结合的民居常年开放, 是街坊聊天的客厅, 看护庙宇的人也是待客者, 居民或是有计划地前来聊天, 或是在祭拜过程中

15、随机进行交流, 比逢年过节人头攒动的热闹多了几分细水长流的温情。龙珠殿、安武庙、邱王宫即属于此类, 并在转型中获得了强化。除了沿袭传统的祭拜习俗, 厦港庙宇在文化转型中出现了一种积极的配合, 龙珠殿是其中的范例。(1) 重拾“送王船”仪式, 吸引人气, 扩大影响面。龙珠殿的送王船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文革期间, 曾经被当成封建迷信取缔。在两岸建立连接后, 尤其政策明朗后, 送王船活动续办并申请了世遗。活动对于交往空间的补益体现在:第一, 吸引与该信仰相关的各方人士前来厦港, 包括台湾信众 (厦港龙珠殿分支) 、厦港外迁的老信众、游客、厦大学生、艺术家、学者、旁观居民等, 老亲友、新面孔, 彼

16、此增进交往;第二, 因龙珠殿送王船仪式在厦港片区的小广场举办 (图 2) , 设定了环绕社区, 途经大学路、蜂巢山路、思明北路到达海滩的游行路径, 这种由点至面的扩展, 与周边社区、机构都取得间接交流。(2) 进一步舍宅为寺, 与时尚商业结合, 提升庙宇接待空间品质, 增加来访的人群类型。龙珠殿置身商业街骑楼民宅顶层, 是高密度形态产生的“立体布置”, 早年除了一层沿街开辟为茶店外, 二、三楼自用, 外访人员由小楼梯自由上顶楼。如今, 一、二楼开设精品咖啡, 包括岸边小径搭建为观景露台, 空间品质提升利于吸引各类人群, 庙宇和咖啡厅形成优势互补, 强化交往功能 (图 3) 。3.1.2 商业街业态对象多元化、公共化历史上的厦港商业街只针对渔港居民开辟单一或者某几个与渔业相关的商业, 对象单一。2006 年, 成功大道修建, 影响了大型船只进出厦港, 渔民社区随之外迁, 人员减少, 渔港衰败。多方的打击, 使得厦港如美人迟暮。2008 年, 厦港的文化转型扭转了上述境况, 有计划地针对各类人群, 包括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