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466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充市 2012 届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满分:30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 )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一部分 l 至 6 页,第二部分7 至 12 页。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1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 1 C 一 12 016 I127一、选择题

2、(本大题包括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大量元素,一些微生物对土壤中含氮物质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这些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能把 N:转化为 NH, ,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B圆褐固氮菌能分泌生长素,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c硝化细菌能把 NH3 转化为 NOi,它在自然情况下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D土壤中一些微生物能把尿素等物质转化为 NH。 ,这些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自养厌氧型2下列有关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所需的氨基酸只有 8 种可以来自氨基转换作用B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的激素有胰高【缸糖

3、素和肾上腺素c防止脂肪肝的有效措施是少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D细胞呼吸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有机物相互转化的纽带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B 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 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大多数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是无限的 D恶性增殖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4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乙是另一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图 l 为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图 2 为不同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A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定完全相反B不能判断 O5pmoI 儿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插条生根的影响C x 浓度的甲对

4、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D不能判断 Y 浓度和 z 浓度的大小关系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 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B若一 4 与 一 5 结婚,生一女儿患两种病的 概率是 512 c 一 2 的基因型只有一种可能,一 8 基因型 n1 有六种可能 DIII 一 8 的基因型与其母亲相同的概率为 236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我国规定自 2008 年 6 月

5、 1 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D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0,和 H,O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碱性和两性氧化物A B C n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 mol 甲酵中

6、含有 cH 键的数目为 4N。 B25,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一的数目为 01 N。C标准状况下 ,224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1 N。D常温常压下,Naz0:与足量 H:O 反应,共生成 0 2 mol 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4 N。9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 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0 :(g)+6Hz(g);。c:H 。(g)+4Hzo(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图示错误的是10右图是 01 molL-INH。AI(SO。):溶液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7、A 曲线符合 NH。AI(SO。):溶液的 PH 随温度的变化B01 molLNH4A1(s04)2 中 c(NH4)大于 01 m01L NH“HS04 中 c(NH。 )C20时0 1 toolLNH4AI(sO 。) ,中:2c(S04。)一 e(NH。 )一 3c(AI“)=10 t001L“D 室温下,向 100 mL 01 molL-INH。HS0 。溶液中滴加 01m01LNaOH 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c(Na)c(sOt。)c(NH-)c(OH 一)=c(H)l 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12(g)+H2(g); 2HI(g);H=

8、一 948KJ 厂 mol()12(s)+H2(g)2HI(g);H=+2648KJ, 。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g) 中通人 2g H:(g),反应放热 948KJB1mol 固态碘与 lto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1700KJ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D反应( ) 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用疏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的 Fe”: BJ m01L 一的 NaAIO,溶液与 25molL 一的 HCI 等体积混合:c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 DFe(OH),与醋酸溶液混合:13将 a mL N

9、O 山 mL NO:、 x mL 0:混合于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倒插入水中,待气体与水充分反应后试管内的气体全部消失,则 x 对 a、b 的函数关系式 x=f(ab) 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 O 分)14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其中,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在光纤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美国科学家博伊尔和史密斯则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一电荷耦合器件(CCD)来源:学科网图像传感器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

10、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B用三棱镜观察自光看到彩色光带是因为光发生了色散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等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拍摄池中游鱼的照相机镜头前加滤光片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15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其中,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有碘一 131、铯一 137 和锶一 90 等3月 29 日,在我国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元素碘一 J31关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一 131、铯一 13

11、7 等放射性尘埃会污染空气、食物和永,通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其射线会伤害人体组织,甚至诱发癌变B碘一 131 的半衰期是 8 天,铯一 137 和锶一 90 的半衰期是 30 年左右,可以通过加热升温改变他们的半衰期c碘一 131 进人人体会蓄积在甲状腺,锶一 90 会进入骨骼,它们与其非放射性 I 司位素化学性质有所不同D碘一 131 发生衰变,放出的 B 射线是高能电磁波16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 B如果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c如果压强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

12、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D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 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17美国宇航局 2011 年 12 月 5 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一“开普勒一 22h,它每 290 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 600 光年体积是地球的 24 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B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c若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D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

13、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t8质点 0 在垂直 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0 时刻质点 0 开始沿 y 轴正向运动,经 O 2s 第一次速度为零,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由此判断在=2 6s 时刻,质点 A、B 的运动情况是AA 点位于轴的下方 BA 点沿 y 轴正向运动c B 点位于# 轴的下方 D B 点沿 y 轴负向运动19如图甲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 :=6 f 5 :l,副线圈两端接三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接有一只灯泡,电路 中 为电感线圈、c 为电容器、R l r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两端接有 。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

14、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 2 倍,则对于交流电的频率改变之后与改变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36V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 216VC灯泡变暗,灯泡变亮 D灯泡 I 变亮,灯泡 变亮2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p,一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p(p0),而后微粒经过第一象限某处的圆形磁场区,击中 z 轴上的 Q 点,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夹角为 60。 g 取 lOrtrs 。 求:(1)场强岛的大小和方向;(2)P 点的坐标及圆形磁场区的最小半径 r:(3)微粒从进入最小圆形磁场区到击中 p 点的运动时间(可

15、以用根号及”等表示 )26 (14 分)下列框图中各字母均代表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下已知信息:常温下 J、M、Q 为气体单质,E、x 为固体单质:J 为地球大气的重要成分;D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根据上述框图及其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M、A 的化学式,M : A来源:Zxxk.Com已知:有机物 A 的分子式为 c。H,O:Bf有机物 B 的 1 个分子中含 2 个氧原子,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n(c0:) :n(H:0)=2: 1,质谱图显示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8OH回答下列问题时不考虑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双键的有机物。(1)B 的分子式是;A 的结构简式为(2)反应的反应类型是(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 中的 Br 原子被 H 原子取代后的物质有多种同分异物体,其中能与 IaHCO,溶液反应生成 CO:的有 种;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有种。(5)F遇 FeCI,溶液有显色反应,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峰,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一卤代物,除苯环外没有其他环状结构。写出符合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