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645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如何通过探究教学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李文贵 贵州省大方县长石中学 摘 要: 在现代初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在理论知识点的讲述上,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 完善生物综合素养。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能力的发展角度出发, 适当调整教学方案, 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 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完成生物学习任务, 帮助改变对生物的认知, 一步步发现课堂的趣味性, 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生物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探究如何使用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关键词: 初中生物; 探究教学; 课堂氛围; 作者简介:李文贵, 贵州省毕节市, 贵州省大方县长石中学。生物是一门

2、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描述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 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阶段要重视探究性教学的使用, 让学生转变单一的生物学习方式, 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保证他们在未来的生物发展道路上取得理想成绩。教师要走下讲台, 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物探究需求, 体现初中生物教学的针对性,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一、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会持有错误的教学观念, 认为现阶段教学的重点是理论内容的灌输, 帮助学生打好生物学习基础, 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导致他们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慢慢失去学习兴趣, 不利于探究教学的开展。因此, 教师要及

3、时转变教学观念, 明确探究教学使用的重要性, 优化教学方案,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提高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生物能力发展需求, 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帮助打好生物基础。教师在探究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明确自身位置, 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 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理论内容, 也要帮助培养生物综合能力, 保证他们在课堂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初中生物探究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减少课堂对学生探究思维的限制, 创建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保证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 优化自身生物学习途径, 对知识点也有新的认知, 为之后的生物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在进行声音的发生和传

4、播这部分知识点的探究教学时, 我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开始, 我先为学生讲解了这个单元的基础内容, 为之后的教学开展打好基础。接着我会给出探究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究影响声音传播的几个因素, 尽可能减少课堂对他们思维发散的限制。学生在自由化的探究课堂中学习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 主动深入挖掘知识点, 慢慢发现了声音的传播和介质、温度等因素有关, 很好地达到了我开展探究教学的预期目标。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 对教学观念做出针对性调整,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二、创建探究情境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 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多种方法, 而情

5、境教学法作为其中作用较为明显的一种被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接受, 它能以理论知识点为基础, 创建贴近教学内容的情境, 帮助学生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因此, 教师可以将探究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结合起来, 创建适合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课堂学习环境, 优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探究情境创建的方式有很多种, 如生活化情境, 教师可以寻找和知识点有联系的素材融入情境中, 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意识到生物探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习热情;又如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将重难点整合起来, 精简为关键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探究能力。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些情境创建方式

6、, 保证学生能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 有效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这个实验的教学时, 我会选择使用问题情境提高探究教学效果。在教学的一开始我会给出本堂课探究的关键问题: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存在哪些明显差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会主动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实验中, 并且和同学进行合作, 以交流的方式分享成果, 提高了探究效率。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实验的观察过程中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在, 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完善了生物综合素养。三、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课堂 40

7、分钟的教学时间远远满足不了, 教师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 带着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 并且充分发掘生活中可用的素材来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从多个方面发现生物知识的潜在内涵。教师在设计课外探究活动时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一部分学生生物基础好, 但是探究能力明显不足, 另外一部分恰恰相反, 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有弊, 益处是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生探究思维不会被限制, 学习积极性有所保证, 但弊处也很明显, 学生容易在课外忽视活动的本质, 将它当作是一种娱乐

8、活动, 不能帮助培养探究能力。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监督, 时时了解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探究情况, 及时给出建议, 防止学习时间的浪费, 同时也要在阶段性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一份完整的评价, 让他们明确自身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有意识地转变, 保证之后生物学习顺利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不会将生物学习只停留在课堂中, 也学会了学习方式的优化, 形成了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四、结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摆在首要位置, 不仅能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也会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 保证他们能在生物学习中取得理想成绩。探究教学有效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提升符合现代教育改革要求, 希望本文的论述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启发。参考文献1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俞小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 (11) :1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