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305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空集 A子集 :任意BBxxBAAUI1四种命题原命题 逆否命题 否命题 逆命题2充分必要条件:p 是 q 的充分条件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3复合命题的真值 q 真(假)“ ”假(真)p、q 同真“pq”真 p、q 都假“pq”假 4.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二、函数概念与性质1奇偶性f(x)偶函数 f(x)图象关于 轴对称()()fxfxyf(x)奇函数 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注 : f(x)有奇偶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f(x)奇函数,在 x=0 有定义 f(0)=0“ 奇 +奇 =奇 ”( 公 共 定 义 域 内 )2单调性f(x)增函

2、数:x 1x 2 f(x1)f(x 2) 或 x1x 2 f(x1) f(x 2)或 0()(21fff(x)减函数:?注:判断单调性必须考虑定义域f(x)单调性判断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增+增=增”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3周期性是 周期 恒成立(常数 )T()fx()()fxTfx0T4二次函数解析式: f(x)=ax 2+bx+c,f(x)=a(x-h) 2+kf(x)=a(x-x1)(x-x2)对称轴: 顶点:abx2 )4,2(2abcb单调性:a0, 递减, 递增,(),当 ,f(x) minabx2abc42奇偶性:f(x)=ax 2+bx+c

3、 是偶函数 b=0闭区间上最值:配方法、图象法、讨论法-注意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注:一次函数 f(x)=ax+b 奇 函数 b=0三、基本初等函数1指数式 )0(10aa nna1 mnna2对数式 (a0,a1)bNalogNbMaaa loglogl NNMaaa lllogMnaaloglbmalogl lnaabbllogablog1注:性质 01lala Nalog常用对数 ,N10ogg15l2l自然对数 ,Nelogln1lne3指数与对数函数 y=a x与 y=logax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单调性?注:y=a x与 y=logax 图象关于 y=x 对称(互为反函数)4幂函

4、数 12132 , xyxyxyxy在第一象限图象如下:1010四、函数图像与方程1描点法 函数化简定义域讨论性质(奇偶、单调)取特殊点如零点、最值点等2图象变换平移:“左加右减,上正下负” )()( hxfyxfy 伸缩: )1(xfyf 倍来 的每 一 点 的 横 坐 标 变 为 原对称:“对称谁,谁不变,对称原点都要变” )()( )()( xfyxfy ff xfyxfyyx 原 点轴轴注: )(xfyax直 线 )2(xafy翻折: 保留 轴上方部分,)(f|()|yfx并将下方部分沿 轴翻折到上方x y=f(x)cbaoy xy=|f(x)|cbaoy x保留 轴右边部分,)(xf

5、y(|)yfy并将右边部分沿 轴翻折到左边 y=f(x)cbaoy xy=f(|x|)cbaoyx3零点定理若 ,则 在 内有零点0)(bfaf )(xfy),ba(条件: 在 上图象连续不间断)x,a注: 零点: 的实根)(f 0)(f在 上连续的单调函数 ,,ba)(xf 0)(bfaf则 在 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xf),二分法判断函数零点- ? 0)(bfaf五、导数及其应用2导数公式(C 为常数)0)(1)(nnxxxcossin sico xxe)( x/1)(ln. vuvu . uvuv.)(Cu= = . /v2xyux3导数应用单调性:如果 ,则 为增函数0)(xf )(x

6、f如果 ,则 为减函数极大值点:在 x 附近 “左增 右减 ”0)(f极小值点:在 x 附近 “左减 右增 ” 注0f 0)(xf求极值: 定义域 零点 列表:)(f )(xf)(f范围、 符号、 增减、 极值xxx求a,b上最值: 在(a,b)内极值与 (a)、 (b)比较)(f4三次函数(利用导数中图像的特征、单调性、极值)dcxbaxf 23)( cbxaxf 23)(/图 象 特 征 : “ ” “ ” 0,a0,极值情况: 有 极值 无极值)(0xf)(xf5定积分定理: 其中)()()(aFbdxfba )()( xfx性质: (k 为常数)baadxfkkf )()(ba bab

7、adxgxfgxf )()()()(应用:由直线 xa,xb,x 轴及曲线 yf(x)(f(x)0)围成曲边梯形面积 badxfS)(如图, 曲线 y1f 1(x),y2f 2(x)在a,b上围成图形的面积 SS 曲边梯形 AMNBS 曲边梯形 DMNC babadxfdxf )()(21六、三角函数1概念 第二象限角 ( ),2(kkZk2弧长 扇形面积 rllrS213定义 rysinrxcosxytan其中 是 终边上一点,),(yxPrPO4符号 “一正全、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sin)2(Sin sin)2/cos(6基本公式同角 1c

8、ossin22tacosin和差 sinini isicosscos mtant1antanm倍角 cossi2si222 sin1inco2co 2tan1tan降幂 cos2= sin2=2cos2cos1叠加 )4sin(2cossin)6si(cssi3)sin(ossin22 baba )(tanb9解三角形 基本关系:sin(A+B)=sinC cos(A+B)=-cosCtan(A+B)=-tanC 2cos2sinCBA正弦定理: = =AasinBbsisinR2 CBAcasin:i:sin:余弦定理:a 2=b2+c22bccosA(求边) cosA= (求角)c2面积公

9、式:S absinC21注: 中,A+B+C= ? ABC BABAsinsia2b 2+c2A七、数列1、等差数列定义: dann1 通项: dnan)1(1求和: 中项:2)(nS 2cbdna)1(1性质:若 ,则 qpnmaaqpm2、等比数列定义: )0(1qan通项:1nn求和: 中项:)1(1)(1qSnn acb2性质:若 则pm qpnma3、数列通项与前 n项和的关系)2(111nsaann4、数列求和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法、 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八、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 , 有两实根 ,则0a02cbx,)(解集2cx),(解集 ),(U注:若 ,转化为 情况

10、0a0a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xx2ax或aa2x0)(xgf 0)(xgf( ))(xgfafa1( ))(lo)(loxfaafxg()01a3基本不等式 b22若 ,则Ra, aba注:用均值不等式 、b22)(求最值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4平面区域与线性规划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判断:在直线 一侧取一个特殊点0AxByC0(,)xy(通常是原点)由 的正负,判断 表示00xyAxByC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注:直线同侧所有点的坐标代入 ,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xy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设所求未知数;列约束条件(不等式组) ;建立目标函数;作可行域;求最优解例:设 满足,xy43521xy

11、求 最值zxy当 过 时, 最大,l(5,2)Az当 过 时, 最小 1B九、复数与推理证明1复数概念复数: (a,b ,实部 a、虚部 b biaz)R分类:实数( ) ,虚数( ) ,复数集 C00b注: 是纯虚数 ,z相等:实、虚部分别相等共轭: 模: biaz2baz2z复平面:复数 z 对应的点 ),(2复数运算加减:(a+bi)(c+di)=?乘法:(a+bi) (c+di)=?除法: = =dicba)(dici乘方: ,12ini rrkii43合情推理类比:特殊推出特殊 归纳:特殊推出一般 演绎:一般导出特殊(大前题小前题结论)4直接与间接证明综合法:由因导果比较法:作差变形

12、判断结论反证法:反设推理矛盾结论分析法:执果索因分析法书写格式:OyxACB430y1x52要证 A 为真,只要证 B 为真,即证,这只要证 C 为真,而已知 C 为真,故 A 必为真注: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综合法写证明过程5数学归纳法:(1)验 证 当 n=1 时 命 题 成 立 ,(2)假 设 当 n=k(kN* , k1)时 命 题 成 立 ,证 明 当 n=k+1 时 命 题 也 成 立由 (1)(2)知这命题对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注 : 用 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步缺一不可,归纳假设必须使用三算法案例1、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辗转相除法:到达余数为 0更相减损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2

13、、多项式 f(x)= anxn+an-1xn-1+.+a1x+a0 的求值秦九韶算法: v1=anx+an1 v2=v1x+an2v3=v2x+an3 vn=vn1 x+a0注:递推公式 v0=an vk=vk1X +ank (k=1,2,n)求 f(x)值,乘法、加法均最多 n 次3、进位制间的转换k 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0111011 .)(. akkakakaa nnnn 十进制数转换成 k 进制数:“除 k 取余法”例 1 辗转相除法求得 123 和 48 最大公约数为 3 例 2 已知 f(x)=2x55x 44x 3+3x26x+7,秦九韶算法求 f(5) 12324827 v 0=24812721 v 1=255=5271216 v 2=554=2121363 v 3=215+3=108623+0 v 4=10856=534v5=5345+7=2677十一、平面向量1向量加减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首尾相接, = 共始点BCAAOCBB中点公式: 是 中点D22 向量数量积 = =ba cos 2121yx注: 夹角:0 0180 0, 同向: ba, ba3基本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