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16013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已修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23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2),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的长相思(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诗人渴望出仕的诗句是:,。(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5)岳阳楼记中能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枪声炮声哭声喊声,被ruln的南京发出痛苦的悲号。(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yfntinyng的酷暑就不会过去。(3)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cnjurnhun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4)最使我pnghun

2、g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B、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D、环保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在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渐严重。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罪恶滔天的日军制造了 的南京大屠杀。 这 个 舍 己 救 人 的 感 人 事 迹 , 真 是

3、。 深 夜 , 看 了 这 个 鬼 故 事 , 不 禁 令 我 邪 教 蛊 惑 人 心 , 邪 教 造 成 的 悲 剧 , 实 在 是 。A扣人心弦 令人发指 毛骨悚然 惨绝人寰 B毛骨悚然 惨绝人寰 令人发指 扣人心弦 C惨绝人寰 扣人心弦 毛骨悚然 令人发指 D令人发指 毛骨悚然 扣人心弦 惨绝人寰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3分)例如: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仿句:答: 。二、(一)、古文课内阅读(10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

4、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2,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2分)A连月不开(放晴)B增其旧制(规模)C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D日星隐曜(光芒)7、翻译下列句子:(4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 。 B、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翻译: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志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答: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千里之马

6、 (6分)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捐:白白费掉。市:买。9、解释加点的词(2分)1.君遣之( ) 2于是不能期年( )10、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答: 。

7、(2分)11、翻译(2分)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翻译: 。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答:翻译:。 (三)议论文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8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

8、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

9、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3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

10、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2、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答: (2分)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答: 。(4分) 14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答: (2分)(四)阅读雪地烤红薯回答15-18题。(12分)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A)天空平飘着雪花,男人的

11、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

12、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

13、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

14、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15、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手忙脚乱烤红薯打起精神红薯高声吆喝送红薯不声不响红薯16、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