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004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的体会曾居士2013 年 9 月 18 日10 月 10 日在北京房山参加佟老师念佛方法佛七(两个)及首届领众班的学习,感触很深,收益良多,现总结如下:一、 对佟老师的念佛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 佟老师念佛方法法要字句清晰、静静地听、不间断地听;呼吸调匀、全身放松;不可绷头、不可用力、不可心急;初期默念要有口唇微动之相。2、念佛法要的教学方法(1)全身放松,呼吸调匀,端水体会念佛状态在桌子上摆着许多碗,碗里盛满了即将溢出的水。将碗中的水比用我们修学的功德,每一滴水都是一份功德,价值一千万元以上。要求:每个学员轮流端着一碗水从左侧慢慢走到右侧(有 10 米间距) ,为了

2、不让碗中的水洒中一滴,每个学员都是小心翼翼地走着。然后佟老师让其它学员观察其端水的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佟老师:我们护持自己的佛号就是要进入这个状态,这就是老法师常说傻傻的、呆呆的状态。什么时候,我看到大家走路、吃饭都是这个状态,就是对我最大的恭敬,你们见到我,仍然是小心地护持着自己的佛号,就跟没有见到一样, 这是我最高兴的,不需要向我顶礼、问讯等。(2)两手使劲用力,体会念佛状态让每个学员将端碗的双手使劲用力,结果有一些学员碗里的水就洒了出来。佟老师:刚才大家端水是全身放松、呼吸调匀,所以碗里的水都没洒出来。现在两手使劲绷紧,碗里的水就摇晃起来,结果水就洒了出来。两手使劲绷紧就相当于

3、我们念佛时头部绷紧的状态,头部绷紧后,似乎妄念少一些,其它不然,这样时间一长,头部发僵,就会引起植物神经问题,造成失眠,严重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症状。平时用功念佛,一定要把头部放松下来,头部如果已绷紧,麻木了,一时放松不下来,可将心意识放在小腹部。如果这样做还不行,就暂停念佛,专心做事,时间一长,头部就会放松下来,等头部放松后,一开始就要注意用正确的念佛方法。(3)端水在人群中走,体会念佛状态让更多的学员端水一起在走,体会自己端着这碗水穿梭在人群中,如何确保碗里的水不洒出来。为了让碗里的水不洒出来,又要避开同修的触碰,大家更加小心谨慎。佟老师:大家端着水,怕自己碰到别人,也怕别人碰到自己,这就相当

4、于我们念佛时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佛七期间大家要止语、要把手机上交,就是怕别人干扰自己的佛号。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用这种心态来护持我们的佛号,进入大智若愚的状态。端水时也要呼吸调匀,全身放松,心不平静,水也容易洒出来。大家回去可让碗里的水越来越满,好好体会这个状态,然后将这种状态融入到念佛之中。用这种念佛状态去念佛,念几个小时可能胜过以往几十年的念佛功夫。大家回去要将这种念佛状态教给周围的同修,让大家都能进入这个状态。在生活中要象禅宗六祖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净心。如果你果真把佛号念进去了,就不愿意再去东家长西家短了,不愿意讲话了,觉得离开佛号就不舒服了。一些老修行的人,遇

5、到同修在一起讲法,也避开,就是这个原因。2(4)端水上下楼梯,体会念佛状态让端水的学员通过讲台前的梯阶,为了不让水洒出,每个人都努力稳定自己的重心,保持碗的平稳。佟老师:我们通过这些台阶,相当于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我们就更要注意保持我们的清净心,认真护持自己的佛号。在生活中,认真修十善业,不起贪念,不起嗔恚,断除淫欲之心。2、 体验念佛佛七流程,感悟行、住、坐、卧的念佛状态(1) 佛七时间表早晨:3:504:00 洗漱念佛4:205:00 拜佛5:006:00 默念绕佛(1 字 1 步 2 圈,再 2 字 1 步)6:006:45 止静念佛(2 字 1 步,默念出班)6:457:

6、50 早斋念佛( 打扫卫生,洗衣服等)上午:7:509:00 出声绕佛(2 字 1 步)9:009:40 止静念佛9:4011:00 默念绕佛(2 字 1 步 45 分,4 字 1 步 45 分)11:0011:30 午斋念佛 11:3012:00 洗衣服等念佛下午:13:0014:30 出声绕佛(2 字 1 步 45 分,4 字 1 步 45 分)14:3015:10 止静念佛15:1016:10 默念绕佛(2 字 1 步)16:1016:50 拜佛16:5018:00 默念绕佛(2 字 1 步 2 圈,再 4 字 1 步)18:0018:30 原地散坐小声念佛 18:3019:30 默念绕

7、佛(2 字 1 步)19:0019:50 散坐小声念佛19:5020:30 默念绕佛(2 字 1 步或 4 字 1 步)20:30 大众归位 礼佛三拜,问讯出班20:4021:30 洗漱念佛21:30 熄灯休息 (2)流程中名词解释:A、默念绕佛:舌顶上颚,鼻子呼吸,口唇微动,不出声念佛,心意识放在口唇之间。眼帘下垂,精神内收,全身放松,呼吸调匀。B、止静念佛:舌顶上颚,鼻子呼吸,口唇微动,静坐不出声念佛,心意识放在口唇之间。眼帘下垂,精神内收,全身放松,呼吸调匀。静坐可散盘、单盘、双盘,以双盘最好。C、出声绕佛:吸一口气至小腹,念一句佛号。眼帘下垂,精神内收,全身放松,特别是两肩放松,两肘略

8、下沉,脚趾微微用力抓地,使心火不上沿,略外八字。身体重心慢慢向前移动,两手略离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念佛声音不可太高,要用中音,不可用力,要静静地念,静静地听,不间断地听。D、拜佛:两句佛号一拜,默念佛号,不可出声。拜佛要全身放松,要找到持续的韧劲,这样拜佛不会感到很累。关键是听清自己所念无声之声的佛号。E、散坐念佛:不可单盘或双盘,不可声音太大,否则伤气。注释:(根据老师回答学员的提问及自身的学习感悟编制) 默念绕佛、止静念佛:初期在佛号与腹式呼吸都练熟的情况下,可采用呼气过程念一句佛号,吸气过程念一句佛号。如果以后腹式呼吸细、深、长,可以增加佛号,但必须确保呼吸调匀,不发滞。3 出声时听自己

9、所念的佛号,当人多听不到自己的佛号,就认为大家所念的佛号就是自己所念的佛号,只是重叠在一起而已。 对容易造成头部绷紧或有头部绷紧习惯的同修,可将心意识放在小腹部,想着声音是从小腹部发出来的,等头部放松了,再将心意识放在口唇之间。如果口唇微动会引起心意识被转至头部,造成头痛,口唇也可先不动,小腹部有微动之相,以后心意识放在小腹部为主,口唇微动为辅。 佛号与呼吸是融入,不是简单的配合,根据已有“小录音机”的过来人经验,刚开始一定不要急于将呼吸加入,先将佛号念熟,尤如烧水不能间断,一直将水烧开,出现“小录音机”声。腹式呼吸如果不熟,与佛号还要配合,就有一个心分出去,佛号不易念熟,较难进入念佛状态。呼

10、吸可以另找时间练,练熟了再配合,尤如说话与呼吸的配合一样自如。 拜佛时,呼吸顺畅,念佛节奏不变,听佛号不间断,不要与动作配合,不计数,一心念佛。拜佛要有一股刚劲,中间不可让这股劲中断。拜佛要找到持续的韧劲,这样拜佛不会感到很累,在分享的时候我提到第二个佛七就找到了这种感觉,认为以这样的状态拜两个小时也没问题,回来后我马上落实,两个小时可以轻松拜下来,拜到 1 个多小时后,头部已经不再出汗,只是感到后背及下腹部湿湿的,停下来的时候,头部左右各流出一滴汗。拜佛到一定时间就没有出汗了。 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参加的第一个佛七与第二个佛七流程就有所改动,我认为同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进行修订。3、

11、练习中不断体会念佛状态(1) 在念佛过程中,眼帘下垂,眼睛向前下方看,精神内收,全身放松,特别是两肩部。放松不是懒散了,有股内力在支撑。念佛时一定要去体会全身放松,呼吸调匀的状态,老师让我们体会合掌和结印两种状态的身体放松情况。刚开始两天,两肩一直较痛,就是因为自己不懂得两肩下垂,两肘略沉,结果不管手放在哪里都不舒服,这个过程需要慢慢去体会,并不是谁一下子就能做到全身放松的。呼吸一定要调匀,腹式呼吸不熟,先别配合,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发滞,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身体不舒服,而且念佛也分心,佛号念得不易摄心。(2) 佛号从心里提起,从口念出,把每一个佛号每个字听得清楚,把佛号每个字都听清了,才念下个字,

12、自然就将佛号中间没有声音的无声之声也听了,确保听清楚且不间断。要静静地听,不是用力听,出声时安住在所念的佛号上,不出声时安住在所念的无声之声上,这样就能摄住六根。念佛时不能有急躁心,不缓不急, “阿”字落地没有声音了, “弥”字才发出来,切忌急躁,否则就不清晰了。(3) 出声念佛时,口鼻一起吸气至小腹,然后念一句佛号,佛号念完了,气也呼完了,然后再吸气、念佛,出声以声音为主,是锻炼;不出声念时,只用鼻子呼吸,呼吸调匀,配合放松,念佛、呼吸互不影响。默念时,口唇要动,至少要有口动之相,这样头脑容易放松,不易作病。呼吸要在平时练习,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小腹隆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呼吸平稳、均匀、不

13、滞留,不能浅呼吸。念佛时不关心呼吸,关注佛号,让呼吸自然与念佛相应。初期可以时常关注一下呼吸是否均匀,不对就调整一下,然后就不管了,等熟悉了,只管佛号不管呼吸。(4) 因为平时我有皱眉头的坏习惯,一皱眉头,头部容易绷紧,容易造成头痛的毛病。特别是静躺念佛,口唇常常不动,很容易造成头部绷紧。(5) 听熟念佛机的声音可使自己所念的无声之声的佛号声变大,变得清晰,所以还是有必要将佛号听熟,静静地听,不间断地听,听熟后,个人静修时,可听自己的无声之声。我原以为在佛七中只是天天听念佛机的声音,都没有听自己的声音,会不会效果差,直到第二个佛七第三天,我才体会到原来会有这种效果。(6) 走路时,佛号也不要与

14、步伐配合,步伐速度可以变化,但佛号始终是一个速度。4、 老师讲解,领会念佛状态4(1) 念佛的心理基础:A、信愿力具足;B、诚敬之心(2) 念佛过程中有妄念及出现任何境界,只听清佛号,不理它,妄念就自然会慢慢减少,不贪恋,不恐惧,不求神通,境界也会消失,否则容易走火入魔。(3) 当“小录音机”快出来时,初期是模糊的,容易溜走,这是因为听间断了,没有听清佛号。(4) 在杂念与佛号共存时,往往容易绷住头念佛,这时更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得这个毛病。(5) 练习腹式呼吸时,呼时要把气全部呼尽,呼完还可再呼一下,然后停一会儿;吸气时。把气吸满,吸完后可再吸一下,然后停一会儿,这样可以锻炼呼吸肌。一天

15、练习时间不可太久,否则会不懂如何呼吸,出现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可暂停练习,是因为呼吸肌练累了。在呼吸与佛号配合上,就不能将气全部吸满或呼尽,要使呼吸不发滞,均匀、细长。(6) 吃饭尽量不要吃太饱,以不饿为准,多吃一口可能就会障道。吃多了容易昏沉,还给胃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7) 佛号每字有点拖,有助于我们听清佛号,心里学会佛号节奏,小声念出佛号,然后才稍大声念,每个字听清楚后就放下。(8) 如果佛号念着念着变快了,是因为有一个欢喜心或急躁心,以后出现的“小录音机”也会快,这都还得要舍去,所以一开始念佛就不要有急躁心。(9) 念佛的过程中没有境界最好,如果用眼根,可能会有境界,会有神通,这样容易着

16、魔。有任何境界都不理它,只是听清佛号,一切境界都不要理,慢慢地这些境界就没有了。(10) 平时在家可读经、听经、念佛号结合,读经、听经是让自己明理,遇事修十善业,关键是找出烦恼的心态,这样不断去转变心态,打好念佛的基础,这句佛号才会念得有力,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念佛有点进步,后来功夫就停滞了,就是因为十善业的基础不够。(11) 今生想成就就应断除淫欲,当有念头时,身体有了欲望,就呼吸调匀,听清佛号。这里淫欲指行为,有了这个行为,出现的“小录音机”可能也会变没有了,因为清净心被破坏了。(12) 当有“小录机”声音,且历历分明,就可以不用有口动之相,只要静静地听就可以了。(13) 念佛用什么腔调都可以,但终生只用一个腔调。如果以前已经念熟的佛号也可以继续使用,只是再采用这种念佛方法即可。出声念不要太大声,不用力,默念时不要绷头。(14) 要好好把握今生,不要临终时才感叹: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用功;可惜现在着不上力了。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15) 妄想多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