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958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营口辖区通航水域状况(一)港口概况营口市位于东北松辽平原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地处北纬 395500至 403000、东经 1215644至 1230200之间。营口市地缘辽东半岛西北,东邻丹东,南接大连,北依盘锦,西临渤海辽东湾。营口港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有两个港区,营口港区和鲅鱼圈港区。营口港区位于辽东湾顶部东北角,大辽河下游左岸,距河口 10 海里,地理坐标东经 12215,北纬 4041。始建于 1861 年,是典型的河口港;营口鲅鱼圈港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地处 401730N/1220600E,距沈阳 216 公里,鞍山 127 公里,大连 217 公里,营口 63

2、 公里。港区有专用铁路线和长大铁路相接。疏港路两条,一条与哈大公路相接,一条与沈大高速公路相接。水路距大连 172 海里,秦皇岛 130 海里,营口港区 35 海里,水陆交通便捷。(二)自然条件地处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很大,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潮汐 营口海域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混合潮,一天两涨、两落,时间不等。涨潮历时 5小时 44 分,落潮历时 6 小时 42 分。偏南风较大时,潮汐来得快而大,北风则慢而小。营口港区最高潮位 5.40 米,最低潮位-0.40 米,平均潮差 3.8 米。鲅鱼圈港区最高潮位 4.75 米,最低潮位-1.10 米,平均潮差 2.56 米。潮流 港区附近海流具有明显的

3、往复性,涨潮流向 NNE,落潮流向 SSW,一般大潮流流速大于小潮流流速,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涌浪 港区的波浪以风浪为主,一般波高较小,周期较短。强浪向 NNE,常浪向 SW。设计低水位和乘潮水位 鲅鱼圈港区设计低水位 0.26 米(韭菜坨子验潮仪零点) ,乘潮水位 2.04 米,保证率95%;营口港区设计低水位四道沟信号台零点,乘潮水位 2.03 米,保证率96%。风 营口海域属东亚季风范围,随季节转换而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导风向为 SSW、NNE,平均风速 3.9 米/秒,最大风速 20 米/秒。大风日数(6级)每年可达 80-100 天左右,最大年份达 160

4、 天以上。8 级或 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 20-38 天。台风 据历史资料统计,影响营口海域的台风平均每年一次,最多是 1930 年,达 4 次,有的年份无台风影响。近 10 年无台风过境。影响营口地区的台风,来源于热带西太平洋上,台风入东中国海后,主要有三条路径:第一条在华东登陆,向北移动,经山东进入河北,逐渐减弱,对营口地区影响不大。若经渤海登陆,营口海域可产生 6-9 级、最大 12 级大风,并有较大范围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第二条从海上直抵辽东半岛,天气十分剧烈。营口海域可产生 8-10 级、最大 12 级大风。台风经过时,可产生大雨或暴雨,有时有特大暴雨。第三条在长江

5、下游登陆,向东北方向移动,经东海、黄海达朝鲜半岛北部,此类台风次数最多,约占辽宁省台风的 50%,对营口市无大影响,可产生中等降水。雾 年平均雾日为 4.4 天,多发生在冬季。气温 营口港区年平均气温在 8.5-11之间,年平均最高气温 13.5,年平均最低气温 6.3,月平均最高气温 24-25(七月份) ,月平均最低气温-8.5 - -11。极限最高气温 36.9,出现在 1919 年,极限最低气温-31,出现在 1920 年。鲅鱼圈港区平均气温 9.8,极端最高气温 34.4,出现在 1978 年 8 月 5 日,极端最低气温-22.4,出现在 1976年 2 月 5 日。湿度 年平均相

6、对湿度为 66%,七、八月份湿度最大,平均在 78%以上,三、四月份最小,平均在 59%。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 741.7 毫米;年最小降水量 396.4 毫米;年平均降水量 549.9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 204.7 毫米。降水集中的月份在 6-8 月份。冰情 营口海域为我国海冰最严重的海区,其中辽河口海区,冰期长达 114.3 天(多年平均值) 。每年从 11 月中下旬开始结冰,翌年 3 月上旬逐渐消融。大辽河口及其附近,固定冰宽度达 1-5 公里,河口浅滩区可达 10 公里左右。冰厚一般在 30-40 厘米,最大达 100 厘米。堆积高度一般在 2-3 米,最大高度为 6 米。盖州角以南固定冰宽 0.1-2 公里,厚 20-30厘米。鲅鱼圈海区,海冰以流冰为主,平均流冰期 95 天,流冰带呈东北-西南向,在风和潮流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近岸海域以固定冰为主,一般年份固定冰分布在-2 米等深线以内,严重冰情年份不超过-5 米等深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