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951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常客隆广场 徐红丽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 “城市综合体”是指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城市片区, 它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多项城市功能空间进行组合, 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商业综合体”特指“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办公、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组合。其功能带有较强的服务色彩。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 造型设计; 住宅区; 商业区; 收稿日期:2017-9-9Received: 2017-9-91 环境分析与基地状况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东经 120331

2、2103, 北纬 31333150, 为江苏省辖县级城市, 由苏州市代管。其东邻太仓, 距上海 100km;南接昆山、苏州;西接无锡、江阴;北濒长江黄金水道, 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 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常客隆广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中心区东北部新世纪大道板块、香山北路与珠江路交界的西北角, 区位优越,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基地东至香山北路, 西至规划道路, 南至珠江路, 北至闽江路。其北侧、南侧均为已建成居住区, 西侧为三栋超高层世茂办公大楼。周边居住氛围浓厚, 配套设施齐全。2 功能定位及设计宗旨常客隆广场旨在建造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群,

3、 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一站式”购物场所和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家园。合理利用周边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 在融入城市的同时更深层次地发掘新型都市商业的潜力, 营造以人为本的生活空间, 使新的城市综合体更适应城市的发展。3 规划布局规划设计原则:(1) 符合常熟市中心区昭文路北侧地块总体规划, 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一站式”购物、休闲、生活场所。(2) 与周边地块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3) 明确建筑功能设置, 与城市远近期发展相结合。(4) 根据功能分区组织交通流线、设置出入口, 与周边道路交通系统合理接驳。本综合体分为南北两区, 南区为居住区, 中北区为商业区, 规划设计有 3 栋建筑;2 栋住宅和

4、 1 栋综合楼。其中 1#、2#住宅楼设置于基地南面, 沿珠江路平行布置, 为超高层住宅, 地上 48 层, 地下 2 层 (地下一层设夹层) ;3#楼设置于基地中北部, 东、西、北三面临城市道路, 为特大型商业综合体, 地上 6 层, 地下 2 层 (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 。居住与商业进行明显的分区, 功能分区明确。图 1 鸟瞰图 下载原图出入口设置: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设于南面珠江路上, 并于南区东北角、西北角分设人行次要出口和机动车次要出口。商业区于北侧及西南角各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 其中西侧的出入口与住宅机动车次要出口汇合成一个基地出入口, 商业综合体建筑周边均设有人行出入口。4 平面设

5、置住宅区的 1#、2#住宅楼共设置住房 556 套, 其中无障碍住房 12 套, 户型面积在 90144m 之间。建筑底层设置住宅大堂、物管经营用房、物管办公用房、消防控制室, 局部架空, 1#楼东侧、2#楼西侧裙房设置住宅变电所。两栋楼于 24层设置避难区, 满足 2448 层居民火灾时的避难需求。商业综合体的 3#楼包含商业、餐饮、精品超市、影院、早教等多种功能。其中影院设置一个独立的出入口和一部独立的垂直交通, 室外设人员集散场地。早教的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完全独立设置。图 2 人视图 下载原图5 造型设计造型设计综合考虑周边地域条件及建筑自身性质, 注重建筑体量的整体性, 力图以现代、简

6、洁的建筑语言, 营造出时尚、大气的空间形态, 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城市形象。建筑以石材、真石漆、玻璃幕墙等为主要饰面材料, 以浅色为主色调, 住宅建筑强调竖向的韵律、商业建筑强调水平的舒缓, 通过建筑体块及不同材料材质肌理的有机组合, 加强整个地块是一个既唯一又多样的综合性区域, 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独立区域。6 结语通过此次设计, 总结出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单体设计主要注重几个因素: (1) 商业的多首层设计, 扩大商业聚拢人流功能; (2) 情趣化街面, 加强人流和商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 注重环境塑造, 建造有故事的广场, 为居住区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4) 互动式的路线, 延长顾客逗留时间, 丰富建筑综合体的多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