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887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康空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 泰康空间 BUILDING ISSUES泰康空间 2017 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于 10 月 28 日向公众开放。大量的电脑制图, 手绘草图, 加上各种大小、材质不一的模型, 它们围绕着建筑师某幢完成或尚未完成的建筑物展开铺陈, 想必这是我们脑海里对建筑展览的理解。然而, “建筑问题”展并不是这样。它是一个针对建筑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并呈现的展览。我们邀请到戴璞、李丹锋、李涵、李昊、王硕、徐腾、尹毓俊、周渐佳、朱起鹏这九位知名的青年建筑师/城市研究者参展, 并特邀王硕作为联合策展人与泰康空间苏文祥共同担纲本次展览策划。作为广义上“设计”的代表建筑, 从现代主义

2、建筑学建立起完备的体系之后, 就作为一个自问自答的自主性体系, 试图抵抗一切的外部威胁这些威胁包括各种思潮和技术的涌现把建筑带回到建筑本身。自此建筑不再可以被视为仅仅是某种建造行为, 通过在建筑学自身之中的探寻, 相信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而从抵挡一切的建筑主体性出现至今, 我们的社会、城市、技术均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重塑了我们, 或者说, 它们嵌入了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我们本身。因此在今天, 有必要再次回到实证与观念的交叉口上, 藉由当代艺术的思辨方式和呈现场域, 反思在我们所处的时代, 建筑及缠绕在我们周遭的城市之中的种种问题, 并寻找作为建筑师/城市研究者的“我们”自身的主体性。本次参展的九

3、位建筑师和城市研究者, 都亲身见证了中国城市近三十年狂野的发展, 他们共同的经验是都曾自发地对其生活的城市本身进行观察, 通过关注那些常常被正统的城市史、惯常的城市研究忽略掉的城市现象与演化历史, 去观察、分析和再现近三十年的城市进程。这可以说是他们这代人的普遍经验和集体记忆, 被这些研究者观察和记录, 并试图通过记录这些城市的经验来构建这个时代的问题。进而以这种记录和研究来追问并超越建筑学的自主性框架, 搭建他们自身的观念。拜汉语多重语义所赐, 展览的名称同时指向搜集和呈现这个问题的过程, 建筑作为一个动词, 却巧妙地包含了时间性的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师/城市研究者们正是用他们不断的

4、实践, 即对建筑相关问题持续地考察和处理, 最终构筑了这些问题的呈现。把它们放在当代艺术语境里观察, 也给了当代艺术一个反观自身的机会, 两个领域的思考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实践回应我们共同的甲方社会, 及其产生的问题, 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泰康空间多年来持续“激励”年轻艺术家与创作者, 将包括建筑设计等在内的更广阔的人文领域的实践纳入当代艺术视野并给予重要的关注, 也是我们与其他机构区别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次展览空间设计由同为参展艺术家的戴璞/daipu architects 担纲, 他将整个展场与空间假设为一个虚拟的建筑师大脑, 希望随着参观/入侵的历程可以感知到这位当代“建筑师”的知识结构与兴趣所在, 这与展览的初衷不谋而合, 在此谨表谢意。艺术家:戴璞 李丹锋 李涵 李昊 王硕 徐腾 尹毓俊 周渐佳 朱起鹏策展人:苏文祥 王硕艺术总监:唐昕展览设计:戴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