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86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技术交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施 工 技 术 交 底 通 知 单单位工程名称: 编号:单位工程 xxxxx 交底时间工程项目 监控量测 工程部位 xxxxx工程数量 进度要求接受交底小组监控量测小组一、设计情况xxxxx 五岭 xxxxx 起始于承德市承德县安匠乡境内,起讫里程为DIK163+380 DK174+413,全长 11033m,为单洞双线 xxxxx,xxxxx 内线间距5.0m。最大埋深约 491m。 xxxxx 正线围岩分级及开挖方法序号 里程 长度 围岩等级 开挖方法1 DK163+380DK163+407 27 明挖法2 DK163+407DK163+430 23 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3 DK163+4

2、30DK163+500 70 三台阶法4 DK163+500DK163+750 250 台阶法5 DK163+750DK163+830 80 三台阶法6 DK163+830DK163+940 110 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7 DK163+940DK164+175 235 三台阶法8 DK164+175DK164+815 640 全断面法9 DK164+815DK164+910 95 / 三台阶法10 DK164+910DK166+710 1800 全断面法11 DK166+710DK166+855 145 / 三台阶法12 DK166+855DK167+370 515 全断面法13 DK167+3

3、70DK167+430 60 三台阶法14 DK167+430DK168+530 1100 全断面法15 DK168+530DK168+610 80 / 三台阶法16 DK168+610DK169+000 390 台阶法17 DK169+000DK169+200 200 三台阶法18 DK169+200DK169+640 440 台阶法19 DK169+640DK169+810 170 / 三台阶法20 DK169+810DK170+970 1160 台阶法21 DK170+970DK170+995 25 三台阶七步开 挖法22 DK170+995DK171+030 35 三台阶七步开 挖法2

4、3 DK171+030DK171+200 170 三台阶法24 DK171+200DK171+320 120 台阶法25 DK171+320DK171+410 90 三台阶法226 DK171+410DK171+530 120 / 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27 DK171+530DK171+620 90 台阶法28 DK171+620DK172+420 800 全断面法29 DK172+420DK173+050 630 三台阶法30 DK173+050DK173+340 290 台阶法31 DK173+340DK173+413 73 / 三台阶法32 DK173+413DK173+480 67 /

5、三台阶法33 DK173+480DK173+820 340 台阶法34 DK173+820DK173+890 70 / 三台阶法35 DK173+890DK174+250 360 台阶法36 DK174+250DK174+310 60 三台阶法37 DK174+310DK174+346 36 三台阶七步开 挖法38 DK174+346DK174+386 40 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39 DK174+386DK174+413 27 明挖法xxxxx1#横洞围岩级别及开挖方法序号 里程 长度(m)围岩分级施工方法1 1 横 0+00-1 横 0+40 40 III 台阶法2 1 横 0+40-1 横

6、1+00 60 III 全断面法3 1 横 1+00-1 横 1+25 25 IV 台阶法4 1 横 1+25-1 横 1+45 20 IV 短台阶法5 1 横 1+45-1 横 1+50 5 IV 短台阶法6 1 横 1+50-1 横 1+65 15 V 短台阶法xxxxx2#斜井围岩级别及开挖方法序号 里程 长度(m)围岩分级 施工方法1 2 斜 0+00-2 斜 4+80 480 II 全断面法2 2 斜 4+80-2 斜 6+00 120 III 全断面法3 2 斜 6+00-2 斜 6+60 60 IV 台阶法4 2 斜 6+00-2 斜 7+80 180 V 台阶法xxxxx3#斜

7、井围岩级别及开挖方法序号 里程 长度(m)围岩分级 施工方法1 3 斜 0+00-3 斜 2+90 290 II 全断面法2 3 斜 2+90-3 斜 5+70 280 III 全断面法3 3 斜 5+70-3 斜 6+00 30 IV 台阶法4 3 斜 6+00-3 斜 6+40 40 V 短台阶法二、安全风险控制3(1)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 5.0mm/d 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净空变化速度小于 0.2mm/d 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在浅埋地段以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其他指标判别。(2)根据位移时态曲线(见图 2-1)的形态来判别

8、:u(mm) u(mm)t(d) t(d)正常曲线 反常曲线a b图 2-1 位移 u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图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3)实测最大位移值或回归预测最大位移值不应大于表 2-1 所列指标,并按表 2-2 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表 2-1 跨度 7mH02.5B 25BH02B 15H0B 5注:H0 为 xxxxx 埋深,B 为 xxxxx 开挖宽度。地表沉降测点和 xxxxx 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 25m。每

9、个量测断面应布设 711 个测点,在 xxxxx 中线附近应适当加密,xxxxx 中线两侧测量范围不应小于 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测量范围应适当加宽。地表沉降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8隧 道中线地 表 沉 降 横 向 测 点 布 置 示 意 图测 量 范 围4m5m5 基 准 点基 准 点 BH02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沉降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4-1 及表 4-2 确定。实际量测频率应从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时

10、,除量测拱顶下沉时,还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表 41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m) 量测频率(01)B 2 次d(12)B 1 次d(25)B 1 次23d5B 1 次7d注:B 为 xxxxx 开挖宽度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表 42变形速度(mm/d) 量测频率5 2 次d15 1 次d0.51 1 次23d0.20.5 1 次3d0.2 1 次7d五、作业标准及质量验收标准91、铁路xxxxx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2007;2、京沈京冀xxxxx监控量测管理实施细则;3、 高速铁路xxxxx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六、材料要求预埋测点由钢筋

11、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 20mm 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 6mm,加工成边长50mm 的正三角形。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0m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 三三三6m三三三20m三三 三50三注: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量测标识牌注明里程、围岩类型,起始观测日期,测点埋设应避开钢架位置。施工中注意保护,防止爆破、机械和人为损坏;测点破坏后应第一时间补埋,并量测初始值。七、设备情况徕卡全站仪TS15及配套棱镜2套八、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1、监测点须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 20cm,要

12、求现场技术人员喷射初支混凝土前进行核查,不符合要求立即处理。2、施工中注意测点保护,防止爆破、机械和人为损坏;测点破坏后应 6 小时内补埋,并量测初始值。九、施工安全及技术措施1、每次监控量测后应及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及时进行日报、周报及月报;2、通过专用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自动生成时态曲线图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10能出现的最大值,并与位移管理等级进行比较;3、出现红色预警时,由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研究制定相应措施;4、监测人员登高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扶梯应有专人把扶、保持稳固;5、靠边墙侧壁进行量测时,应注意观察各种管线走向分布,避免破坏管线设施,防止漏、触电事故。十、劳动保护及环水保护加强监控量测标识牌防护,保障标识外观洁净。设计图纸 xxxxx 设计图 其他施工草图 其他主 要附 件配料单 其他架子队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质量员 交底人说明:本技术交底通知单一式四份,分项主办工程师、质量管理员、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