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855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思政人的思政精神 高玉梅 王荣芳 廊坊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 摘 要: 高校思政人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这一称谓更加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精神和品质特征。高校思政人为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应该具备符合专业要求的思政精神, 即自信精神、传播精神、践行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践行思政精神的主要路径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自信力;践行由经师到人师的角色转变, 积极立德树人;弘扬创新精神, 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用响亮的思政音, 理直气壮地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词: 思政人; 高校思政人; 思政精神; 思政音;

2、 作者简介:高玉梅 (1970) , 女, 河北任丘人, 廊坊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7-09-26The Ideological Spirit of College Political IdeologistsGAO Yu-mei WANG Rong-fa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eriodicals,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P

3、olitical ideologis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ducational workers for ideology and politics.This appellation further emphasizesthespiritualandqualitycharacteristic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group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ordertoachieve the good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4、education, college political ideologists should ha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pirit in line with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namely, self-confidence, communication, practice, dedication, and innovation.The main ways of practicing the above spirits include developing good study habits, laying a

5、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improving self-confidence.Practice the rol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acher to human teacher to set up moral examples for students.Promot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o make positive innovation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Raise the ideologica

6、l voice to confidently promot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Keyword: political ideologists; college political ideologists; ideological spirit; ideological voice; Received: 2017-09-26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

7、扬中国精神, 同样,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坚守思政人的岗位, 践行思政精神, 而且必须坚定不移地为高校提亮马克思主义的底色,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思政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是发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这里之所以使用“思政人”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强调一种工作身份、工作岗位, 而“思政人”更加凸显的是一种工作使命、工作精神。所谓“高校思政人”, 指的就是在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 也就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成员。高校思政人主要包括高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

8、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等等, 他们一起组成高校思政人这支专业队伍, 并且共同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和崇高使命。“思政精神”是指思政人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和崇高使命应具备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本文所研究的思政精神主要针对高校思政人而言。一、高校思政人应具有的思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9、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明确了中国高校的性质、办学的基本方向、指导思想和政治任务。为不辱使命, 高校思政人应树立符合自身职业需要的五种思政精神。(一) 坚定的自信精神自信精神是指思政人对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目的、任务、意义应具备高度自信的品质。坚定的自信精神具体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不可动摇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即“四个自信”。自信精神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灵魂, 是高校思政人完成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高校思政人“最先一公里的问题”。坚定的自信精神源于对马克思列宁

10、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理解和认同。作为高校思政人, 必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坚定的自信, 才能解决好育人者先自信的问题, 才可能做到心口一致、言传身教。高校思政人在高度自信精神的鼓励和支持下, 才能自觉抵制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并把“四个自信”教育积极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建设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二) 执着的传播精神传播精神是指思政人应具备积极主动且执着地传播推进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政策、价值、观念的意识和品质。执着的传播精神体现在高校思政人积极、持之以恒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并努力实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教育效果。如果高校思政人这支专业队伍没有执着的传播精神, 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就无法完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政治任务, 就会自动放弃和丢掉意识形态阵地, 最终无法完成高校所担当的

12、历史使命和任务。所以高校思政人必须始终坚持执着的传播精神, 发出具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强有力的声音, 即“思政音”, 以守护和拓展高校思想阵地和意识形态建设。(三) 昂扬的践行精神践行精神是高校思政人以模范带头作用实践自己信仰、敢于作为的品质。昂扬的践行精神表现为高校思政人积极带头把科学的思想理论付诸于工作实践, 指导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每一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每一次思想教育具体实践, 成功破解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难题, 真正实现由政治思想理论的高度统一到修身作为的高度。要想真正做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政人必须做到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地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植入大学生的

13、心田, 不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思政人不能把自己的信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自身修养层面, 更不能是言传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高校思政人必须始终充满昂扬的践行精神, 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和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学生做出示范和表率, 以此积极影响、培育和塑造大学生, 以保证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四) 无私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高校思政人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光荣使命, 以对学生的高度负责为工作理念, 不计个人得失, 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例如, 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思想政治教

14、育任务, 高校思政人只能在不与教学冲突的中午、晚上、节假日加班加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才能确保任务及时有效地完成。再如, 面对大学生的突发情况和事件, 高校思政人必须第一时间担当起第一责任人来处理问题, 包括大学生恋爱中行为不当的问题和后果的处理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违纪问题、大学生生病住院问题, 甚至打架斗殴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等等, 都要尽全力去做好协调、处理和服务工作。其间, 高校思政人既需要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又需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很广, 涉及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方面面, 内容庞杂, “良心活”太多, 所以高校思政

15、人是选择做优做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还是应付交差、草草了事, 不同的选择所需要的付出也大不相同, 甚至是天壤之别。对付出太计较的人做不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也做不了成功的高校思政人。合格的高校思政人必须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五) 大胆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高校思政人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 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胆的创新精神既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合格高校思政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优良的职业素

16、养。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会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在这个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 高校思政人需要在遵循“三大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 的基础上, 自觉弘扬大胆的创新精神, 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政人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客观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如积极探讨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新媒体宣传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高校思政人还要努力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不墨守陈规, 不被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锁住手脚, 努力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争取做到因时而化、因时而新、因时而进。如学生干部选举制、学生干部任期制、学生党员承包宿舍制、宿舍联络员制等, 都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最终实现把大学生真正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二、高校思政人践行思政精神的主要路径高校思政人为不辱使命, 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必须积极弘扬思政精神, 并认真探索践行思政精神的主要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