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707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信息中的规律测试分析与对策研究 杨鑫 黄蔚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在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就是全国各地的高校, 这也是传播知识范围最广的地方, 也是公众了解民意的地方;所以现在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高校的学生他们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知识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是网络舆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此主要分析了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关键词: 网络舆情; 规律分析; 信息工作; 作者简介:杨鑫 (1987-) , 男, 云南人, 白族, 本科, 助教, 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作者简介:黄蔚

2、, 女 (1984-) , 云南人, 纳西族, 本科, 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育。1 引言随着当今社会大数据时代步伐日益加快, 各家新闻点评、各种社交网站、微信公众号及 QQ 等都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面对这些复杂类型的信息、体量非常庞大, 在网络数据的复杂性、数据体量及数据产生速度上都出现了巨大变化, 网络舆情的分析及监测都超出了常规框架。网络舆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网络舆论引导的晴雨表,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本质特征, 把握网络舆情在演化过程中潜在规律, 便于及时发现危机势头, 将可能产生的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并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维护网络安全, 这都具

3、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 我国各地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及特征网络舆情的载体就是网络, 核心是事件, 广大网民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观点及情感, 相互之间进行互动传播表达, 也是社会舆情的映射。不同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尽相同的, 从狭义的角度看, 其主要指高校内部教师、学生及其他职工对学校内部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及公共管理模式的看法, 并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及意见等。高校的网络舆情一般都是发生在局域网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高校的内部网络基本上都和开放的网络融合在一起。所以, 在高校内部局域网中探讨的一些社会相关问题都会在社会上产生比较大的网络舆情, 同时

4、还有可能成为热点话题, 得到社会人士的更多关注。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特征:2.1 具有开放的特性。网络本身就具有开放性, 比如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观点及态度, 不受任何人或者事物的制约。2.2 具有隐匿的特性。在网络上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去发表或者发布一些消息, 自己的身份无法被别人看到查到, 但是其发布的观点或者消息却可以被别人看到。2.3 具有群体的特性。网络舆情本事具有群体的性质, 在网络上往往是一群思想观点相似的人聚在一起, 他们面对社会上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形成一种舆情。2.4 具有互动的特性。网络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信息交换平台, 舆情的形成一般比较迅速,

5、在网络中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 这也形成一种范围广泛的互动。2.5 具有多样特性。网络中的信息往往种类很多, 信息量非常巨大, 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观点, 从而也就产生网络舆情的多样化。2.6 具有特殊性。网络舆情中很多都具有特殊性, 高校中的一般都是贴近校园方面, 社会上的往往就贴近现实生活的, 所以高校中的网络舆情都是跟师生有关, 突出校园的生活。2.7 具有可控特性。网络上的信息类型复杂, 同时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 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必须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样才可以推动其积极健康的发展。3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规律性3.1 网络技术的更新。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 Web6.0 中

6、系统的提出互联网直接的相互连接, 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观点, 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相关概念定义, 这种崭新的方式必将惠及所有的网民。与此同时, 这也是对互联网方式的新型定义, 在动态中发展互联网技术, 抛弃原来讲互联网当作附庸的旧理念, 让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发现世界和改变世界。3.2 高校网民群体具有的独特性。大学生群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制造者, 他们往往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针对一些事情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态度, 有的通过学生团体去制造和传播舆情;其实在整个大学校园的主体中, 这部分学生只占比较少的比重, 但是参与者却非常众多。尤其是当今社会网络化的程度愈渐深入, 不少的学生对现在的教育模式或者理念

7、产生怀疑以及对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思想观点进行批判, 同时现在很多的大学在教育观点和理念上都在不断的更新, 这样就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形成比较严重的网络舆情, 严重影响相关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3.3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理念的改变。网络舆情具有不可预见性, 这与新闻工作的性质完全不同, 因为新闻工作一般都是会出现有针对性的方向或者目标。就目前来说, 一般采取柔和的处理方式来面对出现的网络舆情, 不会采取一些行政手段进行制止等,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所以, 当今社会主要采用的是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再加以一定的限制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有害的网络舆情。我国也在这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文件

8、来管理网络舆情, 比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信息工作规律性规定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文件, 通过这些文件来建设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培养网络管理专业人员。4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问题分析4.1 培训机制及团队不完善。管理相关的网络舆情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 并且要求他们是一支思想水平够高、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储备丰富、长期固定的专业管理团队, 因此对管理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工作的特殊性, 我们必须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 要特别敏感那些有可能引起网络舆情的言论或者举止, 对于发现的相关言论或者举止一定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 严格把握正确的原则, 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处理

9、问题, 避免用过激的方式去处理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刺激了舆情的增长, 那样的话将会产生致命的结果。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防患于未然, 对于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得当, 积极的加入引导的行动中去, 促使网络舆情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4.2 对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没法进行正确全面的分析。现在是大数据时代, 在分析广大网民网络舆情趋势和观点时, 在内容层面上, 首先要关注广大网民的情绪变化及对待事件的态度或者通过他们发表的文字信息了解其观点, 然后还需要关注视频、语音、图像等来自其他群体的舆论变化, 以此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网络。在数据层面上, 比如人民网, 其数据主要源自舆情检测室, 监测的主体

10、主要有各网站新闻跟帖、微博、网络论坛及社区、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从中发现舆情的焦点抽取舆情信息要点, 特别是一些敏感话题, 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样才能凸显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价值。4.3 引导及监控之间的冲突。任何时候对网络舆情加强控制和监管都是非常有效非常必要的手段措施, 对于一些规律性很强的工作, 就要注意不该说的一般不能说, 通过利用监控管理的手段来控制信息的来源及传播途径, 并且对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渠道进行审核, 找到相关信息的规律性。但是, 如果单单裁员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管, 就很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冲突, 使大众在心理上不平衡, 这也直接导致产生非常大的网络舆情。只有监控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11、, 必须在网络信息管理时加入引导方式或者进行相关的指导。比如在发现不良言论或者举止时, 及时的参与到其中, 发挥好积极的引导作用, 不可以用过激的言行去表达观点, 因为如果用那种方式很容易产生负面效果, 容易引起广大网民的不满情绪及反感, 所以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应该具体的分析, 通过自己的参与积极的引导, 保障事情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5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规律性对策及分析5.1 将宏观的信息工作规律性和具体的引导相结合。在我国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进行相关工作。在国际网络舆情管理方面上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2、, 但是并不是一味的照搬挪用, 因为我国和外国不管是在制度方面还是其他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异处, 所以我们必须将其优秀的经验进行本地化处理, 才能更好的利用。相关部门针对网络舆情方面必须要统一管理其信息口径, 审查其相关内容, 避免一些恶意信息被发布出来, 导致给整个网络带来恶劣的影响。这种引导加监管结合的方式对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5.2 将大学文化和网络文化相融合。由于网络文化不断的在丰富和发展,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网络文化, 比如在高校, 各种各样的网络文化交织相融, 这其中有好的方面, 也存在着坏的一面, 必须在不同的网络文化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针对不同的网

13、络文化一定要有所判别, 而针对网络中的内容进行判别也是高校相关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 因为网络文化俨然已经变成了大学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育中应该将这些都进行整合,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促使其具有良好的网络文化判断分辨能力。5.3 规范组织和自由表达相结合。在没有触犯网络相关法律法规时一些个体发表的话语权都应该受到保护, 但是网络上存在很多一部分人, 为了获取关注度, 恶意的进行评论进行人身攻击, 他们的评论故意用一些过激的话语, 故意夸大事实, 这种现象非常不好, 往往造成非常坏的网络舆情, 我们在面对这部分人的时候, 需要对其进行引导, 减轻他们一开始的高关注度, 慢慢的

14、随着时间推移, 他们终将被人们遗忘,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产生坏的网络舆情慢慢消失。5.4 网下和网上处理相结合。任何论坛都会给网友提供“申诉”的渠道, 并且配备完整的裁决程序以此来保障仲裁能够公平公正。一般的情况下, 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人员对于初期的评判都比较合情合理, 当事人往往会选择沉默, 但是心里却不满, 这时候容易产生心结。这时候需要信息工作规律性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发送些私人邮件来和当事人沟通, 可以简单的告知其处理的原因, 这时候往往很容易被谅解, 比如在当事人发布了一些严重抵触口径的文章或者微博信息, 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时候这样的网下处理方式就非常有效, 这种网下网上处理相结

15、合的方式就凸显的非常必要。6 结语总之, 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监测正在成为网络舆论及引导工作的基础, 准确掌握其内在特征及变化过程中的规律, 便于及时的发现危机走向, 便于更好的维护网络的社会安全, 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严翠玲.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4 (13) :118-119. 2杨畅, 朱琳, 兰月新, 等.基于案例分析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 2014, 34 (10) :10-14. 3高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性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 25 (05) :155-157. 4翟劼.微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