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274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初探 张誉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 新闻显示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传统新闻传播虽然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其优势逐渐被弱化, 但是, 对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而言不可否认的具有着重要价值。在信息时代中, 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媒体的出现, 全新的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就这一点影响作用来讲, 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新闻传播理论应该向何种方向发展成为当前主要关注问题。基于此背景, 本文展开网络媒体背景下, 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以及应对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关键词: 网络媒体; 新闻传播理论; 冲击; 作者简介:张誉千 (1992-)

2、, 女, 汉族, 辽宁沈阳人, 硕士;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就我国而言, 新闻媒体工作中长久以来一直延续着传统传播理论, 其出发点放置在为人民群众传播更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方向上, 而在网络媒体背景下, 传统的新闻媒体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 网络媒体的受众范围也逐渐的扩展。就全新传播形式的网络媒体而言, 原有经典的媒体传播理论逐渐呈现出不合理性, 也就是说网络媒体的快步发展, 对原有经典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而如何客观的看待这种冲击, 选择一个最有效且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当前新闻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也是本文中所探究的核心问题。一、网络媒体概述(一) 网络媒体概念网络媒体所指向的是依附于互联网传

3、播平台, 将电脑、电视机、移动电话等设备作为终端, 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数字化传播媒介1。结合传统报纸或广播等媒体的概念进行定义, 网络媒体也被称之为第四媒体, 究其实质上来分析, 所指向的是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应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方向的传播工具性能。网络媒体包括三大主要特征:第一, 数字化。网络媒体是典型的数字化媒体, 也就是数字化是网络媒体的基础, 在网络中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等都会被转化为0 与 1 两个数字信号, 这一点充分证实其数字化特征。第二, 全球性。就范畴上来分析, 与原有媒体传播进行对比,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畴更为广泛, 具有全球性特征。第三, 多样性。多样

4、性所指向的是网络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具有着显著的丰富性, 而在信息的形态上具有着一定的多样性2。(二) 网络媒体优势网络媒体具有着众多的优势,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播范围广。电视媒体与报刊媒体等传统媒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域限制, 仅仅能够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形成影响。但是, 一旦这种信息进入到网络环境中, 就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网络空间, 而网络空间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3。第二, 保存时间长。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媒体等仅能够保留一天, 而电视台广告则只能够保留几十秒甚至是几秒, 而网络媒体则能够全天候的保存在网络平台中, 随时都能够进行查询。第三, 信息数量大。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 网络媒

5、体的信息涉及方向更为丰富, 信息量也更大。第四, 操作便捷。网络媒体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 传播与后期查询都具有着一定便捷性优势。二、网络媒体发展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一) 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中, “把关人”理论的内容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 在刚出现阶段中, 把关人理论所指向的是在新闻媒体中收集到的信息不完全能够传播, 仅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后才能够进行信息的传播;发展后期把关人的概念被定义为具有选择性的新闻传播。也就是说, 在传统新闻传播的环境中, 把关人理论所显示的是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 需要进行筛选。在网络媒体环境下, 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的传播

6、, 已经不再具有传统媒体中的筛选特性, 也就是把关人理论不再具有效应4。网络平台具有着明显的虚拟性与交互性,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传播途径更为丰富, 用户可利用多种信息技术躲避信息的拦截, 随时都能获取到需求信息。(二) 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议程设置的核心内容为新闻的发布人员对媒体信息的关注程度是评估事件价值的主要参考依据, 具体而言也就是媒体传播信息经由在不同群体意识中产生的不同作用来显示出其价值, 同时在信息价值的引导之下充实生活5。此理论所彰显的是传统新闻传播掌控之下的思维引导性与主导型以及严谨性, 基于此, 媒体对信息发布人员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在网络媒体环境中, 议程设置理论虽然

7、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其价值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 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原有媒体环境下, 新闻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 媒体设置议程为用户能够挑战的最大范围, 也就是说限制了用户的自由选择, 但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中, 这种限制性作用被明显弱化。第二, 传统媒体环境下, 新闻传播的关注点为新闻传播者对新闻的控制能力, 而在网络媒体环境下, 网络平台的广泛性特征分散了新闻发布者的主导地位。(三) 对“意见领袖”理论的冲击意见领袖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具体所指向的是记录影响力的新闻领袖者, 此类人员在新闻媒体

8、中并非是领导层, 但是, 由于其自身对新闻信息的敏感性以及独特的间接, 对同一个新闻能够解释出不同的含义, 将思维结论进行传播, 促使新闻关注者能够获取到同一个方向的认知6。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 信息大爆炸局面出现, 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 数量也更为庞大, 所有新闻受众人都可自由的且随时的借助于智能设备进行评论, 并更为有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就这一点来看, 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 信息与新闻受众之间直接建立了连接, 不需要意见领袖在此之间发挥作用。此种更为自由的表达, 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媒体信息的交互性, 主张所有思维个性。三、新闻媒体可做出的应对措施(一) 做好三网融合在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

9、在市场上的信息时代中, 传统的新闻媒体首先应该做出的是促进三网的融合发展。这其中所提到的三网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三大网络经由技术上的优化, 促使其技术与功能能够向同一个方向发展, 能够实现业务范畴上的趋同, 在网络平台中相互连接, 做到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广播等更具有价值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 三网融合并非是三大网络在物理层面上的融合, 而是高层业务方面的融合发展。具体而言, 三网融合发展后, 能够预见的是其应用范畴更为广泛, 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新闻的曝光度, 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 推动新老媒体的融合在信息时代下, 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逐渐提升, 选择方向

10、也更多, 传统媒体必须要认识到仍然延续原有的理论, 未来发展道路可能会越来越狭窄。在此背景下, 传统媒体要想继续生存下去, 或是保留自己的市场地位, 必须要客观的认知网络媒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此, 需要主动的积极的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具体实现过程中, 首先, 应该深入的了解新媒体的优势, 以及新媒体能够抓住的用户需求点;其次, 与网络媒体传播进行对比, 明确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最后, 寻求一个融合点, 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同时保留传统媒体的优势。(三) 提升传统新闻的高度在网络环境下, 新媒体平台中新闻受众不再处于被动地位, 所有人

11、都能够成为新闻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人们言论自由、所传播的内容真实度不能够评估、所传播新闻的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这些情况的存在, 导致意见领袖理论完全失去效用。在此大背景的不断推动下, 传统新闻传播更需要保持自身的真实性、专业性、透明性, 由此来凸显自身优势, 促使传统媒体能够在用户中树立一个权威、具有公信力的形象, 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而只有保障了长久发展才能够进一步去考虑如何创新发展。结语各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促使网络媒体的出现, 此种媒体传播形式更符合现代用户的实际需求, 为此, 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或是地位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 传统媒体需要做到

12、的是, 客观的认可网络媒体的优势, 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新媒体不具有的优势, 后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的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 提升传统媒体的现代化特征。参考文献1崔冬伟, 马小垒.新闻传播“触媒”理论社会化媒体发展下的新闻自传播要素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9) :78-79. 2吴俊峰.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1 (11) :41-42. 3杨哲.网络传媒对经典新闻传播理论的冲击与应对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4 (05) :100. 4吴红梅.浅谈网络媒体对传播理论框架的改变从衢州新闻网遇见你一周声音两栏目说起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7) :58. 5张杰.探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网络新闻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08 (02) :29. 6姜莞荻, 王延丽.浅议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以微博中的新闻传播为例J.商, 2014, 09 (25) :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