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23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扶贫的循环经济路径:来自安徽的经验 黄永斌 安徽大学 摘 要: 安徽省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区位较差、资源匮乏的生态脆弱区, 在这些区域实施精准扶贫需警惕“环境贫困陷阱”的出现, 而循环经济战略作为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 可以较好地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文章先指出循环经济扶贫的功能定位, 而后从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情况和资源循环利用构建了循环经济扶贫的框架模式。其次总结了安徽省循环经济扶贫的模式经验, 包含坚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九节一减”、推行绿色产业扶贫和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四点。最后指出现行循环经济扶贫路径存在的问题, 并从分类差异化的贫困县干

2、部考评机制、培养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理念、PPP 模式的循环经济扶贫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关键词: 精准扶贫; 循环经济; 安徽; 作者简介:黄永斌,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博士。收稿日期:2017-05-22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 (立项编号:2016CX038) Received: 2017-05-22生态脆弱区不但是生态环境破坏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而且是贫困情况集中分布的区域。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五百九十二个国家级贫困县里面就有四百二十五个位于生态脆弱带, 在贫困县中占了总数的 72%, 占了贫困人口总数的 74%1。另外, 全国七成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集中连片特

3、困地区。与此类似, 安徽省贫困县人口重点集中在资源较为缺乏以及山高坡陡的集中连片区, 具体包括大别山地区、沿淮行蓄洪区以及皖南山区, 这部分地区区位条件较差, 加之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利, 传统产业增长空间有限, 支柱产业发展也极其困难2。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 生态脆弱区发展面临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的双重压力, 如何科学统筹共享发展与绿色发展是生态脆弱区破解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重要议题。关系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 会同步造成环境污染, 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收入水准, 环境问题就会发展成为注重的焦点, 经济持续增长并且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3。

4、然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需考虑部分内生因素的影响, 即经济发展初期环境质量会让恶化更加迅速, 假如在外部条件还有待完善的基础上, 环境恶化会通过影响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要素和对资源分配进行扭曲而制约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脚步放慢则会产生较大生产的激励, 让污染不断加剧, 让经济体逐渐进入到“发展-污染-再发展-再污染”的恶性循环当中, 也就是“环境贫困陷阱”, 从而使得经济体的环境库兹涅茨转变变得遥不可及4。国内以及国外研究指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环境贫困陷阱”诅咒, 环境贫困绝非环境质量或者环境公共服务的不足, 而是环境质量的恶化会影响健康、教育等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其他资源配置而影响甚至拖累

5、发展, 加剧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平等5。很多研究强调恶性循环是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长时间影响的后果6, 因此只有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扶贫开发, 才能够摆脱“环境贫困陷阱”的诅咒。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并举7, 对生态脆弱贫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一、循环经济扶贫的功能定位循环经济理论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肯尼斯鲍尔丁 (K.E.Boulding) 的“宇宙飞船理论”。20 世纪 90 年代, “循环经济”首次作为科学名词提出, 它要求按照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来指导以及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循环链, 有减量化 (Redu

6、ce) 、再循环 (Recycle) 、再利用 (Reuse) 的特点, 提出建立资源循环高效使用的制度, 让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提升, 让产业链条当中的资源能够循环使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8。循环经济扶贫的功能定位与精准扶贫的扶贫目标 (实现 2020 年全面脱贫) 相契合, 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手段。循环经济扶贫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 提供区域绿色脱贫的发展源动力。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转变以往贫困管理的模式, 即实现扶贫模式从“输血式”扶贫往“造血式”扶贫转变, 而在此过程中, 构造“造血”的源动力便是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点步骤。因此, 循环经济扶贫的核心工作便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

7、业发展相结合,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同时完成区域脱贫源动力的构建。其次, 统筹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的脱贫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和人民的福祉是息息相关的, 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关系紧密的;而精准扶贫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工作领域。循环经济扶贫统筹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的理念, 使得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面对复杂多维的致贫原因, 单方面追求经济层面的脱贫并不能满足当下经济的脱贫目标, 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最后, 构建生态和谐的发展标杆。世界各国在贫困治理过程中都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实践循环经济扶贫不仅是国内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对世界各国的贫困治理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8、9。二、循环经济扶贫的框架模式循环经济扶贫框架按照四个维度进行构建, 包括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情况和资源循环利用。首先, 循环经济发展应注重生态环境治理。循环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要点,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其次, 循环经济发展应该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 重视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方式,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 并努力减少废物直接排放, 让资源循环利用能够加强, 因而降低每单位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压力10。贫困区发展主要依赖农业、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和以劳务输出为主的第三产业, 需考虑循环农

9、业、循环工业发展、劳务培养、产品营销与物流、低碳旅游。再次, 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排斥经济增长, 而要在降低贫困人口比重与提高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同时, 逐步提升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质量, 进而逐步提高居民健康与积累区域人力资本禀赋。最后, 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生态保护性的经济增长策略, 需要相应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配套才能发挥其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图 1) 。三、安徽省循环经济扶贫的模式借鉴2005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22 号) 的颁发, 开始了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化建设的脚步。之后, 2005 年九月份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颁发

10、。经过多年发展, 各地市根据本身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特点, 确定了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铜陵市以及界首市在 2013 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市,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铜陵循环经济的升级经验, 界首市拥有 1 个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2015 年阜阳市、凤阳县、繁昌县入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 (县) 。同时, 阜阳市、亳州市、六安市、安庆市、宿州市等集中贫困地区也逐步统筹循环经济和扶贫开发, 通过循环农业、循环工业、低碳旅游、“互联网+”、生态补偿等方式, 在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 居民的健康不断改善, 人力资本逐步提升, 不断实现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的改变。201

11、5 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达到了308 万人, 和 2011 年底的 790.2 万人对比, 减少 389.2 万人, 同比降低了61%;2015 年底贫困县的比例只有 5.72%, 和 2011 年底的 14.7%的比例对比, 降低了 8.98%, 到了 2015 年, 全省二十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能够支配的收入达到 8951.6 元, 比 2011 年的 5196.0 元增加 3755.6 元,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 个百分点。到了 2016 年, 安徽脱贫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脱贫的人口达到了 103 万人, 贫困村出列的有 1077 个, 超过预期效果实现了年度目标。1. 坚持“绿水

12、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安徽省处在经济增长日益加速的阶段, 但其能源消耗与资源环境压力亦开始加剧, 区域经济整体依靠投资拉动、资源高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剧。根据这个情况, 一定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层面以及全程, 以最小资源环境作为发展代价, 以此支持更长时间、更高水准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的发展当中, 以生态红线作为前提, 重视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不断发展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以及增长模式。重点发展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 加快培育高技术含量以及低资源消

13、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节能减排, 对于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 对于高耗能产业的增长要坚决抑制, 努力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以及循环发展。2. 加强环境规制, 实行“九节一减”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强调“减量化”原则, 能够实现系统性的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九节一减”指节地、节种、节水、节药、节肥、节柴 (节煤) 、节电、节粮、节油、减人。从总体数据来看, 2010-2015 年安徽省“九节一减”效果明显, 单位农业产值的农村用电量由 36.34kwh/万元下降至 35.69kwh/万元, 单位农业产值的化肥使用量从 10.81 千克/万元减少到 7.71 千克/万元, 单位农业产值的塑料薄膜使

14、用量由 0.273 千克/万元下降至 0.222 千克/万元, 单位农业产值的农药使用量由 0.394 千克/万元下降至 0.252 千克/万元, 单位农业产值的柴油使用量由 2.305 千克/万元下降至 1.723 千克/万元, 其具体做法见表1。3. 拓宽产业链条, 推行绿色产业扶贫绿色产业扶贫。和贫困乡村的资源进行紧密结合, 安徽省大力培育各具优势以及地域特点明显的绿色产业。在产业发展层面, 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相结合。一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产业加工以及生产进行鼓励, 另一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将乡村旅游与传统种养业结合, 带动贫困户收入增加。在金融支撑层面,

15、通过入股的形式进行支持能力以及劳动力欠缺的贫困户发展, 鼓励其参与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去, 并根据股份进行分红。注重培育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如阜南县发展安全优质蔬菜产业, 成立果树专业合作社, 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光伏扶贫。根据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 安徽省各贫困县可开发利用贫困村的荒山荒坡、农业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光伏电站, 对无劳动力和无收入、无资源的贫困户以及贫困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进行重点支持。对于贫困户带资入股进行鼓励, 增加了贫困户基本生活收入以及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在利辛、岳西、金寨、阜南、泗县五个国贫县进行试点工作, 每个县选取五千个贫困户以及三十个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

16、, 总共选取了 2.5 万的贫困户以及一百五十个贫困村, 共计 8.4 万千瓦。旅游扶贫。2016 年 11 月, 省旅游局颁发了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指导目录, 明确强调了把“八个一”当作重点村建设以及考核量化的标准, 明确全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继续按不低于四成的比重用于乡村旅游扶贫。2016 年, 省旅游局投入 3650 万元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公共设施的建设, 对三十八个村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电商扶贫。积极开展“互联网+”扶贫, 实现了本地优质农特产品与外部市场的有效对接, 促进农民增收;产品创新电商扶贫模式, 如引进京东集团在岳西、金寨、泗县、临泉、阜南 5 个县启动电商精准扶贫示范县项目,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注重农产品上行, 促进商品流通, 并进一步持续强化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电力、网络、物流等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使得贫困群众的脱贫的基础能够更加牢固。4. 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劳务培训。对于用人单位在贫困地区成立劳务培训基地进行引导以及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