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14767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论述一、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P41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4、每个人都是又潜能的。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二、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P54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品质不断发展。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2、注意品质不断发展三、儿童观察的发展趋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59儿童观察的发展总趋势是:1. 有意性不断增强。2. 精确性不断提高。3. 概括性逐渐增强。感知规律再教学中的应用1. 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地感知觉。

2、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同学都能看得清,听得明。2. 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应注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3. 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被感知。4. 根据直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5. 根据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6. 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四、记

3、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661. 善于识记,增进记忆。(1)直观形象法(2)分类记忆法(3)谐音记忆法(4)歌诀记忆法(5)联想记忆法2、科学复,克服遗忘。(1)及时复。(2)分散复(3)复多样化(4)适当过度复五、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P71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这一阶段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格式。2、前运算阶段(2-7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可以凭借象征性格式再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的认知结构已从上一阶段的象征性格式演化为运算格式,其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已经整体性等特点。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4、

4、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该时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六、如何促进提高教学的迁移?p88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学的积极迁移,就必须根据迁移原理来有效组织教学。1. 精选教材内容,促进普遍迁移。2. 改进教材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3. 教授学策略,提高学能力。七、智力发展的特点。P98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一般经历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智力发展的差异性。(1)智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智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4)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八、 (论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P

5、1081. 营造良好的环境(1)教学要以创新为目的(2)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2、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与创造技法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3、头脑风暴法是产生创造性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1)禁止批评,延迟评价。(2)提倡自由奔放的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3)鼓励创新。(4)提倡对他人的设想进行组合和重建以求改善。4、重视创造型人格的培养。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创造灵感。九、情绪情感的作用。P1161. 调节功能2. 动力功能3. 感染功能4. 信号功能5. 迁移功能十、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P1231.

6、 暴发性和冲动性2.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3. 外露性和内隐性4. 心境化和持久性十一、 (论述)青少年意志发展的特点,如何培养良好 的意志?p143青少年意志发展的特点:1. 意志的盲从与独断性2. 意志的轻率与优柔寡断3. 意志的动摇性4. 意志的失控性培养良好 的意志:首先,青少年学生的现状要求加强意志的培养。其次,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要求坚强意志的培养。(一)自觉性训练1. 树立符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2. 鼓励“自我做对” ,养成谦虚谨慎的惯意志的自我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密切联系的环节组成:一是自我提醒,二是自我约束,三是自我反省。3、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果断性训练1. 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

7、2. 再小事上鼓励学生快速做出决定3. 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三)坚持性和自制力训练1. 接受挫折教育2. 从日常小事做起3.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十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 8 阶段。P1621. 婴儿期(出生-1.5 岁)危机:信任对不信任2. 童年期(1.5-4 岁)危机: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3. 学龄前期(4-6 岁)危机:主动性到罪疚感4、学龄期(6-12 岁)危机: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春期(12-18 岁)危机:同一性对角色混淆6、成年早期(18-24 岁)危机:亲密对孤独7、成年中期(25-65 岁)危机:繁殖对停滞8、老年期(65 岁-死亡)危机:自我整合对失望十三、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P

8、1741. 克服气质偏见2. 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3. 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4. 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十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原则。P1911. 早期教育原则2. 学校、家庭、社会协调教育原则3. 自我教育原则4. 学校教育的全面渗透原则5. 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十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20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七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十六、教师期望的内容及对教学的影响。P224十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P30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树立

9、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人是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名词解释:1.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 问题解决:是寻找一些列操作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3. 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4. 迁移:迁移是一种学对另一种学的影响。5. 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应,是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6.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行动,并维持这种行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7. 学校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