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4593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蒋国阳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 由于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军事上广泛的应用, 未来战场更加复杂化的电磁环境将会对雷达正常运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复杂电磁环境影响雷达探测工作的角度出发, 分析雷达抗干扰的特征, 同时着重从复杂电磁环境的条件下对雷达抗干扰技术以及相关原理进行深入探析, 并提出了新的社会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 雷达; 抗干扰; 雷达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 而且也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制信息权与制空权的战略争夺的重要技术, 其拥有着远距离以及全

2、天候运作的能力, 在战争中具有十分高的地位。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战场已经产生了各种复杂电磁环境, 因此雷达在现代战场中将会面临多种电磁环境的干扰。而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甚至雷达抗干扰技术成为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1 复杂电磁环境对雷达探测工作的干扰1.1 复杂电磁环境造成战场感知的虚假性由于现代化作战基本上就是信心作战, 其战场范围不断的扩大, 而且战场中的目标繁冗复杂, 干扰是不间断的, 同时雷达自身也需要隐身目标、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电磁脉冲炸弹等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一旦敌方采用多种电磁干扰, 造成复杂混乱的电磁环境, 使得电磁密度分布较大, 最终造成空

3、域饱和, 使得雷达中的各种传感器失去应有的功能, 从而没有办法对战场中的形势进行感知, 对战场指挥人员是极为不利的。1.2 基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兼容问题严重首先复杂电磁环境给雷达创造的环境较差, 因此与其它电子系统、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难度更大, 为了提升武器、信息设备的战斗性能, 必须要对电子系统采用技术手段, 对电磁兼容问题进行解决, 但是相应的技术手段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代价以及时间周期;另外就是武器装备或者是系统自身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不仅没有办法使得整个雷达系统正常工作, 反而还会干扰到其他系统的运转, 无法使得整个信息系统联动起来, 发挥出雷达信息作战的最大效用。2 复杂电磁环境雷达抗

4、干扰技术特征随着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型雷达种类数不胜数, 而且为了能够满足雷达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现代雷达干扰技术随时需要更新, 但是必须要遵循以下特征。首先是雷达系统中的天线系统, 其必须要具备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等特点, 上述特点是确保能够从复杂电磁环境能够接受到需要的电磁信息;其次就是雷达系统必须要凭借高速计算机作为基础, 以此作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交换与传递的基础, 从而提升整个雷达系统的运转速度以及复杂电磁环境的运行效率;还有就是雷达系统必须要对其综合功能提供保障, 既能够具有全方位、全频段大功率多功用以及能够对付多目标的多波束能力。综上所述, 多复杂电磁环境下一定要

5、保证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功能特性, 才能够满足现代雷达系统抗干扰的基本需要。3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干扰技术现代雷达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是极为复杂的矛盾体, 在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发展下, 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干扰不了的雷达, 也没有抗不了的雷达干扰。就看两者内容的技术更新速度, 因此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发展, 在雷达系统对抗日益激烈的情形下, 各种雷达干扰技术不断的创新以及研制, 但是同样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抵抗在多复杂电磁环境下地方对雷达系统的干扰, 保证雷达系统的正常运作, 才能够为己方的信息战斗力提供保障。3.1 空域抗干扰空域内的雷达干扰技术是复杂电磁环境下必须

6、要考虑的内容, 主要涵盖有超低副瓣天线、单脉冲测角等等内容。低副瓣天线是雷达空域内容中最前端的抗干扰环节, 而且通常雷达的噪声类型的干扰都是通过副瓣进入的, 所以通过构建超低副瓣天线能够提升雷达系统对于各种副瓣的抗干扰能力, 最终造成敌方针对雷达副瓣信号的搜查、侧向与干扰防火墙大大增加, 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反侦察功能。单脉冲测角则是雷达系统中常常运用的一种测角方式, 其通过数个天线同时接受回波信号, 利用比较回波信号的相位或者是幅度对获得目标的角位置进行测算。单脉冲测角的技术特征主要是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部分当中对抗角度欺骗干扰环节, 但是目前单脉冲测角应用方式较

7、为广泛, 主要涵盖了振幅-振幅、相位-相位、振幅-差以及相位-差等四种方式, 雷达抗干扰的构建必须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方式。3.2 频域抗干扰频域抗干扰是雷达抗干扰体系中极为核心的内容, 因为频域干扰是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最容易受到的干扰形式, 通常是应用自适应频率捷变、频率分集与频谱扩展等等。自适应频率捷变是频域抗干扰当中最关键的措施, 现代雷达系统应对干扰主要就是由于许多频域参数会产生变化。诸如雷达工作的频率、脉冲宽度、发射功率以及接受机带宽等等, 而自适应频率捷变技术则通过当代技术方式对雷达周围的电磁干扰环境进行实时的检测、分析, 同时根据相应的结果得出雷达系统最佳的技术参数。频

8、率分集就是为了完成统一任务采用差别较大的多个频率类似同时工作的一种技术。只要将分集的带宽设置成大于瞄准干扰的带宽, 频率分集技术就能够对瞄准形式的干扰进行抵抗。同时在对抗宽带阻塞式干扰时只有通过增加雷达频率分集的带宽就能够使得干扰机加大干扰频谱宽度。而频谱扩展则是新型的扩谱技术, 首先能够提升雷达的探测范围, 同时能够使得敌方很难检测到类似信号。通过上述对频域抗干扰的优化能够将雷达抗干扰系统的综合性能大大提升。3.3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雷达抗干扰是在电子领域内灵活利用电子频谱资源进行反干扰的一种斗争, 其主要方向就是将干扰雷达正常工作的各种干扰信号或者是尽最大可能的将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削弱。多功能相控阵技术、多波束技术等等新型雷达抗干扰技术, 主要趋势就是在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研发。参考文献1李淑华, 黄晓刚, 刘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J.现代雷达, 2013, 35 (04) :1-5+9. 2任明秋, 严革新, 朱勇, 王志斌, 高婷.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性能测试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 2016, 37 (06) :1277-1282. 3熊永坤, 王东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J.科技与创新, 2017 (07) :57-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