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961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器之辩:儒道精神在传统器物美学中的体现 李维维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摘 要: “道”与“器”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重要范畴, 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形而下之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发明制作的, 但人类发明与制作器具并不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各项需要, 还有试图体现其超越生存与本性的精神意义, 这就有了形而上之器。在道器融合的过程中, “礼乐”文化的影响使“器”作为器物的存在, 除了一般用具的实用性, 还具备了象征的功用, 从而形成了文质相彰的“礼器”。关键词: 道; 器; 儒道精神; 器物美学; 作者简介:李维维 (1982) , 女, 河南许昌人, 博士,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

2、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16-09-01Received: 2016-09-01一、形而上之“器”对于“器”在形而上维度上的论述, 先秦百家有诸多相关的理论。儒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器”侵害了“善”, 但是, 儒家重“礼”, 对具有礼乐功用的“器”自然是重视的。孔子曾借器论人, 论语中记载:“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1孔子以“器”论人, 说管仲“器”小, 这里的“器”是指胸襟和度量。由于管仲喜爱奢华, 因奢华而越礼, 所以孔子此处以是否知礼仪来衡量人是否成器

3、。孔子认为君子在德而不在位, 对弟子的鼓励是提升自我修养。这种以“器”比君子、比德的观念, 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道家对“器”持不同的态度。“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2“器”的“有”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便利, 是因为“无”。在“无”的前提下, “有”才发挥了它的作用, 所以“有”不是追求的目标。“无”虽然没有办法直接目视或感知, 但是, 它却比“有”更为根本。道是“无”, 器是“有”, 器必须提升到“道”的高度。老子曰:“名则有所分, 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 必有不周;虽盛其美, 必有忧患

4、。”3又曰:“夫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4有形的东西, 即便再巨大, 也受外形的限制, 作为有形者的兵器, 在老子看来, 又是不吉祥的, 故而, 道家不仅是轻器的, 而且是反器的。在老子那里, 是“道”先“器”后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5, “道”先于万物而存在, 作为可感知的、可使用的、有形的器, 是“道”派生出来的。在这里, 不只是反映出道与器的先后关系, 更反映出“无”是“有”的本原。道家的“器物观”对工艺美术的影响是很大的, 使后来的工艺美术普遍有着“道法自然”、追求天道的审美观。既然“道”与“器”对应的是“无”与“有”。道是形而上的, 是

5、抽象的, 并非是直观可视可触的, 它通过具体的“器”在人类世界里被感知、被感觉。另外, 具体的器物也不是纯粹自然界的物, 而是人工所加工制作的, 人可以通过器来表现主观情感。也就是说, “器”不仅仅是形而下的具体的“器”, 还是超越自身形体局限的、功能性的“道”。例如庖丁解牛, 庖丁在解牛使之变为“牛肉”的“器”的制作过程, 就是不以“目视”而是以“神遇”来完成, 这个具体的“制器”的过程, 已经超越了具体劳动而具有了审美创造的意味。庖丁对牛的骨骼、肌理的认识, 对牛刀的使用及保养都是极有心得的, 可见,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造器和使用器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技进乎道”也是指这种充分唤起人的主

6、观意识的造物活动。胡伟希认为, “任何制器过程都是现象界之事, 都受现象界的因果律的限制与支配”6, 创作者只有对被制作、被改造的对象有明确的认识, 在具体的劳动中发挥主导性, 对制约“器”的因果律有充分的认识, 才能掌握制器的规律, 达到“技进乎道”。二、形而下之“器”器不仅仅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还有形而下的物的属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器, 皿也”7,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器, 器乃凡器统称”8。这里的“凡器”即为墨子所言, “募民欲财物粟米, 以贸易凡器者, 卒以贾予” (墨子号令) 。所谓“凡器”是指各种器物, 可见“器”包括所有类型不同的器物。“器”“物”作为联词使用, 实

7、质上二者区别较大。作为一般的“器”而言, 主要是指手工制作而成的。而“物”, 不仅包含手工制作之物, 而且有自然之物。易系辞下言:“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器”9, 显然, 不能简单地将“道”与“器”生硬地割裂开来, 使其有尊卑之分。因为在谈到宇宙运行规律之大道时, 易系辞下说:“一阖一辟谓之变, 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 形乃谓之器”10。身为形而下者之“器”, 究竟是如何做到体现宇宙之规律的呢?这要从器的制作开始谈起。首先, “器”之制作始于自然之道。“制器者尚其象”11, “器”的制作, 是观物且摹象的过程。具体摹写何种“象”, 在易系辞中也是有描述的, 这种描述采用神话故事一

8、样的方式来展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德, 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 以佃以渔, 盖取诸离。”12姑且不论究竟谁是器的制作者, 单就“仰观”“俯观”“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就不失为很好的观察方法, 以致在器物中始终都有仿生学意义上的动物类、植物类造型。其次, “器”从实用之器发展到象征之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无法离开“器”而存在的, 人类是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 随着认识的提升, 来表现自然之道与宇宙之道的。在原始社会,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 再到拥有简单纹饰符号的陶器, 器

9、物的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也使人类自身由愚昧蛮荒走向文明开化。当然, 器物也受“技艺”的影响, 决定技艺高低的是同时代的生产力状况。可生产力的状况, 不仅仅影响了技艺高下, 还生成了器物的功能需求。陈少明认为“器分为实用性、功能性与象征性三大范畴”13。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器”之分类方法。胡伟希在原器一文中提到:“从功能上看, 器可以分为三类, 实用之器规范之器象征之器”14。这里的“规范之器”与“功能之器”所指是相似的, 是规章、制度、仪式等, 姑且放置不论。就“实用之器”和“象征之器”而言, 作为实用之器的器是以功用性为第一要素的, 它们有完全人工制成的, 也有来自自然界被人类改造

10、而成的。有的实用器是以单件手工加工的方式加工完成, 有的是在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由机械加工完成。在这些具体的造物活动中, 产生了诸如器皿、服饰、桥梁、汽车等实用工具。作为象征之器的器的存在, 是具有观念性意义的, 代表着某种形式的约定。像原始社会的图腾, 最早印第安语对其解释的语义是“他的家族”, 这表现了图腾崇拜的发生并非偶然, 而是对氏族血统的认可, 图腾给予他们家族的意义。最后, “器”与人类文明相互作用。作为形而下的器物, 是人类生产生活必备的客观物质条件, 它们伴随在人类悠久的历史发展中, 也促进和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人类世界的物质生产、精神审美, 都无法脱离器的使用。现实生活若

11、没有了器的使用, 便无所谓现实生活。历史的发展伴随着不同器具的使用。从史前备物致用的陶器, 到商周时期所广泛使用的青铜器、隋唐时期的金银器、两宋时期的陶瓷器制造器物技艺的提高, 反映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对形而下的器物而言, 还有“技艺”的要求, 这在庄子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庄子虽然不重视“器”, 但重“技”,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15;“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16庖丁因为解牛的技艺高超, 遂被文惠君赞赏。文惠君观赏庖丁解牛, 是重视觉上审美上的享受, 而对于庖丁自己来说, 解牛虽

12、是劳动的过程, 但是“游刃有余”带来的“合于桑林之舞”的愉悦感, 实则达到了“技进乎道”的“道”的境界, 这种境界, 实则是作为形而下之“器”在形而上层面的超越性。三、道亦器, 器亦道形而下之“器”在形而上层面的超越实质是“道器”融合, 道器融合又有一个过程。首先是作为工具的实用之器。实用性的器, 如工具、车船、容器等, 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例如, 庙底沟文化和半坡文化时期的陶器尖底瓶, 在整个原始社会延续时间非常长, 出土的数量也很惊人, 1972 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就挖掘出土了约 150 件左右均为重口、溜肩、筒状腹及尖足底的瓶器。据考古挖掘报告和文献资料显示,

13、 原始社会陕西临潼姜寨一带黄土厚重, 尖底瓶用来盛装果食较小的沙棘、山核桃等小型野果,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既利于储藏, 又便于携带和食用。古人讲究物以致用, 尖底瓶是复合功能的器物, 未必只此一种功用, 但它作为储藏谷物种子、浆果坚果的容器, 却是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当下的环境, 运用现有认识、知识进行的使用工具的创造。其次是象征之“器”。象征性的器物, 体现的是社会意义上的观念、审美和价值, 例如玉器。石者之美称为玉, 在新石器时代, 从红山文化到齐家文化, 玉器都体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水平。原始人类将这种美丽的石头制作成规整的样式, 从选材、琢磨到抛光, 制作成不同功用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等

14、, 有的甚至在祭祀中充当与天地、人神对话的器物载体, 赋予其以通天地的神性。玉器在后来的发展中, 被用以“比德”, 在礼记中, 对玉德的阐释有“十一德”之说。事实上, 对器的实用性过于重视时, 就会出现重农轻商, 而对器的象征性过于重视时, 有会产生文质不相符, 有文无质的倾向。最后是“道器”的融合。“无其器则无其道”17, 器存在, 那么道就存在, 反之, 则道毁。器体道用, 为王夫之道器观的一个基本含义。“洪荒无揖让之道, 唐、虞无吊伐之道, 汉唐无今日之道, 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18这里所表述的已经涉及存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王夫之认为, 道不是不会变的, 也不是只有器变;更不是只有

15、器跟随道变, 道也是会因为器变而变的。他后来又提出“天下惟器”19、“尽器则道在其中矣”20、“象外无道”21, 即认为宇宙不存在脱离具体事物而独自存在的规律, 脱离具体的事物而寻找事物规律, 那是不可能寻得到的。郑观应在论述道器关系时曾说:“虚中有实, 实者道也;实中有虚, 虚者器也”22, 明确指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道寓器中”, 即并不否定道的存在, 而是强调道无法脱离现实事物而单独存在。郑观应对道器关系的观点与王夫之相似, 都有指明“道”不是永恒不变的, 会随着现象界的变化而变化。四、礼乐之器在经验世界里, 人类所直接感知的是器而非道。从对实用器和象征器的分析来看, 器作为人工制

16、作的物品, 往往不只有一个用途。尤其是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 作为器物的存在, 除了作为一般用具, 往往特定的制式还具备礼乐的功用。儒家文化中“礼”的起源大致可以归为三个:一是原始宗教。“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 污尊而抔饮, 蒉桴而土鼓, 犹可以致敬于鬼神”23。“礼”是由饮食中的一些规定, 像“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等的行为方式, 伴随着“致敬于鬼神”这样一种宗教活动而来的。礼运中这段话往后读, 可以更加明确。“及其死后, 升屋而号, 告曰:皋!某复然后, 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体魄则降, 知气在上, 故死者北首, 生者南乡, 皆从其初。”24以“升屋而号”召唤死去的灵魂归来, 直至灵魂确信已不再来, 方下葬, 这种习俗后世“皆从其初”也一样遵循。二是“先王”所制订。“昔者先王, 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