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741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教育公共价值论 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昌明教育、砥砺德行是文明的必由之路。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使人不仅“是其所是”, 而且“是其所应是”。道德教育对于实践的积极干预, 体现了人对世界的主体关系,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期, 道德成为关涉立国价值、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基石。道德教育需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不断破解难题、发展内涵、探索新路, 既要梳理清除传统道德规范过时的一面, 又要与时俱进、广采博纳, 凝练完善新的道德体系。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行为规范; 作者简介: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任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新闻传

2、播。 (广东深圳 518055) 道德既是协调利益关系的约束性规范, 也是人们探索、认知、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 在生产实践和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中, 人们凭借理性选择了有道德的生活和行为,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利与互利, 并推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另一方面, 道德有时也体现为律己向善的天性, 成为人们履行人生角色、完成道德使命、完善升华自我的内在力量。道德之于人类社会, 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道德教育则承载着科学认知自我及世界本性、优化公序良俗、凝聚社会共识、参与社会实践等重要使命。一、道德和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秩序规范, 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关于道德的起源, 历史上出现过神

3、启论、心源论 (天赋论) 、情感欲望论等诸多观点。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 道德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 这一观点突显了道德的实践性。在社会斗争、利益冲突的淬炼中, 道德逐步成为护航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文化创设, 它通过意志、舆论、观念的限制或激励, 达到协调利益关系、规范行为实践之目的。因此,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 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价值理念等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道德的限制性不言而喻, 但是它对人类社会来说, 并非自缚天性的精神枷锁, 相反, 道德是通过柔性的规范来追求个体与社会的完善。因此, 道德在本质

4、上是人类对自身的肯定, 是一种向好向善的力量。或者说, 道德是人类通过必要的约束来帮助自己。这份约束的背后, 则是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积极追求。甚至有道德的生活本身, 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之一。正因为如此, 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哪种政治制度, 都对道德和道德教育投以高度关切。事实上, 在东西方各种文明谱系中, 道德一直是古今圣贤哲人乐此不疲的研究领域, 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把人类整体的社会理想托付给了道德。古希腊城邦时期的美德伦理、中世纪的宗教伦理、近现代西方基于契约论形成的商业伦理、中国儒家的心性美德伦理、礼仪规范伦理、理学伦理、心学伦理, 乃至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都是历史长河中重要的

5、文明成果。虽然价值向度和文化气质的不同会导致道德内涵、道德标准的差异, 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也相去甚远, 但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却有趋同性, 那就是:人应当有道德地生活, 道德是保障社会稳定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公共机制。正如康德所主张的, 人不仅要灵性地存在, 而且要有尊严地存在, 人是有理性的, 理性让人选择了道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道德使人真正成为目的, 获得独特的价值尊严。1既然道德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道德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担负着形塑品质、指导实践、协调利益等重要使命, 成为人类认知自我、发展智慧、实现尊严、和谐互利、传衍文化的必要条件。二、道德教

6、育的公共价值1. 认知层面:科学认知自我。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驱动力。道德的生发、培育、凝练、内化和践行都离不开对人性的认知。“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德尔斐神庙的铭言, 被苏格拉底奉为毕生的课题。关心自身正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首先, 对人性的理解是道德养成的基石, 道德反过来又使人性得以完善和升华。如果说人的欲望是河水, 道德则是堤坝, 其目的是控制和疏导河水, 避免欲望的任性妄为。因此, 道德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自我塑造既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式的自我激扬, 也包括对人性幽暗面的警惕与扼制。荀子礼论提出:“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争则乱, 乱则穷。

7、”正是因为人能够认识人性的复杂, 才会萌生以道德止恶扬善的思想与实践。古往今来, “德治”是许多人的社会理想, 和“霸道”或法治比起来, 德治更具有根本性和普泛性, 它不需要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启动军队、警察、监狱等强制力量, 也不需要复杂的管理程序, 而是依靠内心的力量使人自觉地趋向善。实现德治的前提即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并以合理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引领实践。以礼让为例, 与不择手段的争抢相比, 显然后者能更快更直接地实现行为利益目标。但是人与动物的分殊在于, 人能够对自身本性有所觉知, 并对行为加以调节控制。人会考虑他人的情绪体验、舆论评价;会对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加以权衡;会以价值观来调节

8、行为方式, 乐于成为符合自身道德标准的人。道德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性这片土壤, 没有对人性的深刻认知, 一切道德都是空中楼阁。激励倡导或约束节制都是基于对人性的信心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同时, 道德也积极作用于人性, 引导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正如伦理学的邀请一书在封面所强调的:伦理学的唯一目的是努力提升自身。2其次, 道德教育有助于个体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形成良性的人我关系、群己关系。道德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从汉字解析的角度, “伦”和“德”都涉及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伦理”“伦常”等词汇中, “伦”本身就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德”以“彳”为偏旁, 意味着“德”和多人相关,

9、追求个体与他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这也意味着“德”是公共领域重要的精神机制。人类理想社会的一些关键词, 如公正、正义、平等、秩序、规则、合作、和平等等, 每个词里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芒。如学者所言, “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 是因为道德具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 调节人我关系、群己关系, 激励人不断向上, 使人能够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等多种功能”。3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德不孤, 必有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近悦远来”等等, 都体现了对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深刻思考, 体现了看重关系和谐、看重公共利益的价值向度。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的本质寓于

10、社会关系, 就需要在个性与共性、自利与互利之间达成平衡。在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过程中, 道德成为必要的协调与规范。为了实现自利与互利, 人们学会了以同理心对他人的处境与情绪感同身受, 以忍耐宽容对自身的心理行为施以积极控制, 即使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仍能抑制冲动、抵御诱惑, 以理性的方式趋近长远目标, 以互利的方式保障个体利益。有学者提出, 自我控制是道德行为之本4, 是人在社会关系中习得的重要生存智慧。2. 实践层面:实践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离开实践, 人类将一事无成。实践既是道德的起点, 也是道德的终点。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研究, 深深植根于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

11、实践还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社会实践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善与恶、公与私、正义与邪恶、诚信与谎言、道义与利益等道德问题交织其间, 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道德的普泛性、经常性和重要性。道德一方面依赖于实践, 另一方面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在历史演进中表现出富有韧性的持守和传衍功能, 因此, 道德具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文化惯性。比如, 中国的封建制度早已走进历史, 但封建的道德不会立即消亡, 而要延续相当长的时期。道德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它能够通过价值尺度、思维观念、社会风气等方式, 凝聚共识、选择方向、辨别分析, 从而对实践产生引领、调节、评判等作用。道德虽然不具有强制力, 但却在无形

12、之中不断表明对实践的态度, 并努力把心灵引导到它所推崇的价值理念之中。虽然以道德的一己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左右实践的方向和进程, 但不容否认, 道德是历史合力的重要因素。道德之于实践, 不是被动的、消极的, 而是呈现为积极作为的姿态, 柔性但却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理念。干预实践一直是道德无须言说的目标, 其作用的方式往往呈现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的内化与外化正是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道德教育不仅要激发善念, “把灵魂引导到真理”, 同时更要引导人们把真理转化为实践。不仅要看见善、懂得善, 更要追求善、践行善, 把善落实到行动和细节。与专业技术教育不同的是, 道德教育不仅仅

13、存在于课堂, 也不仅仅存在于求学时段, 而是弥散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续为整个的漫长人生。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 但学会做人, 则需要一辈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有着丰富的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和体悟, 论语的“见贤思齐”“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的“求诸己”“自反”“身正”, 都是道德的自我塑造。在独善其身的同时, 儒家还倡导积极作为, “得志, 泽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5修心修身是起点、是基础、是路径,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应用、是实践、是目标。道德对于实践的积极作为, 体现了人对世界的主体关系,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丰

14、富和发展。3. 社会层面:凝聚社会共识。道德不仅是个人修为, 更是国家大事。道德共识是关涉立国价值的思想基石。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 受制于经济关系的变化, 往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在人类历史上, 一切道德体系的进退消长, 无不植根于经济基础。比如, 封建社会的道德, 其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 其目的是维护具有差序格局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在这种情况下, 道德成为不幸和奴役的实用法典。6当时代的车轮驶入现代, 公平、平等逐步成为价值共识之后, 维护等级差序的道德规范必然要淡出历史舞台。独立宣言中一句“人人生而平等”, 不仅为美国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也为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提供了观念

15、力量。同时, 它也集中体现了新道德的价值尊严。崭新的道德体系犹如灯塔, 照亮了历史的航程。道德体系的更新不是非此即彼、一蹴而就的, 往往有传承、有保留、有创新、有淘汰。比如, 中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却出现了道德失范、信仰迷失、文化混乱的现象。如何直面道德乱象、确立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 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至关重要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次把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

16、和道德理想。这两项重要举措, 不失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破解文化焦虑、超越既有体系、更新道德内涵的理论探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十二个词的背后, 是中华民族对原有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重新审视, 是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创新与突破, 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顺应社会潮流的理论探索。其间, 既有对自身传统文化资源的珍视与尊重, 也有对其他价值谱系的吸收与借鉴。当然, 道德的内涵发展没有止境, 只要生产实践在不断发展, 道德体系必然随之更新完善。只有经过历史与实践的砥砺, 才能形成具有独特文化气质和价值向度的道德体系。但就现阶段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遵循。它回答了“需要什么人”和“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三、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 健康的道德不排斥自利与互利。中国传统道德非常重视义利关系, 特别是占主流地位的儒家, 有着明确的尚义轻利价值取向。这一义利观广泛地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内化为集体无意识, 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