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641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西方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演练 岳麓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第 9 课 欧洲宗教改革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 。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B灵魂得救取决于宗教仪式C否定了教皇与僧侣的特权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掌握能力。 “因信称义”主张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反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 ,带有人文主义的要求。答案:B21073 年,教皇格力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立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

2、认。这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 D王权与教权互不干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历史阶段特征在解题中的应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不能得到教廷的承认,这恰恰符合中世纪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的特点。答案:A31521 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材料表明,教皇代表认为只有教皇有权解释圣经 ,而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 ,强调

3、基督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即基督徒的信仰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反对信徒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 C 项正确。答案:C4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2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C D解析:英国宗教改革后单独形成英国国教,英王是最高的宗教领袖,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这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是相同的,故排除。答案:B5宗教改革的影响包括()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天主教会势力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实现了彻底的宗教宽容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通过宗教改革,

4、各国虽然实现了宗教宽容,但并不彻底,新旧教派之间仍时有纷争,彻底实现宗教宽容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B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 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1)“16 世纪对教会的反叛” ,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2)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对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打击、对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确立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与人民思想的解放和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等角度作答。答案:(1)马丁路德、

5、加尔文、亨利八世。(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基础巩固31宗教改革的作用不包括()A否认了教士的特权,体现了人与人的平等B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主义国家的出现C结束了欧洲封建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加速了欧洲的社会转型解析: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教会,但是并没有结束欧洲的封建制度。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2伊拉斯谟说:“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 ”这反映了中世纪

6、的欧洲()A教士和僧侣的腐化荒淫B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C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封建统治的中心D教士政治上享有特权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从“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教士和僧侣腐化荒淫,道德败坏。答案:A316 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D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15 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以摆脱天主教会束缚为

7、目的的宗教改革运动。答案:D能力提升4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路德的“意见”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神甫可以娶妻先定论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先定论是加尔文的主张,因此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的选项。4答案:A5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应该是()A 九十五条论纲 B 圣经C耶稣 D教皇、教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 项“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D 项“教皇、教会”是马丁路德所反对的。B、C 两项相比较,符合题意的是 B 项。答案:B6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8、)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的主张创立的加尔文教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加尔文比路德更激进,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其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A。答案:A7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解析:新教的传播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控制。有利于思想解放。答案

9、:D8下列关于 16 世纪西欧宗教宽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宗教宽容是在宗教改革运动后没有宗教纷争和迫害的背景下进行的B各国君主、贵族和市民阶级在宗教宽容中起了重要作用C德国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D法国的南特敕令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解析: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知识。宗教宽容的背景之一是宗教改革后,各教派之间特别是天主教会和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5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0、 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3)

11、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提炼信息,特别需要明确的就是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第(2)问通过材料回答即可。第(3)问要结合中世纪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阻碍西欧国家实现统一。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3)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影响无处不在;中世纪封建王权衰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人们思想没有得到解放。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

12、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 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

13、仰生活”6),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材料三加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三,你认为谁的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什么?(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和当时的背景去分析。第(2)问从资产阶级的要求的角度去思考。第(3)问结合前两问的回答及所学知识思考。答案:(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条件;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其提供了思想条件;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其提供了政治条件。(2)加尔文。理由:人在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鼓舞资产阶级积极进取。(3)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