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44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胡慧颖 内蒙古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摘 要: 随着内蒙古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展示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酒店服务业, 已发展为内蒙古服务业中最有生命力的新兴业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特点和优势的分析, 以期在把握酒店服务业变革的大趋势下, 充分发挥酒店服务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地区生存态势、市场需求优势, 重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酒店服务业。关键词: 酒店服务; 发展; 特点; 优势; 作者简介:胡慧颖, 内蒙古通辽市, 管理学硕士, 讲师。基金: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NMDYB1773)

2、 一、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特点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作为文化经济相互交融的新兴业态, 为内蒙古地区的酒店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为衡量地区酒店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不论是在内蒙古各地的大中城市的“蒙古族文化主题酒店”“中国蒙餐之都”, 还是在牧区平原的蒙古族风情酒家, 都在依托着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其发展特点:1. 发展定位准确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的创建者和经营者, 把蒙古族文化放在酒店服务业发展的首位。视其为酒店服务业发展的灵魂。紧紧抓住蒙古族文化本质要素, 创建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又有内蒙古地方文化色彩的酒店服务业。或以蒙古包文化特质微素材, 设计、建造

3、、装饰蒙古族文化主题酒店;或以蒙古族饮食文化特色为要素, 创造精选食物精华加工烹饪四色美食的蒙餐之都;或以蒙古族风俗风情文化为元素, 开办蒙古风情的牧家乐。在酒店服务的过程中, 全方位展示蒙古族迎送敬客礼仪文化, 民族音乐舞蹈的艺术, 使酒店服务充满生机、活力美感, 富有激情、情趣和感染力。使人们深切地体验到蒙古族文化的绚丽多彩, 满足对民族文化的享受和追求, 也使酒店服务的文化品位得到发展和提升。2. 发展理念清晰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的创造者和经营者, 以蒙古族崇尚自然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酒店服务业经营管理的理念, 坚定地认定和追求绿色酒店的发展目标, 提出绿色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

4、消费的酒店服务原则。建立酒生态文明意识、融入酒店服务的经营、管理、生产服务、消费的行为实践中。酒店客房保持蒙古包特色, 装饰陈设要简约朴素, 精美而不奢华, 确保清洁、美观、舒适、方便、安全;餐饮制作就地取材, 鲜嫩本味, 食医并重、食娱同行, 倡导“半饱为足食”, 反对奢侈浪费, 以利于吸收、防病、焕发精神、提高智力。从而使人们由衷地敬佩蒙古族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保护自然的传统美德的高尚、赞赏蒙古族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和远见卓识, 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也为酒店服务业走出一条保护生态、推进发展、天人合一的发展之路。3. 发展创新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的创建者和经营者

5、, 以蒙古族践行开放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酒店服务业发展的创新的指导思想, 在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 大胆借鉴和收纳现代文化成果, 提高酒店发展的能力, 制定创新规划、方案, 建立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建立以我为主, 主动吸收来全面整合, 形成保护、继承、开发、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体系。在酒店建筑风格上的创新, 将蒙古包建造在绿草如茵的广场草地上, 洁白的蒙古包一字摆开, 展现出蒙古族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大小不一, 各自独立的蒙古包内部, 装饰陈设保持原貌, 色调搭配, 线条组合更加精致洁美, 充分体现淳朴的蒙古包风格;在餐饮品种上的创新, 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奶、肉、根、

6、菜原料, 借鉴其他菜系的现今科学的烹饪技法和工具, 以增强蒙餐精美强度, 创新发展新蒙餐, 使之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经营方式上的创新, 借鉴西式经营方式, 选择连锁经营品牌, 拓展市场, 增强发展生机与活力。不断创新发展, 专注品质, 追求卓越, 走出一条保护、传承、开发、创新、传播发展酒店服务业的新路。4. 发展持续健康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的创建者和经营者, 以蒙古族恪守信义的价值观作为酒店服务经营的哲学, 建立以人为本、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为先的酒店经营的基本原则, 在酒店服务中充分体现以诚信为本, 信任客户, 相信对方, 建立忠诚关系, 做到货真价实, 一诺千金、千方百计兑现

7、承诺, 在酒店服务业创新发展中, 也要始终围绕满足人民大众的消费需求进行, 不去追求高端豪华, 也不要单纯迎合少数人过度个别需求, 而是实实在在地深挖民族化特色, 充实文化内涵、注入新文化内容, 使之发展创新的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履行法规, 承担服务社会责任, 形成自己的独特富有个性的经营风格, 促进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二、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发展的优势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说是新兴服务业中发展最快、最旺盛的行业, 成为旅游业的强大支柱。这主要源于酒店创建者和经营者的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 不失时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发展优势:1. 文化资源深厚内蒙古作为蒙古

8、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传承地, 集蒙古族文化大成, 形成了内涵丰富, 特色鲜明, 结构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 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 提供了可资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有酒店物资环境建设向客人传递温馨、舒适、美感, 给入住客人留下难忘记忆的蒙古包建筑文化, 有将酒店服务行为转化意识向客人提供热情、亲和、友善、尊重、平等服务, 建立友好和谐人际关系的蒙古族礼仪文化, 有规范酒店经营行为, 建立以诚信为标准的经营准则, 建立以客人价值观为指导, 以客人满意为服务宗旨的蒙古族恪守信义的诚信文化。还有构建酒店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蒙古族具有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宇宙观,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被恩泽的

9、自然观, 欲取先予, 永续利用的生态观, 描摹自然、歌颂自然的文化观, 践行自由, 开放自信的世界观, 讲究诚信、崇拜英雄的人生观, 以及蒙古族具有的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 敢于拼搏、志在必胜的精神, 宽厚包容和谐相处的精神, 团结协作、谋求共赢的精神。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深入挖掘并发扬光大的精神内涵。2. 物质资源丰富内蒙古有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场, 有全国生态畜牧业基地;全国食源性食品生产安全基地生产出精品肉食、有机谷物、醇香奶食、神奇美酒, 堪称食物的精华。为酒店落实蒙古族储存食物精华, 提炼食物精华, 食用食物精华, 重视食物保鲜的饮食需求, 提供了真

10、实的物质资源。现在的内蒙古是人们口口称赞的壮美亮丽的内蒙古。草原辽阔壮丽, 而森林茂密葱郁, 湖泊清澈明亮, 沙漠幻化神奇, 山势秀美挺拔, 加之古朴雄浑的古塔召寺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彩的物质环境。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真正称得是人们旅游避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3. 社会资源坚实内蒙古历来被称为模范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 更是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和谐的景象。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完善酒店服务业法制保障体系, 完善了投资机制, 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融资渠道, 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区各高等院校、中专职校

11、开设了酒店服务专业, 加强民族特色学科建设, 强调掌握蒙古族历史与传统文化, 学会蒙、汉、英三种服务语言, 培养大量酒店服务业应用型的合格专业人才, 同时还建立了高级人才选送进修的制度, 到外省市或者国外学习进修, 内蒙古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也为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4. 市场资源广阔内蒙古大力发展旅游业, 现已成为全国旅游大区。旅游业的发展给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和空间, 据调查资料的显示, 前来入住或者进餐的人员有 29.2%的专注酒店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底蕴的高品位的人士 (其有当地的各族人士, 也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士和外国人) , 他们文化程度高

12、、收入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内蒙古的实施与俄蒙的商贸往来、文化旅游的增多而带来的商务人员, 要求高雅尊贵, 其市场需求是快速增长态势;还有 69.3%的人士, 追求绿色与健康的人士, 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较高, 经济实力较强, 从事管理技术的人, 其消费理性高, 审美需求高, 要求鲜美纯正, 市场需求也是增长之势, 成为酒店选择市场的主要目标。有 36%追求新奇、多彩的人士, 其中青年人居多, 要求酒店充分体现蒙古族文化格调, 融食、饮、乐、礼、歌、境、情、器于一体民族文化氛围的酒店文化。蒙古族文化特色酒店服务业正随着时代的潮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向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秉承蒙古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着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酒店服务业的创建者和经营者, 定会创造出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国际酒店品牌。参考文献1娜日松.浅析蒙古族餐饮业J.北方经济, 2009 (08) 2张丽珉.发展内蒙古特色餐饮业对策研究J.内蒙古统计, 2011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