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69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便利店市场引人注目, 风口之下需理性 刘晓娜 有些风口可能是龙卷风, 它会把你吹上天再摔下来。处在风口上的便利店早就引起了业界关注, 但很多人依然处于观望状态。便利店核心竞争有很大的挑战, 绝不仅是开店那么简单, 向左向右这个路口该怎么走, 需要理性分析。风口背后的激烈竞争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便利店也是如此, 成为风口并不突然。北京商业经济学秘书长赖阳在接受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到, 网上“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的消费整体挤压零售业的生存空间, 导致零售业向两极发展, 一个是大型购物中心, 一个就是便利店。“按照 3000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或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

2、的标准, 像省会城市就会出现便利店井喷的现象, 大多数人已经感受到未来便利店的发展方向和需求, 所以很多从业人员和资本都在进入便利店。”成都亚太啵啵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磊告诉记者。在 2017 年中国便利店大会期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 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指出, 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接近 10 万家, 销售达 1300 亿元。2016 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 13%, 市场规模超过 1300 亿元, 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巨大的增长潜力、与互联网结合的神秘未来, 加上有人称便利店是新零售很好的入口, 让不少零售企业和投资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3、。便利店的确已成为风口, 但并不代表一拥而上就可稳赚不赔, 便利店市场纷繁复杂, 若不冷静理性思考、“赶潮流”似的涉足, 很容易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如果只有 7-11、罗森、全家的话, 竞争可以接受, 但现在很多便利店雨后春笋般出现, 包括夫妻店的改造、互联网也在涌入这个行业, 加快了行业竞争的步伐。我在亚太地区调研过, 实际上成都是中国便利店竞争很激烈的城市, 品牌非常多。”成都便利店激烈的竞争使刘磊不得不更好地做到差异化。与成都相比, 北京的便利店市场也很“混乱”、品牌繁多, 新老便利店竞争越来越激烈。物美、京客隆等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相继成立了专业便利店公司, 京客隆在 2005年就有便利

4、店 128 家。由于初期便利店经营缺乏成熟的方式, 尤其本土便利店更是缺乏经验, 尚处于实践探索期, 导致成长遭遇困难。与此同时, 外资便利店也纷纷进军北京市场。2004 年, 日本第一大便利店 7-11进入北京, 为本土便利店企业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罗森、全家进京相对较晚, 2013 年罗森在北京开出首店, 与罗森相同, 2014 年全家选择在北京首都机场选址开业, 宣布进京。除了外资便利店, 本土便利店也在积极寻求发展机会。2011 年在北京生根发芽的全时经过多年摸爬滚打, 形成了自有的特色。便利蜂是一家号称“互联网+”的 24 小时便利店, 在成立之初, 就主打门店和 app 双线同时运营

5、, 顾客可以在便利蜂的 app 上进行线上支付, 也可下单后自取或选择配送。对消费者而言, 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方式。刘磊提到, 便利店本身毛利不高, 随着房租、水电费、员工费用的提升, 加上品牌推广的营销费用, 使纯利被摊薄。“商品的品牌、消费者的喜欢程度以及商品组合本身就是难点。”谈及便利店的难处, 赖阳告诉记者。谈到选址, 北京物美便利店公司总经理董岗提到现在房子不好找, 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太高。不好做的便利店怎么做好日本罗森集团高级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三宅示修曾说过:“做便利店看上去挺轻松, 其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琐碎和辛苦, 大概反差太大, 会吓跑一些人。”做便利店, 要琢磨的不仅是当地

6、的人口密度、市场环境, 更要考虑各种成本。即使便利店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但很多人仍处于观望阶段, 如何使每家便利店盈利, 是多年来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想要做到差异化并不容易。1、鲜食最重要的一环鲜食是便利店重要的一环。董岗特别提到, 物美现在首要的是适应北京市食品卫生的需求, 也会在冷链方面寻求突破。位于五路居的物美便利店店员告诉记者:“我们的菜单每星期都是不一样的, 菜也不是在微波炉里加热, 大锅现炒出来的菜可能颜色看上去没有微波炉加热的好, 但口感不错, 这也是我们比别家卖得好的原因。”“不论是社区还是工作区, 鲜食对于便利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赖阳告诉记者:“现在社区早餐和老年人

7、午餐、晚餐都有鲜食的需求。口味口感要求成本是很高的, 关键是运营的品质水准。现在很多便利店的鲜食吃起来不差, 但消费者吃完后会不会再想, 下次会不会吃腻?这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7-11 在研发投入、品质管控有巨大的成本投入与支持, 以保证消费者的口感。消费者对 7-11 的快餐不是当作应急的盒饭, 而是当作隔一段时间不买就馋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很好的餐饮体制保障。“很多便利店都做不到这一点。”赖阳说。赖阳举例说, 7-11 为做出日本人爱吃的红豆饭, 由于原有的设备难以支持红豆饭的口感, 7-11 投入巨额资金引进新设备做出的红豆饭有家里的味道, 因此销量非常好。2、创新才是硬道理便利店的

8、目标顾客定位在年轻人, 想要做到差异化就必须要清楚了解目标群体。80、90 后的消费心理是值得研究的, 在此基础上推出特色化的新品、调整商品结构, 甚至打造所谓的“网红产品”, 这些都是可以探索的。啵啵斯便利店的定位是“潮牌、小资”, 以 90 后为目标人群, 在国内市场上是一个全新的便利店流派。“我们针对 90 后的年轻群体, 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推出新产品、做出差异化的调整, 进行整体优化改进。”刘磊强调了仪式感, 一些年轻人吃东西之前会拍照分享, 这无形中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年轻人的夜生活方式给便利店带来的销售额非常可观, 我们根据年轻人的消费特点, 开业以来不断调整商品种类, 目前

9、已经形成了符合年轻人的商品结构。”刘磊告诉记者, 啵啵斯 9 月份会继续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除了在单品上的创新, 便利店搭载的创新服务也是很重要的。从过去社区早就有的缴费到现在的洗衣代收、收发快递、为快递服务的终端平台, 到现在还会有更多的功能搭载。赖阳特别提到了无论是智能的、有人的、无人的, 它的核心就是供应链的管理体系, 也就是说消费者感兴趣的品牌、品类应该能够有供应链的保障, 冷链配送的生鲜以及熟食、快餐等应有相应的品质保障。据了解, 超市发与罗森合作未来或许会利用超市发的供应链来帮助罗森做好蔬果。生鲜的损耗率极高, 管理不好损耗率可达 30%, 管理好的话会有很不错的毛利收入。这些损耗

10、对便利店的发展是极大的挑战, 超市发罗森在蔬果方面的探索值得关注。3、借好互联网的东风在新零售的驱动下, 很多传统的线下品牌都提出过依托门店的价值重构。“便利店投资有科技的融合是很好的事。”赖阳对便利店与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充满了信心, “无论是无人便利店, 还是运用一些其他的新技术, 本质目的都是降低成本, 获得收益。”刘磊谈到啵啵斯也在布局自己的“门店+”战略。啵啵斯便利店要加什么呢?“我们会加很多东西, 但加互联网是我们目前的重点。”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便利店, 发现除了像便利蜂这样从诞生初期就推出门店加app 双线的新模式, 很多便利店都以自身开发或者与其他互联网合作的形式重新规划便利店。

11、全时与京东到家合作, 京东负责配送。好邻居也“赶时髦”与刚刚成立不久的天猫闪店合作, 店员告诉记者, 与闪店合作已大概有两个星期, 但记者走访距离较近的另一个好邻居便利店, 店员表示并不知道与闪店的合作, 想必双方合作尚处于初期, 还需进一步探索。董岗强调物美现在主推物美+多点, 主要是线上下单、线下自提、自助收银结账的自由购, “我们目前没有提供配送服务的计划, 我认为便利店已经很便利了, 没必要再投入过多的人力成本增加配送。”多家便利店开始注重与互联网融合, 一方面给顾客带来了极大便利, 培养顾客新的购物习惯、消费习惯, 有利于便利店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自己的数据库。便利店有最近接顾客的先天优势, 与互联网融合获取数据、把握大数据才能更好地把握顾客的需求, 使自身的调整方向有的放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