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57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吕云霄 赵冬明 国防科学与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摘 要: 核心竞争力是研究型大学获得竞争优势, 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直接影响着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和战略地位。本文具体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提出通过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 构建结合合理、教研结合的高水平学科队伍, 营造开放、自由、和谐、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 全面培育和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 学科队伍; 文化氛围;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or

2、e Compete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LV Yunxiao ZHAO Dongm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Abstract: Core-competence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improve the running level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

3、c features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core-competence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core-competence of the universities, we should integrate discipline resources, construct a high level teachers team wit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combination

4、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nd create a cultural atmosphere of openness, freedom, harmony and innovation.Keyword: research university; core-compet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eaching staff; cultural atmosphere; 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是最新前沿科技的研发中心, 其主要社会职能是培养国家建设发展急需的高水平精英人才, 推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性突破,

5、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性问题, 源源不断地将智力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素, 同时也是培养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核心竞争力是研究型大学获得竞争优势, 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直接影响着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和战略地位。因此, 研究型大学想要在争创世界一流的大学中, 脱颖而出, 必须大力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1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1.1 科研特色明显研究型大学位于大学金字塔系统的“塔尖”, 承担着国家知识创新、科技进步的重要任务。研究型大学功能更加注重科学研究, 将科学研究放在优先地位,

6、拥有可观的研究经费、攻关性的研究项目和卓越的研究成果来体现其核心素质和竞争力。其根本作用在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1.2 科研定位清晰研究型大学都有清晰的科研定位, 只有定位清晰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根据科研定位的不同, 研究型大学一般分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行业性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 具有强劲的科研实力, 综合科研能力突出。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都属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行业性研究型大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优势, 其科研研究更加注重应用性研究, 其科研研究总是围绕行业发展战略而开展, 更加注重行业的技术服务。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都属于行业性研究型大学。1.3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开展高素质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研究型大学应该拥有相当规模的研究生群体,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0.8。其人才培养应该更加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能够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通过建立教学与科研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4 社会服务职能显著研究型大学通过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 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对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型大学能够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教学实力, 为经济社

8、会的不断发展提供其必需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各类型急需人才。2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德.都斯和哈默尔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 他们认为, 企业想拥有竞争力, 必须自身拥有一些特殊能力, 这种特殊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系统。研究和探索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其战略决策的思路, 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大学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横向的比较, 是与同类型大学在争夺总量一定的价值资源过程中, 所表现出的竞争优势, 其竞争

9、资源主要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学科资源、国家财力相关资源、社会财力资源及外部环境等, 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在获得国家对教学、科研资源的分配、学生以及社会的认可过程中表现出的核心能力。与普通大学相比, 研究型大学更强调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 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指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通过合理的机制构建和有效的资源整合, 形成的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 使学校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竞争能力。其主要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系统性: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是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等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 不是某一方面的

10、能力或单个要素, 是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过程中, 通过机制管理的整合与创新而形成的能力系统。长期性: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而其所形成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长期的竞争优势, 从而使得其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投资、生源、师资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宝贵资源。动态性: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适应和调整变化, 因此, 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维持也是一个动态变化和调整的过程。3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培育和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充分结合学校的传统特色与优势, 挖掘潜力, 整合资源, 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

11、特色。综合研究型大学显著的科研特色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只有学科建设水平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其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而学科建设的过程又同时具备了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因此, 培育和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着力点, 通过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形成核心竞争优势。3.1 发挥传统优势, 整合资源, 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事事俱精, 在所有的学科领域都达到一流水平。因此, 善于了解自己特色, 明确自身比较优势, 并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强化这种优势, 使之脱颖而出, 独树一帜, 拓展为竞争优势。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来看, 任何一所世

12、界一流大学都具有相当规模的一流学科, 没有一流的学科, 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世界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都是建立在一流学科的基础之上。世界著名加州理工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集中资源, 大力创建了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两个世界顶尖学科, 并以此为成为基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研究型大学培育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必须在建设过程中, 舍弃小、弱学科, 将有限的办学资源整合汇聚到传统优势学科, 创建国内一流甚至是国际一流学科, 并以此带动发展势头较好的学科, 促进整体竞争力的提升。3.2 构建结构合理、教研结合的高水平学科队伍研究型大学既承担着科技创新的任务, 同时也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

13、使命, 两项职责任务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因此, 建设结构合理、教研结合的高水平学科队伍是其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便捷途径。一支结构合理、教研结合的高水平学科队伍应该同时包含高水平学术团队和高水平教学团队, 而两个团队之间的成员应该有重叠、交叉或者一定的角色互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将高水平创新人才从培养起点就带入科研项目, 助力科技创新。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拥有倒金字塔式的职称结构、高水平的学历层次和多元化的学缘结构,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校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3.3 营造开放、自由、和谐、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大学在

14、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内在气质与品格, 也是将大学的物质资源、学生资源和条件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重要纽带, 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到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大到学校的全面发展, 都离不开浓厚文化氛围的培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营造开放、自由、和谐、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 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机制, 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和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二是要有与时代发展主题相契合的大学精神, 优化学术环境, 并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凝练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和学术追求;三是要建设开放、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 清新优雅、整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营造特色鲜明、内涵深刻

15、的浓厚文化氛围, 不但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 更能诠释学校的品位、内涵。参考文献1赵鑫.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运行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0. 2陆振康.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J.江苏高教, 2004 (5) . 3韩磊.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 2005 (301) :22-23. 4罗亚林.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王勇.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特色分析与定位J.教育现代化, 2015 (1) :31-38. 6郝永林.研究型大学内涵的转向及其研究新进展J.湖北社会科学, 2015 (1) :155-159. 7孙远雷.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10) :36-40. 8王丽君.大学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 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