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南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42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静南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静南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静南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静南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静南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静南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静南极 李萍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有人问, 南极是不是世外桃源?我告诉他们, 那里不是世外桃源, 而是仙境;那里不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而是千万年来南极海洋生物们的圣地。古老的冰川, 清冷的海水, 漂浮着的、泛着蓝光的冰山, 萦绕在雪山上如薄纱的云雾, 那么干净、洁白。在那里, 鲸鱼、海豹和企鹅们悠然地生活着, 它们在浮冰间欢快地畅游、嬉戏、玩耍。在那里, 动物们也会相互争斗、厮杀、掠夺俨然一条与外界毫不相干的生物链, 生生不息。极地:用卡之体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南极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之所以萌生去南极的念头, 是受一个曾去南极旅游的朋友影响。尽管那里严苛的气候条件使我产生了一些恐惧和

2、压力, 但“我要去南极”的想法却在脑海里愈渐强烈, 最终, 我踏上了南极之旅。目前, 中国已经在南极设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四个科考站, 但并不是所有去南极的人都能到达长城站, 因为所有的行程安排都需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来定。幸运的是我们去的那天天气还好, 当全船十条冲锋艇全部登上长城站时, 云层愈发厚重, 风也越来越大, 探险队员告诉我们, 如果天气发生变化, 需马上返航。在长城站, 我们见到了中国的科考队员, 远离祖国大陆, 身在艰苦的南极, 寂寞、孤独、高寒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好在现在的科考站设施齐备。科考站外面的路标清晰地标着此地距离中国北京 17502千米, 我们在

3、地球的最南端遥望着祖国。虽然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但在这里刷信用卡消费却很便利。在南极这块被冰雪覆盖的神奇大陆上, 快捷的支付方式也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长城科考站使用带有银联标识的双币信用卡购买明信片、T 恤等纪念品, 特别方便。冰山:德雷克海峡去南极旅游, 就不能不提一下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是世界各地到达南极的重要通道, 以发现者 16 世纪英国私掠船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德兰群岛之间, 长 300 千米, 宽 900 多千米, 平均水深 3400 米, 最深可达 5278 米, 是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 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由于处在大西

4、洋和太平洋的交汇处, 气流和洋流汇合, 德雷克海峡时常风暴肆虐, 飓风狂浪, 每天的风力几乎都在 8 级以上, 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掀起七八米高的大浪, 万吨巨轮行驶在这波涛汹涌的海面, 也如一片叶子般震颤。历史上曾有无数船只在这里葬身海底, 因此, 这里被称为“杀人西风带”、“魔鬼海峡”, 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我们乘坐美国“海钻石”号探险船行在其中时, 因船身摇晃得厉害, 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晕船的症状, 我曾尝试靠自身的能力调节晕船的状态, 但无济于事, 最后还是乖乖地服用了船上医生给的晕船药。餐厅尽管在探险船的四层, 但在这里用餐时, 通过窗户一眼就能看到海水在船边翻涌, 可以

5、想象海水有多深。船舱的走廊里、旋梯旁, 扶手栏杆无处不在。一起登船的 150 余人大多呕吐得厉害, 但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南极梦想, 历经磨砺, 唯有坚持。我们从探险船上乘坐冲锋艇去南极洋面巡航, 天空湛蓝, 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暖意。几艘冲锋艇划行一段时间后, 南极大陆亿万年形成的冰盖呈现在眼前, 浮冰像一座座高山,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幽蓝的光。冲锋艇上的探险队员告诉我们, 南极这个神奇的地方已经享受了亿万年的静谧, 我们可以尽情地感受一下它独特的静谧之美。说罢, 探险队员关闭了冲锋艇上的发动机, 任由冲锋艇在冰块与海浪间自行飘荡, 我们静默无声, 感受着南极大陆的静美。放眼望去, 南极洲大陆冰雪皑

6、皑, 静谧神秘, 在这个寂静的南极大陆上, 似乎一切都如风中砂砾转瞬即逝且微不足道。企鹅:我们的朋友企鹅、海豹、鲸鱼这些海洋生物从来都只是出现在我读过的书中和看过的电视、电影屏幕上, 这次南极之行能够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海洋生物, 尤其是那么多的企鹅, 实在是一大乐事。此行我们见到了金图企鹅、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按照南极海洋公约, 人与海洋动物的距离不能小于 5 米, 这样的规定虽然对人类有所约束, 但小企鹅却不知道, 只见它们排着队慢悠悠地走在自己制造的冰雪“高速公路”之上, 然后呆萌地走到你的身旁, 用嘴去啄你的裤脚和相机, 呆萌可爱的模样让你忍不住想要摸一摸。由于我们去南极的时间正好处于企

7、鹅哺育幼崽的时期, 所以能看到好多的小企鹅聚集在一起, 探险队员将之戏称为“托儿所”, 周边通常会有几只大企鹅守护, 以防贼鸥偷袭小企鹅。但我们还是亲眼看到有贼鸥偷袭成功, 将小企鹅分而食之, 在白白的积雪上留下了小企鹅鲜红的骨架, 显然那些大企鹅并不是十分尽责。虽然明白大自然弱肉强食的道理, 但是看到如此血腥而残酷的画面, 仍旧免不了唏嘘。当然, 途中也有一些有趣的场面, 在我们见到的企鹅中, 帽带企鹅的样子甚是滑稽可爱, 其身上是白色羽毛, 脑袋上顶着的黑色羽毛像一顶黑色的帽子, 整体来看, 帽带企鹅活脱脱像一个个身穿燕尾服的欧洲绅士, 有模有样地行走着, 像极了王室宫廷剧里的演员。我们在

8、企鹅的栖息地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两只小企鹅从企鹅妈妈嘴里争食, 较为强壮的那只用刚刚长出绒毛的小翅膀拼命地挡在另一只小企鹅的前面, 弱小的那只也在拼命地往前冲, 小企鹅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据探险队员介绍, 企鹅妈妈所提供的食物一般只能养大一只小企鹅, 另外一只会活活地饿死。企鹅为了生存, 不仅刚出生就要争食, 且要应对南极冰天雪地恶劣的环境以及自然界弱肉强食的争斗, 可见南极生物生存之不易。一只企鹅昂起脑袋长鸣, 旁边海滩上是一只鲸鱼硕大的骨架, 这是生命的咏叹调, 也是对悠远的南极的生命礼赞。环保:“英国二大爷”船上的一名探险队员来自英国, 大约 50 岁, 满面红光, 精神矍铄, 特别喜欢跟我

9、们聊天, 被我们戏称为“英国二大爷” (我们一行人里有一位 74 岁的英国老先生, 非常绅士, 我们称他为“英国大爷”) 。“英国二大爷”是一位在会计事务所从事过 27 年会计工作的从业人员, 之后他爱上了极地, 并毅然成为了探险队的一员, 且每年都会参加极地活动。为了让我们此行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南极的历史地理、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探险队员每天晚上都会给我们举行科普讲座。探险队员中不乏身怀绝技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鸟类和鱼类专家等, 他们都曾多次往返于南北极, 虽然都有各自的日常工作, 但他们每年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赴极地考察。探险队长伍迪和他美丽的妻子都在船上工作, 他们两人已往

10、返于南北极上百次了。在南极旅游期间, 每次登陆时, 探险队员都会对我们携带的背包、帽子、裤子等进行除尘处理, 以防止外来物种和生物侵入南极大陆;每次返回船上时, 探险队员也会用大刷子将我们的靴子进行仔细的清理和消毒。船上还组织了一次公益竞拍的活动, 竞拍得来的费用全部用于南极动物的保护工作, 主要是设立保护企鹅的观察站。此次南极之行, 使我们了解了南极大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污染与全球变暖对南极生物的影响, 并充分认识到, 天地有大美, 自然须敬畏!地球是生命的摇篮, 万物的母亲, 爱护地球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探险船返航临近南美洲阿根廷乌斯怀亚时, 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 为我们的南极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