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13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管理做法及启示 香小敏 侯小星 杨亚慧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摘 要: 对科技咨询专家开展信用管理已经成为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信用管理主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通过分析、借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招投标行业专家评审质量监控以及专家信用评价信息化与规范化等关联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经验和做法, 认为这种做法在信用评价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和专家评审质量监控两方面的特点比较明显, 建议进一步加强专家信用管理方法研究、延伸专家信用评价范围、构建评审质量监控体系, 并重视评价方法的论证和试验。关键词: 科技咨询专家;

2、信用管理; 专家评审质量监控; 信用评价; 作者简介:香小敏 (1963) , 女, 广东广州人, 高级经济师,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作者简介:侯小星 (1982) , 男, 河南焦作人, 中级经济师,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作者简介:杨亚慧 (1989) , 女, 河南商丘人, 研究实习员, 现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方面的工作。1 背景介绍科技咨询专家通常是指具备相关条件, 纳入各级科技咨询专家库管理, 能够以独立身份提供科技决策咨询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鉴于科技咨询专家在科技决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科技咨询专家的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近年来

3、,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科技咨询专家开展信用管理普遍获得认可, 已成为科技管理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 本文针对当前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主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并借鉴相关机构信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深入总结对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启示和建议。2 专家信用管理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2.1 基本情况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 年)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分类标准,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与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均存在比较明显的交叉, 理论上应同时满足上述两者规范。在实践过程中,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通常归属于科技计划信用范畴, 与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中介服务机构

4、共同构筑科技计划信用主体架构。国内科技信用建设大致兴起于 2000 年前后, 起步相对较晚, 并在起步阶段与科学道德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和科研不端行为惩治相结合。在之前国家部委印发的相关文件中, 国家科技部印发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2003) 中首次明确了项目评审专家等主体的行为规范和违规处理措施。此后, 国家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 (2005) 中明确指出, 科技信用管理的基础是科技信用信息, 科技信用信息包括管理对象的基本信息、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和良好行为记录信息 3 个方面。该文件的出台成为科技计划信用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不仅奠定了科

5、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基础, 也成为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 科技部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评估评审规范 (2006)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立项工作的暂行办法 (2007) 、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2009) 、科技评估工作规定 (试行) (2016) 等文件均有关于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相关内容。根据国家部委相关文件的规定, 地方也要规范科技咨询专家等信用管理主体的责任,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北京、重庆、江苏和广东。其中, 北京早在 2010 年就制定了国内首个地方科研信用管理文件北京市科技计划管理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 (试行) (2

6、010) 。该文件详列了良好信用和不良信用记录内容, 并依据信用评价标准, 按照信用良好、信用一般、信用不良3 个级别对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进行评价, 并以 A, B, C 表示。由于北京出台的文件较早并且具有较高的可操性, 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地学习的范本, 构成了当今对科技咨询专家等主体进行信用评价的主流模式。借鉴北京的做法, 江苏在 2013 年出台相关文件, 并通过近年的努力成为国内首个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的区域。另外, 重庆建立了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机制及其管理系统, 并成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广东更于 2015 出台了全国首部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专题文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7、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上述地区在科技信用管理领域的探索, 极大地推动了专家管理工作的进行。2.2 存在的问题当前关于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主流模式, 始于国家科技部国科发计字2004225 号文, 成型于北京市科委京科发2010458 号文, 在促进科技咨询专家等主体信用管理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 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往理念下形成的科技咨询专家信用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上的综合管理文件比较多, 微观上的信用管理文件比较少; (2) 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文件比较多,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

8、管理文件比较少; (3)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侧重咨询活动事中, 科技咨询活动事前、事后信用管理相对缺乏; (4)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突出咨询活动显性行为, 对评价质量等深层次信用反应不够。从对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影响程度来看, 重点就是解决后两个问题。3 相关机构信用管理主要经验和做法针对文中所述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比较和分析, 选择若干机构关联度比较高、操作性比较强的案例, 并研究其主要经验和做法。由于当前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的主流模式并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分析案例的选择将不限于科技咨询专家乃至科技计划信用管理领域, 以期为科技咨询专家信用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开放的参考视角。3.

9、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于 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主要用于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目前由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实施。根据网站公开资料和相关学术文献, 该中心在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方面的探索呈现系统化、信息化的特点, 并向项目评审事前、事后延伸,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 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信用记录系统在实际工作中, 充分利用创新基金管理信息网络和专家信息资源库, 在专家参与创新基金工作的各个环节全程收集和记录项目评审专家的信息状况, 整合离散分布的信用信息资源。专家的信用信息以客观事实信息为主, 主观信息应限制在

10、专家参与创新基金活动范围内 (即创新基金有权作出评论或评价的信息) 。3.1.2 多种方式记录评审专家信用信息评审专家信用信息的记录包括一次性记录、堆积性记录、滞后性记录和偶发性记录等。其中, 相对稳定的信息采取一次性记录方式可定期更新维护, 对专家每次评审表现的评价则采取逐渐堆积的方式, 项目执行情况在验收后采取滞后记录的方式, 奖励或惩罚类信息采用偶发性记录的方式。3.1.3 设置系统化的专家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创新基金专家评审工作的特点和信息采集的可能性, 专家信用信息评价体系分为 3 级指标, 其中, 一级指标 4 项、二级指标 8 项、三级指标 28 项,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身份信息、资质

11、能力信息、评审活动经历和评审质量分析。3.1.4 设置单独专家评审质量分析模块评审质量分析模块是与当前主流模式区别较大的地方, 包括专家个人评审意见与专家组评审意见差异性、评审意见与项目实施结果一致性 2 个指标, 主要体现专家的评价能力和评审质量。这 2 个指标与评审活动紧密关联, 采集信息不断堆积, 专家每增加一次评审活动都会影响其信用评价。3.2 招投标行业专家评审质量监控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但目前也存在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情况。鉴于该领域做法与当前科技计划信用评价的主流做法较相似, 本文将研究对象面向本行业内的前瞻性研究, 特别是在专

12、家评审质量监控方面。由公开网站资料和相关学术文献可知, 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在此方面的探索走在前列。该单位基于评标专家评审行为数据库积累的大量数据, 建立了一套基于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数据库的评标专家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并进行了试验, 为招标投标管理部门评价评标专家工作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按照系统性、一致性、独立性、可测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江苏省在工程招标投标建立的评标专家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倾向度、离散度、偏离度、稳定度和偏好度 5 个指标, 并将除离散度以外的其他 4 个指标进行数值和频率统计, 加权得出评审专家的个人工作质量评分, 低于 60 分的予以提醒或暂停评标。

13、尽管评标专家工作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但江苏的做法首次将专家信用评价工作引向更加深入的阶段, 通过评标系统数据库对专家长期评标行为进行跟踪、分析, 得出评标专家评标倾向性和偏离程度, 对评标专家工作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这样做, 说服力更强, 为科学、客观、合理评价评标专家信用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充分肯定评标专家评审质量监控体系的同时, 本文认为, 其中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倾向度与偏好度同时用于评价对专家对某一申报单位的倾向, 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重复。对除离散度以外的其他 4 个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综合评分, 本文也认为, 科学性不够充分, 加权的理由和

14、 4 个指标的权重赋值均值得商榷。3.3 专家信用评价信息化与规范化在深入探索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内容的同时,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信息化与规范化, 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重庆市在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重庆市建立了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机制及其管理系统, 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通过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数据库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评审评估机构和专家等 4 类责任主体进行记分和评价, 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或评审评估机构和专家将记录其近 3 年的信用情况。与重庆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信息化相比, 乌鲁木齐市

15、在科技信用标准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 并且走在全国前列。乌鲁木齐市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始于 2006 年, 由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武汉科学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信用指标体系, 完善科技信用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设计科技信用信息采集方式和方法, 开发了科技信用数据库、咨询专家库和科技信用评价管理系统, 并进行软件登记, 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科技信用服务模式, 同时, 科技信用评价结果也应用到了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管理过程中。在此基础上, 乌鲁木齐市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研究、制定的 10 项科技信用地方标准, 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核, 并于 2012-01-01 起发布实施,

16、科技信用相关成果已经在山东、浙江、贵州等多个省市推广应用。3.4 评述从对上述相关机构关于科技咨询专家和相关机构信用主要经验、做法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 相关领域的专家信用评价工作呈现 2 个方面的特点: (1) 专家信用评价呈现出由主流模式下的行为信用记录及评价向信用评价系统化、信息化以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2) 在行业内外加强对专家评审质量的监控已经得到各方的认可, 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尽管各方在专家信用评价上的探索、试验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启发, 但是, 科技咨询专家及相关机构信用评价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 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界限仍然难以确定, 部分指标是否能够纳入评价内容争议比较大, 比如有的学者将专家年龄、职称、职务甚至承担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等纳入信用评价; (2) 信用管理主流模式之外有代表性的经验做法大部分属于小范围应用或者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是否能够用于科技咨询专家信用评价实际工作值得商榷; (3) 信用评价只见研究设计相关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