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13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马广成 刘博 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湖北大学商学院 摘 要: 目前,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入手, 探讨了我国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对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和促进。关键词: 民族高校; 创新教育; 现状; 策略; 作者简介:马广成 (1978-) , 男 (回族) , 宁夏泾源人, 本科, 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民族法学;作者简介:刘

2、博 (1981-) , 女 (汉族) , 河北邯郸人,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7-04-25基金:北方民族大学 2014 年度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我校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音乐舞蹈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JYZD201410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MA Guang-cheng LIU Bo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Beifang Univesity of Natio

3、nality; School of Business, Hubei University;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national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just star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focus of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

4、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even platform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in order to work National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reference and help.Keyword: national university; innov

5、ation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Received: 2017-04-25一、创业教育的内涵1989 年柯林博尔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 年 11 月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确认为“创业教育”。此后, 该组织多次就创业教育进行了阐述, 并最终于 1999 年 4 月提出“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 包括创业态度、创造能力、革新能力、创造机会能力、风险评估能力等主要内容”。在我国, 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最早始于 1997 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的概念首次出现于 1998 年 12 月

6、公布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全新的理念, 为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赋予了新的内涵。二、我国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 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除了领导层和创业教育机构及人员对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外, 大部分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只专注于自己工作领域和课程讲授, 在思想深处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认识比较模糊, 甚至有人认为创业教育可有可无,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2. 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目前, 各民族院校都已经开始推进创业教育。有的院校从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创业园区建设、资金保障、后勤服务等方面对创业

7、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然而, 有的院校尚未出台创业教育的相关规划和方案, 创业教育的思想不够统一、方向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措施不够有力。有的没有建立创业教育机构, 有的创业教育职能同时由别的部门代为行使, 或多个部门交叉重叠行使。有的院校创业教育尚停留在就业指导课、创业讲座、创业竞赛等阶段。只有极少数院校创办了创业孵化园, 并努力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办法, 走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路子,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大学之大, 不在于大楼, 而在于大师也”。可见, 办大学就是办教师, 教师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自然地, 创业导师就是民族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所

8、在。但目前从总体上来看, 民族院校不但缺乏领军人才,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师资质量都相对薄弱。从数量上看, 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 兼职的教师也不多, 尚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总体需求;从质量上看, 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教师, 大多缺乏系统的专业背景、创业经历和实战经验, 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4. 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尚不健全。在创业课程体系方面, 突出表现在创业类课程数量有限、课程细分不足、内容过于单薄、形式过于单一。在创业实践平台方面, 虽然有的民族院校通过创办创业孵化园、组建创新团队、培育创新企业等方式在创业实践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是, 并非所有的民族高校都真正

9、建立起了自己的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孵化园。5. 周围社会环境对学生创业的影响较大。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第三产业也不发达, 缺乏外部环境的刺激, 学生创业空间较小。加之受社会环境中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资金、创业回馈、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外部环境, 客观上制约了他们的创业活动。三、加强和改进民族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及建议1. 注重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制定实施“双驱动”、“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所谓“双驱动”, 一是以教学计划内的课程任务

10、为驱动, 构建起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共性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以教学计划外适合“个性发展”的课程任务为驱动, 构建起以资源共享、兴趣驱动、学科交叉、尊重个性、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支撑的创新技能训练+创业模拟训练+创造与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2. 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总体上, 完善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打破学科壁垒, 推动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 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结构能力, 建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具体上, 将创业课程分为理论、实务、实训、实践四

11、大部分, 大一到大四分别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创业准备课、创业实务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等, 增开经济管理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人文社科模块、语言类模块、计算机模块等一系列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创业模块课程, 形成一个“层级化”的课程体系。3. 强化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依托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展“以赛促训, 以赛促研、以赛促创”训练, 人人参与创新项目训练。要把创新项目训练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专门设立相应的学分, 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中, 要求人人必须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要投入专项资金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为学生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要最大潜

12、能地发挥各种实验室、工作室、实践基地的价值和作用, 最大化为地学生提供科创新创业训练的实验平台和活动场所。同时, 要针对社科类、文体艺术类专业学生, 要引导他们开展社会调研、模型制作、艺术创作等活动。4. 健全创业教育的各类平台。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 形成校、院、学生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通过依托当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城等, 构建区域性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校企合作, 采取“3 年学校+1 年企业”的“3+1”联合培养模式、“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见习+创业指导”的“四合一”教学模式, 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实训”的教育模式。这些措施, 都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

13、业提供良好的平台。5. 强化创业教育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统筹专业教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三支队伍建设, 形成由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与科研人员、创业指导专兼职人员、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具体而言, 一是在内部队伍建设方面, 除了适当地选聘专职创业教师外, 还要通过组织相关教师、教辅人员、辅导员等参加 YBC 导师、KAB 讲师、GYB/SYB 讲师的资格培训和认证, 常态化地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和社会举办的创业导师培训班, 让其进行专业培训, 夯实、提升自有队伍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在外部队伍建设方面, 各民族高校可结合实际成立大学创业就业理事会或促进会, 聘请杰出的校友、知名企业

14、家、本地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加入其中, 并担任兼职创业导师, 利用他们丰富的知识、成功的经验、良好的人脉等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6. 强化创业教育的多重保障。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各级地方政府和民族高校都要建立相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形成各级联动协调机制, 形成全员重视、推动、抓好创业就业工作的局面。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各民族高校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 如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创业孵化园区管理办法、学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确保创业教育开展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各级地方政府要政策倾斜、重点支持,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单设创业专项基金。各民族高校也要划拨专项经费, 建立创业孵化园或孵化基地, 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遍地开花。四是激励机制保障。要通过学分认定、课题立项、奖励表彰等措施, 引领大学生崇尚创业, 激励大学生竞相创业, 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