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434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学设计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比 例 尺 的 意 义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六年级 提供者课时 40 分钟一、教材内容分析比例尺的意义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例尺的意义。(2)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探索比例尺的计算公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估一估教室有多大,运用比例尺的意义尝试解答。(2)积极探究,分析,在兴趣里学到知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某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2、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对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的理解比较容易。3、学生已经初步体会直观到抽

2、象理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协作学习策略 ,分成小组探索比例尺的意义。2、启发引导式策略,教师在学生探索时给予启发引导。3、演示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比例尺,把抽象的转化为形象的。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我市平面图、直尺。2、PPT 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地图平面图,师:现在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比例尺的意义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和学揭秘。二、探 索 合 作 , 推 导 公 式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师:地图的平面图,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比例尺与比有什么联系?2.我市面

3、积有多大。3.积极动脑,讨论推导方法,并回忆 1:1000是什么意义?引导转化。4 小组合作,推导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知道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另外一个量。师:通过电脑出示我市地图,并给出长与宽,可以求出实际的长与宽,再求面积。运用媒体出示公式推导过程: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1.我市的平面图。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求出他的面积3.回顾旧知识。4.小组讨论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比例尺 1:1000的理解。 (2)观看课件。(3)生:图上1 厘米表示实际1000 厘米。再由 1:100000 厘米,系 1:1 千米1.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再充分直观感知比例尺的基础上,概括比例尺的

4、意义。2.设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个环节,让学生带着带问题去探索推导公式。3 创设. 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兴趣,并明确用转化的数学方法。4.(1)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2)借助电脑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抽像为直观。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再回到笑笑的问题上来看看,告诉我们如果用教室大的地方能设计她的房子吗?学生运用公式直接做,独立解决,集体订正。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渗透学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教学流程图课件 练习开始教学引导课件学习结束八、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来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九、帮助和总结本节课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较积极,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因为前面已经学过了比过程,学生能较好地接受转化思想,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较好理解比例尺公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比例尺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认识比的基础上进入新课。在学习中,我注重数学转化思想的渗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是本节课的 3 个亮点。 通过让学生回忆比的推导过程,复习了“转化”的思想,顺其自然也可以把比例尺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当我给了适当的提示,鼓励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