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335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2010梅山高中推荐生考试(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 2010 年梅山高中“提前推荐生”文化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0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文言诗文 现代文 作文 总分(一) (二) (三) (四) (一) (二)第一部分 阅读(70 分)一、文言诗文(共 36 分)(一) 、默写(10 分)1、 (1)_,志在千里。 (2)_,鸟鸣山更幽。(3)_,疑义相与析。(4)沉舟侧畔千帆过,_。(5) ,思而不学则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23 题。 (6 分) 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

2、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 分)第一首: 第二首: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并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 分) 。 (三) 、阅读下文,完成 47 题(8 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下列词语中“

3、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5、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蔚然:_(2)辄:_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 7、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地理位置。 (2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 (12 分)李实 韩愈实谄事李齐运,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是时春夏旱,京畿乏食,实一不以介意,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 ”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木,贷麦苗以应官。优人成辅端为谣

4、嘲之,实闻之,奏辅端诽谤朝政,杖杀之。实遇侍御史王播于道。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实不肯避,道骑如故,播诘让道骑者,实怒,遂奏播为三原令,廷诟之。陵轹公卿已下,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尝有诏免畿内逋租,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 注:李实:唐宗室,道王元庆(高祖李渊之子)的四世孙。李齐运:唐宗室,蒋王恽(太宗李世民之子)之孙。德宗朝,官至礼部尚书。陵轹:欺负压迫。8、写出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4 分)方务( )聚敛征求 每奏对( )人吏不聊生( ) 故事( ) ,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9、与“廷诟之”一句中“

5、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 正本清源B 狼奔豕突C 规行矩步D 草行露宿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分)皆袖瓦砾遮道伺之1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李实对皇帝、官吏、百姓的不同态度。 ( 3 分)对皇帝 对官吏 对百姓 二、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 (12 分)井 绳李汉荣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

6、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美国航天局3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我父亲心目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我不读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他微笑着低下

7、头来,就看见在井水里等着出水的月亮。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万公里,走了三十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凉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

8、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去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12、为什么说“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3 分)_13、 “我”父亲在月夜挑水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2 分)_14、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4 分)_15、分析“井绳” 的含义。 (3 分)_(二) 、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 ( 22 分)诗的境界(有删改)朱光潜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

9、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 ,所以新鲜有趣。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

10、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任举二短诗为例:4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

11、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16、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0 分)(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限 4 个字)(2) “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 、 “顽石”指的是 ,“锦绣” 、 “雕刻”指的是 (各限 4 字以内) 。(3) “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 “不即”在文中指诗 ;“不离”在文中指诗 (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17、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有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个要素。 (4 分)答:要素一: (限 8 个字以内) 。要

12、素二: (限 8 个字以内) 。18、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 (均限 10 字以内) (6 分)答: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2 分)A诗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简单 “模仿”人生世相,而是对人生世相的取舍、剪裁和创造。B诗的意境能让读者忘记喜怒哀乐。C诗的意境是穿越时空永恒存在的。D欣赏者在读诗时,自身的性格和情趣直接影响到对诗歌意境的理解。E诗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的。第二部分:写作(50 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阳光普照万物欣,谁不渴望灿烂阳光?请以“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自己的或身边的事,可抒发真情实感或阐述思想观点。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2010 年梅山地区直升考语文试卷答案纸(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0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文言诗文 现代文 作文 总分(一) (二) (三) (四) (一) (二)一、文言诗文(共 36 分)(一) 、默写(10 分)1、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