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240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研究 耿蕴洁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摘 要: 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是世界统计发展的模式, 也是我国政府统计的发展方向。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统计活动与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我国实行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是统计系统落实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行动, 也是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体现统计工作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对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梳理了当前我国政府统计机构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探索, 分析了我国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立足我国实际, 提出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构想。关键词: 服务型统计; 现代化; “三新”统计; 数据开放; 作者简介:耿蕴洁, 女, 1987

2、年生, 北京人, 硕士研究生, 现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统计师, 研究方向为政府统计、统计制度方法。服务型统计是国家统计局在 2012 年末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统计新概念。一、“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涵义要理解“现代化服务型统计”, 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服务型统计”, 而为了弄清“服务型统计”的含义, 就必须正确理解此处“服务”的含义。美国统计协会在 1915 年的一篇文献中提到统计领域对于公共服务的定义是“根据这个词最广泛的应用, 它最基本的特征是满足公共需求。”结合中国统计体系现状, 本文认为, 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服务型统计”, 正是努力把为政府服务的统计思维逐步转变为为全社会服务

3、、为公共领域服务的一种探索。其核心内容是把统计活动与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本文认为,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第一特征是其具有社会性, 讨论“服务型统计”, 必须围绕其“社会性”这一首要特征开展。具体体现在: (1) 提供更多、更快、更便于获取的统计信息, 满足社会各界统计需求; (2) 发动社会力量, 利用科技手段, 提高统计分析监测水平; (3) 加强统计对象与社会统计结果之间的互动, 赢得调查对象的支持配合; (4) 将统计数据以方便易用、可视化形式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向社会进行呈现。二、政府统计机构构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国家统

4、计局开始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2012 年 1 月, 国家统计局正式实施统计“四大工程”, 重点建设统一完备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一规范的企业一套表制度、统一完善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安全高效的联网直报系统。实现了统计报表无纸化, 数据采集电子化, 传输处理网络化, 业务流程规范化。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家统计局积极拓展统计数据传播渠道。逐步建设统计数据传播平台, 使公众了解统计, 可以掌握、使用统计数据。1999 年, 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官方网站“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 年, 中国统计资料馆正式对外开放;2008 年, 依托统计网站开通了“国家统计数据库”;2011、2012 年开发

5、了“中国统计”和“数据中国”客户端, 为手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获取渠道。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统计调查提供了新技术, 国家统计局积极采用新科技开拓现代统计调查方式。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以下简称三农普) 中, 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遥感、无人机、手持数据采集器 (PDA) 等, 都在三农普中一展身手。近年来, 国家统计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及时反映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以下简称“三新”) 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发展状况。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2) (试行) 等一系列统计分类标准。形成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 (2016)

6、 , 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等 11 个“三新”重点领域。三、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 “大数据”时代来临2013 年被人们称为“大数据元年”。同时, 快速发展的 IT 产业使人们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传输、计算能力飞速提升, 互联网、云计算使数据得以按照人类的意志进行组合与聚集, 人类社会真正步入了大数据时代。维克托曾说:“大数据时代将带来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随着大数据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 一场为发掘和利用数据价值的竞赛正在全球上演, 人类将面临根本性的时代变革”。联合国、欧盟、世界经济论坛、开放政府联盟等国际组织,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对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提到了战略高度。作为一

7、次重大时代转型, 大数据无疑将对我国政府统计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二) 以“三新”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加速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教授在 2014 年指出新经济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他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伴随着蒸汽机诞生的, 其特征是克服了人类肌肉力量的局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数字技术, 核心是硬件、软件、网络所产生的巨大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业革命, 其特征是克服人类大脑智慧的局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同样, 新经济势必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世界经济发挥重大推动作用。在创新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 经济新动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萌生、蓬勃

8、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于传统产业。2016 年, 移动支付、网购、快递改变了社会消费方式, 居民线上消费在连续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51.4%;新产品新技术方兴未艾。2016 年, 工业机器人增长 30.4%,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40%, 集成电路增长 21.2%, 智能电视增长 11.1%, 智能手机增长 9.9%;新服务新模式不断孕育成长。网约车、智慧社区、远程教育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分享经济已渗透到住宿、交通、资金借贷等方方面面, 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三)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Gartner 是全球最具权威的

9、IT 研究与咨询公司, 其发布的新兴技术发展周期图可帮助我们了解近年来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与趋势。Gartner 新兴技术周期包括 5 个阶段:技术萌芽期 (潜在的技术突破揭开序幕) , 期望膨胀期 (早期宣传的成功案例) , 幻灭的低谷期 (减少的回馈) , 稳步爬升恢复期 (第二、三代产品出现) 和生产平稳期 (主流应用的开始) 。2012 年, Gartner 曾将大数据技术列入对公司和组织机构具有战略意义的十大技术之一, 将其视为转型技术, 意味着其将在未来 35 年进入主流。在 2014 年新兴技术发展周期图中, 大数据 (Big Data)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10、) 已走向低谷, 在 2015 年图中未出现, 意味着它们不再是一种新兴技术, 已运用于实践当中。在 2016 年新兴技术发展周期图中, 智能数据挖掘 (Smart Data Discovery) 、商业无人机 (Commercial UAVs) 、微数据中心 (Micro Data Centers) 、区块链 (Blockchain) 等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位于技术萌芽期与期望膨胀期的顶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快速普及, 我们正步入一个被现代信息技术引爆的时代。四、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构想服务型统计的建立没有现存模式可以照搬, 我们要立足国情, 根据不同统计发展时期采取不同发

11、展策略, 不断探索, 构建出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模式。(一) 建立健全“三新”等新动能统计制度, 全面真实揭示经济新动能发展状况经济新动能活动可以理解为在新常态下, 由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 催生出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和新动能引擎, 从而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一要研究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要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转型升级、动力转换对“三新”的跟踪与监测需求, 将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并具有发展前景的“三新”内容体现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部分行业中类、小类上增加反映“三新”的类别;细化、拆分部分行业小类, 满足

12、派生产业分类对行业分类的需求;对部分行业中类、小类进行调整, 以反映产业融合现象。二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 构建“三新”统计标准体系。要将“三新”统计分类的小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相对应, 这样在使用新动能活动分类进行数据测算与分析时, 可减少对某些行业数据的反复整理。要保持开拓创新的思维, 在实践中不断健全“三新”统计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新动能重点领域统计工作, 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新动能发展状况。三要完善“三新”统计调查制度。“三新”企业量大、面广、变化快, 传统统计方法难以适应, 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与突破。可以紧紧抓住“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制度改革契机, 夯实部门登记信息

13、与统计调查相结合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机制, 以此为基础, 筛选、了解从事“三新”活动企业的变化情况, 解决“三新”企业入库问题;对于一些新兴、发展快的领域, 可采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快捷方式, 及时掌握“三新”最新态势, 当该领域达到一定规模, 可作为一个行业分类固定下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若干产业园区、商业区作为样本群, 提高调查样本对“三新”小微企业的代表性;要充分利用各方基础资料, 如各部门为推动经济新动能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掌握的大量涉及新动能企业的信息和数据, 电商企业、大数据公司、行业协会掌握的大量信息等, 都将为我们了解“三新”企业情况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二)

14、营造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大环境, 为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奠定基础随着源源不断的数据产生, 我们正在迈进一个基于数据做决定的时代。对政府统计而言, 数据是安身立命之本, 统计工作者更要致力于营造数据开放与共享的大环境, 争当数据开发利用的“排头兵”。一要建立政府信息共享数据平台。要抓住机遇, 带头将“条”数据转变为开放、关联、完整、融合的“块”数据, 改变我国政府统计以部门为中心, 相互隔离形成的行业垂直的信息化体系, 使“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这些称呼尽早消失。大数据、云计算为信息整合提供了契机, 有助于建立政府信息共享数据平台。要整合分散于政府统计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记录”;要建立起多信息来源的数据

15、采集制度, 实现劳动、人社、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数据注册、共享和交换均在一个平台进行, 建立现代化的政府统计调查体系;要规范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网络平台建设, 逐步建立起中央省市县 (区) 多级数据开放战略体系;要不断丰富数据公布内容, 增加质量、效益、结构、能源、资源、环境和经济新动能数据的发布;要健全统计数据公布预先告知机制, 确保全社会公平公正获取统计数据;要便捷生动发布数据, 加快构建图形、漫画、视频等多样化统计产品体系, 方便统计用户理解使用。二要制定数据开放原则。原则一:让开放数据成为规则。期望所有政府数据在默认情况下公开发布, 发布数据将成为常态, 不发布数据是特例;原则二:注重数据质

16、量和数量。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数据, 确保数据被简单、清晰地描述, 易被理解;原则三:让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尽可能地以开放格式, 并尽量保证免费, 不以任何注册登记等形式设置访问数据的障碍, 使所有人都能够获取和使用数据;原则四:为改善治理发布数据。发布开放数据能促进我们各项制度的建设, 帮助做出更好的决策。对我国如此, 对世界各国也同样。我们在对本国开放的基础上, 也要向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专业技术和经验, 使每个人都可以收获开放数据带来的利益;原则五:为创新发布数据。将可用计算机处理的格式的数据, 授权给未来一代的数据创新者, 并鼓励应用程序开发员和在开放数据领域工作的民间社会组织来开启数据的价值。(三) 促进统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一是将逐级上报的取数方式向网络取数转变。统计工作中已有成功的转型案例:2010 年以前, 房价调查是由调查员采集代表性楼盘的房屋售价数据来计算房价指数, 采集数据后逐级上报。2011 年, 国家统计局开始采用房管部门的网签数据计算房价指数, 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