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285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张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摘 要: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1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 通过确立“素养本位、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基础、专技能”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以适应现代酒店业对人才的要求, 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云 (1983-) , 女, 江苏南通人,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扬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0

2、05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基金: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暨思政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本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一、引言“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 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 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2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在 2016 年的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

3、精造”“工匠精神”, 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二、酒店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酒店行业倡导“工匠精神”, 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除掉酒店人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精神”, 呼唤酒店人不只是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 而是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 精益求精, 追求完美。“工匠精神”对酒店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专注、执着、坚守、耐心、淡然、精细等品质。“工匠很简单, 其实就是用心做事。”如家酒店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坚直指要点, 他认为, 目前大部分酒店缺乏的就是用心, “如果今天的酒店, 能够很用心地把产品、卫生、礼貌、礼仪这些基

4、本的做好, 其实已经可以成为工匠了, 就可以对这个行业产生很大的改变。”在谈到酒店业的“工匠精神”的时候, 必须要去面对现实, 要更多地做到不忘初心, 回归到酒店业本身, 用心做好它的本质的东西。比如宜兴大酒店, 虽然只是一个小城里的四星级酒店, 却拥有 7 星级的服务品质, 网上 5000 个评论, 4999 个好评。客人刚入住就免费提供擦行李箱、洗车服务, 礼宾会和你聊当地新闻, 孩子会有免费玩具、免费的主题蛋糕, 到了房间会给你泡好当地特色茶, 等等。再比如苏州南园宾馆, 这是一家很有历史积淀的宾馆, 有免费水果点心、欧舒丹洗浴用品、漱口水等。客人还可以参加宾馆的定时免费院内游览, 有导

5、游讲解和小电瓶车接送。以上的这些服务非常用心、周到, 体现的就是酒店业的“工匠精神”。三、本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于 2015 年, 按照现代学徒制的要求, 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 现已初步确立“素养为本、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并由此构建了“宽基础、专技能”的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与南通滨江洲际酒店 (超五星级) 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并派送 20 名学生参与其开业筹建工作, 为专业建设及学生发展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确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国际化方向。我们还在校内组建“双师双语型”教学团队, 双师率 100%, 英语水平在专业八级及以上, 校外积极聘请优秀的酒店中高层管理

6、者、一线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现已有校内专业带头人 1 名, 专职教师 4 名, 兼职教师 3 名。此外, 2017 年 7 月,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 4 名专职教师参加了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 (The American Hotel&Lodg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 简称 AHLEI) 于 7 月 811 日在上海举办的“注册饭店教育导师 CHECertified Hospitality Educator”认证研修班。顺利通过 CHE 资格认证, 获得 CHE 证书及徽章。在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契机下, 本次教师的国际化认证有力地推进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

7、对于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 该专业拟引进 AHLEI 课程及证书。四、酒店管理的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一) 人文化人, 确立“素养本位、能力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素养为先, 能力为重。依托我院成熟的心理教育团队与礼仪教学团队, 本着“内修心理, 外塑形象”的原则, 大力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所谓“内修”, 即培养酒店意识与职业精神, 如服务意识、制度意识、效率效益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团队精神等;所谓“外塑”, 即打造靓丽优雅的职业形象, 通过礼仪、形体、化妆等课程包装学生的外在形象。在素养提升的基础上, 磨炼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 方能达到事半功倍

8、的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提升职业素养, 打造职业形象在先, 培养酒店基层服务与管理能力在后。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工作中体现酒店业的“工匠精神”。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 (第 1-2 学期) , 学校学习, 培养职业基础素质。这一阶段,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 掌握服务礼仪及人际交往技巧, 注重外部形象, 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开设课程有“酒店服务礼仪”“形体礼仪”“职业形象”“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等。与此同时, 对部分传统课程进行改革, 以适应学生发展及岗位要求, 如把“大学英语”课程改为“酒店基础英语口语”, 摒弃传统的重读写、轻听说的教材及教学模式, 着重培养英语

9、听说能力, 把“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为“快乐服务”, 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拓展训练、公益活动等多重方式端正学生的服务态度, 提升服务意识。第二阶段 (第 3-4 学期) , 酒店实践, 锻炼基础服务技能。第三、四学期, 学生变学徒, 进入洲际酒店集团下属高星级酒店前厅、客房、中 (西) 餐、大堂吧四个部门轮岗实践, 由酒店师傅 (兼职教师) 带领, 熟悉基础服务流程, 掌握基础服务技能, 使其趋于熟练并达到企业认可的标准。轮岗期间, 同步开设“前厅服务与管理实务”“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酒水服务与管理实务”、“酒店领班与主管实务”五门专业核心课, 授课任

10、务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 与此同时, 酒店提供同步网络课程作为理论补充, 并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讲座, 介绍洲际酒店集团发展历程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学院则负责“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轮岗的情况实施小班化、个性化灵活授课, 确保学生掌握酒店各部门日常英语。为保证教学质量, 这 6 门专业核心课由校企共同实施考核, 学院负责理论考核, 酒店则负责实操评分。这一阶段, 把课堂搬进企业,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 理实结合, 校企共育, 完成 6 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 真正做到与国际品牌酒店标准无缝对接。第三阶段 (第 5 学期上) , 学校学习, 完成酒店类拓展课程。第五学期的

11、前八周, 学生重返校园, 开设推销艺术与技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会展概论、插花艺术、茶艺欣赏专业拓展课程, 完善酒店管理知识结构。在此阶段, 组织安排学生考取前厅服务员证、餐饮服务员证、酒店英语证书等工种证书。第四阶段 (第 5 下-6 学期) , 酒店实践,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学生回到合作酒店顶岗实习, 提升酒店基础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同时, 完成毕业设计。(二) “宽基础、专技能”的课程体系按照现代学徒制“素养本位, 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合作酒店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进行研讨, 以酒店岗位需要为依据, 明确主要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 共同归纳出

12、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 然后将知识素质能力要求转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具体流程如下图:图一 下载原图该课程体系在宽泛的基础素养类课程上, 培养现代酒店所需的基础服务与管理技能, 先树立酒店理念, 再培养服务技能, 与现代学徒制“素养本位、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酒店业“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相吻合。(三) 案例分析“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开设于第三、四学期。通过学习, 学生需具备客房服务员基本职业道德及较高的服务意识, 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有能力利用客房提供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扫、开夜床、计划卫生、设施设备保养、物品保管等操作, 能够熟练接待不同规格、层次的客人入

13、住和住店期间服务工作。从事客房服务工作中, 不仅要有娴熟的工作服务技能, 遵循酒店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 而且能适当创造个性化、特色化服务。1. 设计思路如下图:图二 下载原图2. 授课安排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课程标准, 归纳出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 把教学内容整合为 8 大项目模块, 实施项目化教学;课时分配上, 大大减少理论课时, 增加实践课时, 总课时 128, 理论课时 20, 实践课时 108, 理论与实践 1:5, 教学地点直接设在洲际酒店集团旗下高星级酒店客房部, 理论部分利用洲际酒店集团内部培训课程Housekeeping Short Course、Housekeeping Pr

14、ofessional, 采用网络微课的形式, 由学生自行学习;实践部分则由酒店的师傅负责, 全过程灌输职业道德、安全、环保、卫生、高标准、细节服务等意识的同时, 使学生熟悉客房服务的整个流程, 并掌握客房基础服务技能。表一:“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授课安排 下载原表 表一:“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授课安排 下载原表 3. 课程考核校企双方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是校企合作中关键的一环。课程考核应当由学院教师与酒店专家共同参与, 建立健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以保证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客房服务与管理实务”课程评价细节见下表 (表二)

15、 :五、结语在新形势之下, 酒店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住宿产品的行业, 而是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 超越日常生活, 超越社会单一功能的服务企业, 超越传统文化, 同时又是这一切的综合和提升, 所以, 未来二十年, 我们当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而创造服务业品牌, 当从酒店开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 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适应酒店业的发展,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表二:“客房服务与操作技能”课程考核构成 下载原表 参考文献1刘春.“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院校的教育追求J.职教通讯, 2016 (32) :19-20. 2徐友良.“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铁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 2016 (32) :115-116. 3石搏.“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4) :70-71. 4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 2016 (27) :27-30. 5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6) :9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