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282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 张旭 刘可南 徐亮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旭可建筑工作室 Sury Resort No. 3 in MoganshanZhang Xu Liu Kenan Xu Liang Atelier XK/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地点/浙江湖州设计/2016 年/竣工/2017 年1 泳池 下载原图业主宿里度假酒店设计团队孙闻良、周青、徐一斐、卞勇炜、李昂基地面积557 m2建筑面积 580 m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摄影旭可建筑 (除标注外) 2 前厅 下载原图3 东南向鸟瞰 下载原图4 北向后院 (摄影:陈颢)

2、 下载原图5 北向内院 (摄影:陈颢) 下载原图6 南向内院 (摄影:陈颢) 下载原图剖面宿里三号度假酒店是宿里酒店在莫干山筏头乡上皋坞村开发的 5栋小型度假酒店中的一栋, 含酒吧、泳池和住宿功能, 建筑面积约 580m。与很多莫干山里的村子类似, 上皋坞村枕在低缓的山谷中, 绵延数十里;民房彼此独立, 密集分布在不太宽绰的村路和溪流的两侧, 以及附近较为平缓的山麓上。宿里三号原址上曾是村集体的一幢仓库, 与村里民房不同, 建筑山墙对着马路, 并且退界甚微;大门开在白色山墙的正中, 冲着里面的院子, 院子两侧是对称布局的木结构仓房。尽管原有仓房被拆除, 但其建筑与街道和村落的空间关系, 以及以

3、院子为中心的空间格局, 被看作既有价值, 在新建筑的设计思考中得到转化和发展。新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占据原有仓房的基址, 从街道到山脚设 3跨结构, 中间跨露天, 做无边泳池;沿街的一跨一层, 设入口与酒吧;靠山的一跨两层, 底层设泳池配套的淋浴、公共厕所、休憩区和两个小标间, 二层设 4间大床房。6间客房都有朝向后山竹林的独特视野。沿街立面框架面宽约 19m, 由等距的两跨构成, 意在借助比民居结构更大的“城市结构”实现正面的对称性。填充墙体采用当地砌法的毛石墙和回收烧结砖的夹心保温清水墙, 唯独沿街的酒吧使用了大面积的明框玻璃幕墙。与砌体墙面编织效果相呼应的是框架结构的木模混凝土表面肌理

4、, 这是使用错缝长条松木模板浇注混凝土而获得的木材肌理与模板划分的纹样。我们通过对熟识之物的陌生化处理回应传统“传统并非保留灰烬, 而是照料火焰”。这栋建筑的核心是位于房子中间的水院。穿过酒吧的 3根大梁跨越水池连接起两头的结构, 通过压迫建筑底层空间, 而使其获得具有水平性的整体感。有梁从上方飞过的院子是没有屋顶的房间, 两端高起的山墙增强了其空间的内向性院子成为室内空间向外部环境的延伸, 既开放又私密。局部南北视线可以穿透的空间戏剧化了街道、建筑、山林的关系, 空间呈现出紧张和松弛并峙的状态。宿里三号度假酒店或许可以被描述为一座包含若干房间的亭子。框架结构的亭子具有抽象性和开放性;墙体包裹的房间对应具体功能, 提供庇护和不同程度的舒适度。以亭子的结构要素干预房间的空间, 使人对空间领域的感知超越以气候边界、功能差异定义的房间成为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