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227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寨、orientalism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寨” 、Orientalism 与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 徐冠勉 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 摘 要: 很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的是, 中国梵高所讲述的只是历史而非现在与将来。事实上, 中国梵高所呈现的“时代模式”在该片拍摄时就已经走入尾声。我们可能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将来大芬村油画的“市场”在哪里?这是一个有着当下意义的设问。欧洲的异域想象与早期的中国外销画荷兰是梵高的故乡, 荷兰是纪录片中国梵高的获奖地, 荷兰也是最早从中国进口外销画的国家之一。2016 年末, 当来自中国的纪录片中国梵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电影节大受好评时, 荷兰莱顿大学的一场关于中国外销画的博士生答辩也吸引了数百位旁听者。这两件

2、看似并不相关的事, 其实却是在述说同一历史现象, 那篇博士论文所讨论的正是这一现象的渊源, 而中国梵高所记载的则是这一现象的尾声。如何定义这一历史现象呢?无论是“山寨作品”还是“外销画”, 其背后都是中国人运用欧洲的绘画技艺在中国为欧美市场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史研究者可能会不断地争论这种艺术作品是否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是否“标准化”了中国的景象 (landscape) , 以及是否只是纯粹复制了欧洲的名画等诸多问题。但是, 我认为这些区别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的市场在欧美, 他们的价值则是要满足欧美人对欧洲现代文明的自我想象。欧洲现代绘画的传统大约始于中世纪后期, 从地中海东部逐渐传入了

3、一些拜占庭风格的绘画技艺, 这些技艺在文艺复兴时期被一些意大利北部的画家改良, 彼时拜占庭帝国则已经衰弱, 并最终被穆斯林帝国征服。局面此消彼长, 欧洲也就日益从原来那个位于地中海东部的文化传统中脱离出来, 而油画也日益被视为是欧洲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统在 17 世纪之前, 基本都只限于欧洲的宫廷和教会, 普通的市民其实难有机会购买和消费油画。油画开始进入欧洲市民家庭的时期大概是在 17 世纪, 而最早的地点则恰恰是梵高的故乡荷兰。荷兰是 17 世纪欧洲经济的中心, 有意思的是, 这个经济中心并不是由一个王室统治, 而且当地的教会势力也不算强势。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4、 荷兰 17 世纪黄金时期的油画朝向了非常不同于意大利的方向发展, 即油画的主题日益世俗化。这种趋势是为了满足新兴荷兰共和国的市民 (burger) 阶层对艺术的需求。在荷兰当时的一些小镇, 比如哈勒姆 (Haarlem) , 大批的画家为荷兰乃至全欧洲的市场从事这种世俗化的油画的创作。这一始于荷兰的发展使得绘画成为了欧洲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消费品, 也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在各个艺术馆、政府机构、教堂与学校, 甚至在一些家庭的餐厅和卧室, 都可以看到荷兰黄金时期的绘画。如果说荷兰黄金时期的画家最早供给了这个庞大的市场, 那么后来同样为这个市场供给绘画的也包括了一批中国的外销画画家。当我们仔细审视一些看

5、上去非常“欧洲的”作品时, 我们其实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来自于中国的作品。有些即可以一眼看出, 因为其绘画的主题就是中国的人物、事物或者景物, 但是更多的则是难以通过非专业眼光来鉴别, 因为其主题就是完全模仿西方的作品。艺术史研究者也许会区分这两者的不同, 他们可能会指出前者表现的是一种欧洲对中国的仰慕, 或者是所谓的“Sinophilia” (中国迷) , 而后者只是中国画师因为人力成本低而模仿西方名画再卖给西方。但我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其实和中国社会自身的文化传统无太大关系, 而是欧洲社会借以想象中国来构建自我定位的一种媒介。这一想象源于历史, 同时也很可能即将成为历史。在没有照相而

6、且船票很贵的近代早期 (1600-1800) , 欧洲各国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会时不时抵达明清帝国的海岸, 或者停靠有着大批中国海商的东南亚各个港市。他们所看到的中国既不同于他们所熟悉的热带亚洲、非洲和美洲, 也不同于他们居住的欧洲, 于是绘画成为了传达他们所了解的关于奇异的 (bizarre) 中国之景象的媒介。这个“媒介”, 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欧洲。这些所谓的中国外销画对于欧洲其实是一系列异域题材的 (exotic) 绘画中的一种, 除了中国风景的绘画, 同时期的欧洲也有西印度 (当时指南美和加勒比地区) 、中东、非洲与东印度 (当时指印度洋与东南亚地区) 等各种套路的风景画。可以说, 对于来自

7、异域的绘画, 17 世纪的欧洲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 而中国题材的绘画的到来只是为这市场多提供了一种题材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在 1655-1657 年派到中国的使团, 沿途制作了大约 150 张关于中国景象的水彩和素描。这些绘画主要由当时使团的一位重要成员Johan Nieuhof制作。Nieuhof 的这些作品于 1665 在当时世界的出版业中心阿姆斯特丹被编辑为一本书出版。该书又很快被翻译成为了法语、德语、拉丁文和英文等文, 从而成为了欧洲各国文人、艺术家想象中国的素材, 也成为了在 18 世纪盛行的 Chinoiserie (中国风) 的一个极

8、为重要的渊源。有趣之处是, 在前往中国之前, Nieuhof 在属于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巴西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 (现印尼首都雅加达) 等地工作过, 而且已经绘制了很多关于这些地方的画作。因此 Nieuhof 在创作中国景象是所用的绘画手法, 其实是受到当时荷属西印度和东印度的绘画传统的很大影响。欧洲在选择这些绘画时, 通常偏好的是充满异域风情的绘画。对异域的想象本身就是欧洲从近代早期开始殖民扩展的一种心智上的基础。当画着菠萝、香料、挂毯、丝绸、茶叶、瓷器与中国皇帝之来自异域的绘画被悬挂在欧洲的室内时, 纵使那些从来没有出海航行过的欧洲人也明白殖民扩张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绘画、贸易与征服这

9、些看似并不相关的现象在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国家中却往往会在同一种语境中出现, 而那些绘画传递的另外一层意义是欧洲自身的独特性, 因为当欧洲把世界其他地方都想象成异域时, 那么可以称之为本土的欧洲文明也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到现在还可以于欧洲的一些大的博物馆中看到, 其中梵高博物馆对面的荷兰国立博物馆就是很好的一例。在关于荷兰黄金时期的那一层展厅中, 有很多小的主题展厅。例如, 你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展厅是关于荷属巴西的, 里面就挂有一排关于热带水果、动植物、原住民和种植园的景象, 而边上的一个展厅就会是关于另外一个区域的, 比如香料群岛、印度或者爪哇。其实很多时候当时的画家在创作这些绘画时

10、, 并没有真的去过这些区域, 他们在构图时是依据之前的绘画、游记以及他们能够在欧洲找到的关于那个地区的物品。可想而知, 这种关于异域题材的绘画有几分是真的关于异域, 而又有几分是基于欧洲人对异域的想象。但是对于欧洲, 中国并不是普通的异域。在近代早期的 17 和 18 世纪期, 当欧洲殖民势力逐渐渗入或者征服世界各个地区时, 中国以及中国邻近的朝鲜和日本则形成了某种类型的“航海法令”, 即严格控制甚至禁止外国商船的进入。就中国而言, 外国商船和商人被限制在珠江流域的两个小商栈:澳门和广州十三行。他们无法进入中国内地, 就连原来和中国宫廷有着密切关系的耶稣会士们, 也在 18 世纪中期开始受到越

11、来越多的限制。于是绘画, 尤其是通过中国人画的绘画, 成为了他们想象这个严格执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的内幕的最好媒介。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 广州的外销画在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逐渐进入了高峰。这些画已经不再是由欧洲人制作, 而是由中国人按照欧洲市场的需要在中国制作。他们的生意随着广州贸易的极度繁荣而快速膨胀, 他们的作品伴随着中国的茶叶一起进入了欧洲人的家庭。目前, 关于这种外销画的收藏和讨论已经成为艺术史的一个热点话题。事实上, 时值中国梵高在荷兰上映期间, 莱顿的荷兰国立民俗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关于广州外销画的研究论坛。大芬村“山寨”画的廉价与欧洲坐享梵高的原创性广州贸易在两次鸦片战争后快速衰

12、落, 但始于广州的外销画却仍然在持续畅销, 只是其中心已开始从广州往其他口岸尤其是香港和上海转移。与此同时,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口岸开放, 欧洲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深入中国内地, 而同时深入中国内地的是他们所携带的新近发明的照相机。这些变化使得关于中国景象的绘画失去了原来一层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意义。伴随着这一变化的是另外一场看似和绘画毫无关系的世界经济变迁。19 世纪是一个工业革命和再革命的时代, 而中国却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错过了这些革命。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 造成了中国的生产力和人力成本开始远远越来越低于西方, 同样相对变低的是在中国绘画的成本。于是就在 19 世纪末以梵高为代表的印象派在欧洲

13、大肆挑战原来的绘画传统时, 中国的外销画非但没有经历类似的变革, 反而是越来越走向复制和大规模生产的方向。中国画家的名字和身份在其最终的市场 (欧美) 变得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更低的价格。这一过程使得很多中国外销画以一种完全匿名的方式进入了西方的艺术消费市场。而这一市场本身也随着欧美消费主义的发展, 而越来越大众化与匿名化。这一过程在 20世纪继续发展, 但是其真正的顶峰期则是发生在 20 世纪末与 21 世纪初的深圳大芬村。历史的巧合与偶然之处在于, 将外销画带入大芬村的是一位来自香港的画商。据说是在 1989 年, 一位叫黄江的香港人来到了大芬村, 而后他带着十几位画工在当地租房从事外销

14、画的生产。黄江最早是 70 年代在香港从事外销画的生产, 当时的香港画工成本比欧洲要低。而香港的外销画的传统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下半叶从广州转移过来的那批人。黄江最初的选择并不是深圳大芬, 是广州甚至福建等地, 后来搬到深圳黄贝岭, 最后才搬到了大芬村。历史的更巧之处在于, 这次转移正好赶上了出口导向的产业在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中国内地廉价的劳力被各种资本和权力组织起来, 从事为全球市场加工的工厂化生产。这种模式于很大程度上在大芬村被成功复制, 复制油画的速度和成本远远低于原创油画, 画工们原来在工厂工作, 然后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从事重复的油画复制工作。同样在深圳出名的是“山

15、寨”一词。在深圳发展早期有重要地位的电子加工等行业中, 没有品牌的中国厂家在从事富有创造力的复制工作时, 不经意间被媒体和大众冠以“山寨”一词。“山寨”这个词在 21 世纪初获得了极大的流行, 并几乎可以被作为专有词用在大部分中国出产的但没有贴上外国名牌商标的商品上。而这些复制的外销画也必须成为其中一员, 于是乎大芬村出产的外销画就被冠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山寨”画。更有意思的是, 当媒体开始在 2010 年左右关注到这一现象, 所强调的并不是中国外销画的那个传统, 而是不断强调和宣扬他们所认定的一个事实, 即大芬村的画师们只能从事复制而不会走向真正的创作。而当欧洲消费者也通过媒体开始意识到他们

16、所消费的大部分复制油画都来自于深圳的这个村庄时, 他们也乐于接受这种油画是复制甚至盗版的这种观念。因为这一观念充分满足了欧洲人对当代中国的想象。在他们看来, 中国在商品的制造工业方面缺少原创性, 只能从事大规模的低端商品的复制, 而欧洲 (尤其是西北欧) 则是站在另一极端, 即从事高端的富有创造力的商品生产。把大芬村的油画称为山寨画, 其实是合理化了一种二元化的世界:当代的中国是廉价的, 而当代的欧洲是高贵的。巧妙之处在于, 也正是二元化的想象逻辑, 使得中国梵高这样的作品能够在荷兰的国家大受好评与关注。中国梵高借助影像所表达的主题, 是指涉将青春与才华献给复制梵高作品的那些农民画工, 实际上,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梵高的原画, 并且在介入艺术的复制行为过程中, 他们也永远成为不了中国的梵高。只有在摄制组提议的情况下, 其中的一个人才会来到荷兰, 目睹和膜拜梵高的真迹, 或许开始反思中国这一复制模式的“错误”。但是这种工作是否是错误的和有没有价值, 其实是基于创作者和观众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